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听见赵舒语气中带着得意,“叫她好抢我东西,我也没跟她计较,就是沿着街又想买点其他东西罢了。你看我现在空手而归,那人手上满满的,我看她得吃到什么时候。”
真是人不可貌相,莫不是人赚了钱腰杆子也会挺直?要知道赵舒以前碰到这种情况,那都是默默忍着的。
“呦,妈,我没想到,你这还有这一面呢,真中。”
老太太瞥一眼,眼里带着被夸的得意,“你不知道的还多着呢,我好歹也活了这么多年呢,那盐也不是白吃的。”
宋明韵顺着赵舒说,“可不是嘛,就是现在我们还做点什么菜。”
“这你别管,我都想好了,摘几个茄子,焖茄子,炸几个鸡蛋,就齐活了。也够几个人吃的。”鸡蛋是好东西,炸鸡蛋那更是好东西,这用的油可不少。
赵舒一看表,“诶,到点了。明韵啊,你帮我拽几个茄子吧。我去把鱼做了。”
“行”,宋明韵选了几个茄子,生拽下来。
看见眼前有长老的黄瓜,宋明韵也四周看了看,该放下来的就放下来。
怀里捧着几个茄子跟黄瓜,她到院子里把几个黄瓜洗了洗。
脆生生的,就是吃多了感觉口腔干了吧唧的。
她掀开帘子,把东西放在案板旁,“还有啥我能做的。”
赵舒专心切着豆腐,听见她的话,“没啥要你做的,去屋里等着吃吧。”
“哦”,宋明韵讪讪地应了一声。
回到屋内,两姐妹到哪儿手上都带着铁皮青蛙,可想而知这两天内她们是不会分开的了,再过两天倒是不好说,喜新厌旧,孩童天性。
宋明韵进了屋,小孩看了她一眼,荔枝来到她跟前,“妈妈,我们一起玩青蛙。”
好,荔枝跟姐姐的青蛙一动,宋明韵就给他们鼓掌。
只要不是跟她玩你追我赶的游戏,她都行。
孩子的体力是真好,你累到不行了,他们都还精神着呢。
那滋味,宋明韵觉着,孩子的耐心还是要培养的,还好她家这俩孩子,不是经常闹腾。
以前赵舒没工作,白天就坐在街门口,一边做自己的事,一边看着街上的小孩一起追逐打闹。
赵舒现在有工作了,两小的白天就不能跟家这边的孩子玩。
倒是听赵舒说,孩子的友谊来得快,最开始冰糖跟荔枝在那边碰到孩子们玩,还只怯生生地看着。
过了两天两人就拖着两条小短腿跟人东奔西跑了。
那地方出现的孩子一般都是所里职工的孩子,以大欺小的事儿一般没有,宋明韵还是比较放心的下的。
好在两个孩子也听话,讲了不能跑出什么范围,孩子要是跑出范围就会到奶奶跟前说。
赵舒搁一个小时就到窗户那儿看一次,瞧见两个小孩还在视野范围内就不管了。
她这样的已经是对孩子上心了,还有的孩子整天在外跑,也不见家长管管的。
孩子嘛,到饭点就回来了,一顿不吃就饿得慌。
想着想着,宋明韵怀里多了一个肉嘟嘟的小孩。
她低头一看,荔枝咧着牙朝她笑得正欢。
“不玩青蛙了?”
“看姐姐玩。”荔枝吐字都没有清晰过。
她记着冰糖三岁的时候说话清晰了才对啊。想到这,她再看向荔枝的时候,就担心说孩子时不时哪儿没发育好。
虽说记忆中荔枝长大后说话也没什么问题。
那就应该没什么大事,可能是家里人说话说的少,学的慢。
这会想到孩子长大,她思绪又飘向苦哈哈的远方。冰糖上辈子没考上高中,孩子自己也不想再学习了,早早地就工作,嫁人生子。
后来,冰糖闹着跟渣丈夫离婚,对方花花肠子不少,爸妈也不是什么好相处的。
荔枝上初二,小时候软糯糯一个孩子竖起来一身刺,见人就伤,家里四个女人,就荔枝一个脾气硬的,其他一个个都只知道哭。那会这孩子敌我不分,经常最后弄得自己也不愉快。
回忆是不美好的,宋明韵也一直克制自己想起第一世。
她很清楚,她跟以前差的太多了。好在在她婆婆这儿,她的转变是合理的,就连赵舒自己不都在变嘛。
至于她爸妈那儿,每个脸上都是苦相的人也不是一开始就是那样的。
最起码,宋明韵小时候不是。
她自己也惊讶,原来一个人能变这么多。
今天整理东西的时候,她在衣柜底翻到一本日记。
里面有她十几岁的少女心事,她看着里面有些部分的内容跟描述,脑海里根本记不清当时发生过的事,也体会不到当时的情绪。
人变得太快了。
……
宋明韵蹲下身看着两个小小的人,最起码这辈子能让她们有选择的权利吧。
冰糖缩缩脖子,不知道为啥妈妈笑着笑着就不笑了。
荔枝倒是不怕,两只手轻乎乎地拍在宋明韵脸上,然后开始笑。
宋明韵把两只爪子按在脸上,跟荔枝清澈的眼对上,“能摸上去,可不能打上去,打人不打脸知不知道。”
她晃晃两只爪子,又道,“哎,你瞧我跟你说啥说呢,能听懂不能?”
“妹妹能听懂,妈妈不要说妹妹。”她抬眼一瞧,发现冰糖一脸认真地对着她道。
傻孩子,真当我在对荔枝说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