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让他着急了,他拎着编织袋快步回家。还没等他问出缘由,从屋子里快步走出来的李小妹就开始告状。天气这么冷,曾好雨还想往外跑,问她,就说要在村口等爷爷回来,让爷爷第一眼就能看到她。
“哼,我还能不知道她心里打的算盘,就想出去玩,也不看看这么冷的天,谁家小孩还在外面。”李小妹冷笑了几声。“我就让她坐在门槛上,这里也能看到你回来,否则饼干糖果统统别想吃。”
“她不肯才哭的?”曾金生把编织袋放进了里屋后,一把抱起泫然欲泣的孙女,从口袋里掏出一颗糖果,让她含着。看她破涕而笑,才放下心来。
“不是因为这个,她在家里到处乱跑,还拿着字典去灶头间看,差点让灶火把字典烧了。她被吓得哭了会儿,还好人没事。我把字典收起来,她就说要在门口等你。”李小妹给曾金生拧了把热毛巾,让他擦脸擦手。
曾金生把孙女放下,又神神秘秘地对孙女说,“看看爷爷给你带了什么”
他从里屋取出了连环画,曾好雨嘴机卖力地吸着糖块,眼睛却紧紧盯着爷爷的动作。当看到连环画时,她不由地跳了起来,两只手紧紧地捧着,不肯松手。要知道这可是连环画,这里每一张图都是那么的精美。在这个色彩贫瘠的乡村,彩色图画对小孩有着非同一般的吸引力。
连环画的书名是《大闹天宫》,曾好雨大声地念了出来,这几个字她都认识。翻了开来。她觉得自己好像能看懂,但又不知道得很具体。
她很快发现了规律,原来每一幅画的正下方有几行字,是为了解释画上的内容。书和文字配合起来,才是真正阅读连环画的方式。
曾好雨虽然说认识了一些字,但要想完全看读懂连环画的内容,还是很有难度,毕竟她远远没有达到爷爷和别人炫耀的“认识很多很多字”的那种程度。
直到春节前,曾好雨一直在和连环画“作斗争”,想要彻底征服这个敌人。不过这个成果嘛,只能说革命还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1980年的春节,曾家庄家家户户都飘荡着肉的香味和油炸的味道。就算再穷的人家,都会在过年的时候割几斤肉,让自家过一个富足的年。
曾好雨家也早早地准备了年货,李小妹自己炸了麻花,炒了花生糖,炖了一大锅红烧肉。她把曾金生带回来的糖果拆了点放在碗里,饼干没拿出来。
曾金生兄弟三人,有一个哥哥,一个弟弟。哥哥曾宝生和他一起参军,但却没有回来。侄子跟着他嫂子改嫁去了外地,曾金生托人打听过,却音讯全无。
弟弟曾铁生一辈子没有离开过曾家庄,安安分分地娶了老婆,生了三个儿子,又有了好几个孙子孙女。相比曾金生这边只有曾好雨一根独苗,曾铁生家可谓人丁兴旺。
年三十,曾金生两兄弟轮流坐席,去年是到曾铁生家吃年夜饭,今年就轮到曾金生请吃年夜饭。
曾铁生的婆娘何小草带着三个儿媳早早来到了曾金生家,帮忙准备晚上的饭菜。她一到,就开始指挥起来,让大儿媳去杀鸡,二儿媳去处理草鱼;小儿媳被她安排去蒸八宝饭。
“嫂子,你和我就包饺子。”何小草手脚麻利地把白菜猪肉馅拌好,开始擀面皮。只见她手轻轻一转,一张饺子皮就成型了。
李小妹领着曾好雨一起捏饺子,曾好雨有些不情愿,想要去看放鞭炮。庄子里此起彼伏的鞭炮声让她跃跃欲试。
“大娃,二娃”何小草高些声音把自己的两个孙子喊了过来,“你们带小雨出去玩,不准带去河边!”又转头对李小妹说,“让他们小孩子玩玩,嫂子放心,我家大娃十岁了,性子稳。”
李小妹想到孙女这几天有些闷闷不乐,就答应了下来。曾好雨又从屋里拿出了连环画,跟着堂哥们跑了。
当何小草问起自家女婿,李小妹是满口夸赞,绝口不提其他。
李牧很早就写了信回来,说要帮学校的老师完成一个项目,所以赶不回来过年。他给曾好雨寄了两件衣服回来,又给老俩口买了一桶麦乳精。只是曾好雨伤心了很久。
听到爸爸不能回来,曾好雨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曾金生和李小妹两人怎么哄也哄不好。新衣服、好吃的都没有办法让她好受点。最后她是哭累了才睡着,只是睡梦中很不安稳。
后来,曾好雨安静了很多,她突然有些明白妈妈“死”了并不是上学去了;爸爸上学去了,却也有可能不会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