“好好,海棠快跟你三爷爷屋里坐去,我给你把饭菜热热。”王翠兰说着进厨房忙活去了。
“三奶奶我自己来吧。”苏海棠洗好碗擦了手,要跟着王翠兰进厨房,她确实饿了,在三爷爷家蹭饭已经不太合适,哪能还让三奶奶动手。
“进屋陪你三爷爷去,”王翠兰把她推出厨房,“我一个人正好,你进来只能裹乱。”
苏海棠没再坚持,进了堂屋。
苏江河免不了又要劝说苏海棠搬过来住,苏海棠再次拒绝,并且直说自己如果搬过来,那栋房子岂不是便宜了陈韭花他们,苏江河一愣,这才想起那房子是苏海棠父亲当年和她母亲结婚时修的房子。
“那确实不能搬,”苏江河不再劝她,沉思片刻,突然道,“我记得当年你父亲和陈韭花亲事定的急,成亲也急,并没有领取结婚证。”
“真的?”苏海棠大喜。
“嗯。”农村人其实并不讲究这些,想必领结婚照,他们更注重举行婚礼办酒席,但自从苏江河的苏青峰当上关家镇办公室主任后,经常回来说些法律法规,他耳熏目染,也就知道这结婚证的重要性。
“谢谢你三爷爷。”苏海棠正发愁怎么名正言顺的把那一家子赶出去,这苏江河就给她送来了最大的底气。
吃过饭,苏海棠跟着苏江河分别去祭拜了了爷爷苏江海和她爸妈,烧了香,又告诉他们自己考上大学的事儿。
返回苏江河家后,王翠兰已经帮着她把野李子和野山楂都用盐巴浸泡清洗干净,李子装在圆簸箕里放在屋顶上晾晒,她回来的时候,王翠兰正在帮她去除山楂中的核。
屋顶上晾晒的李子表面水分已经干的差不多。她取下来把李子一个个拍烂,这道工序看着简单,其实力道不容易掌握,拍的太轻,无法让李子裂开,拍的太重,李子直接碎了也没法要。
苏海棠有蜜饯制作技能,这力道掌握的非常好,每个经她拍打后的李子裂缝都是三条,不多不少。
王翠兰在旁边瞧着,稀罕的不行,问苏海棠这蜜饯的制作方法从哪儿学的,苏海棠推说书上看来的。
这边她把李子全部拍好,那边王翠兰也把山楂核全部祛除,又重新用盐水清洗后晾晒在屋顶上。
苏海棠已经开始烧火煮糖水,水开后把李子放进锅里,这土灶够大,锅也不小,所有李子能一次性放进去,糖水没过李子一厘米左右,大火煮沸后小火慢炖。
怕糊锅,苏海棠一直不停翻着锅里的李子,怕弄烂了碎了李子卖相不好,她翻得时候十分小心,等到锅里的糖水差不多煮干,才把李子用圆簸箕盛出来放到屋顶晾晒,又专门找了蚊帐布盖在上头防止苍蝇叮。
然后再烧一锅糖水煮山楂,如法炮制,等山楂裹了糖浆盛入圆簸箕放到屋顶晾晒后,太阳已经落山,若非王翠兰一直忙前忙后的帮忙,恐怕这会儿还做不好,苏海棠暗暗记在心里,日后有机会再报答。
晚上就在苏江河家吃的饭,苏海棠亲自掌勺,素炒豇豆,凉拌黄瓜,咸鱼焖茄子,又打了个鸡蛋汤,焖的米饭。
都是自家菜园子里种的蔬菜,这个时候还没有使用那么多化肥和农药,蔬菜的味道也跟好吃,苏海棠吃了两碗饭,苏江河也比平时多吃了半碗。
王翠兰一边吃一边夸赞苏海棠做饭的手艺好,苏江河干脆让她以后一日三餐都过来家里吃,省的跟着陈韭花吃不饱。
苏海棠笑着不置可否。
吃过饭,洗了碗,苏海棠又上屋顶检查了晾的蜜饯,王翠兰用蚊帐布盖得严实,边角还用砖压着,即便刮风也不会掀开。
跟苏江河王翠兰告了别回家,刚进院子,就看见了杜春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