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七杀星 > 第128章 余生(二)

第128章 余生(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洋鬼子来了。

洋人和楚人不同,他们是不需要依靠种地维生的。土地在他们眼里还有很多更好的用途:比如修建工厂、铁路,兴建洋教堂……

由于受到不平等条约的保护,洋人从楚人这里买地是不受除条约本身之外任何限制的——他们甚至可以压价向各地地主、富农购买。如此一来,最终对当地社会经济秩序造成的“破坏”很快就超过了传统的、楚人之间的土地兼并。

当牛大听说地主家也把地卖给洋人之后,向来老实巴交的他终于急了!

他可以忍受地主对他玩儿命似的压榨,只要还有一口饭吃、一口水喝,只要饿不死,他就可以忍受现世的一切苦难……

可是现在……可是现在!

“老爷,您不能走!您走了我们怎么办?”急眼了的牛大纠集同样在此做工的其他两个佃农,冒着被狗腿子殴打的危险主动找上门来。其他两人和他性子也差不多,懦弱而老实,浑身上下除了力气便别无长物——于是他们只能跪在地上哀求:“没有土地可种,我们会饿死的!”

“滚,滚滚滚!”地主这边已经把行礼装好了车准备搬走,一见他们几个堵门儿,抬脚就踹了过去:“饿死就饿死呗,关老子屁事!有什么理找洋人说去,是洋人要买下这片地建教堂的!晦气的泥腿子……”

地主和他的一个老婆、五个小妾、十八个孩子,最后还是搬走了。

三个年轻力壮的佃农无处可去,便游魂似的在这片即将易主的土地上幕天席地地“住”了五天。饿了,就吃刚刚长出来不久的青柿子;渴了,就用作物里的水分补充;有便意了就随地便溺;困了倒地就睡……

然后第六天,洋人的施工队来了。

确切的说,是一个洋人带着十几个楚国工人开着推土机,按照约定来“接收”这片土地了。工头儿一见他们三个鬼一样的“乞丐”,立时就骂骂咧咧地把他们往外赶。就在三人意图反抗之际,远方忽然传来冲杀之声——

“太平道……是太平道!”

工人们脸色骤变,为了活命果断抛下洋人自己逃命去了。三个佃农眼睁睁看着太平道众人手起刀落,将犹自不明状况的洋鬼子的脑袋砍了下来。其他两人都被吓得捂住眼睛瑟瑟发抖,唯独牛大与众不同:

整个过程他都尽可能地睁大眼睛去看,生怕错过了什么细节。在一蓬温热的鲜血从洋人光秃秃的脖子上冲天蹿起的那一瞬间,牛大感觉,埋藏在自己心底深处的某种东西——觉醒了。

是日之后,牛大顺理成章地加入了太平道-豫州分舵。在北方广阔的大平原上,像他这样无地可种、无家可归的青壮年为数实在不少,于是愈发壮大的队伍很快就如燎原的野火一般,席卷了整个中原。在此过程中,牛大也因为他的天生“神力”和敢打敢冲,很快就混成了个小头领。

直到有一天,牛大和他的同道们一起来到了京都。

这天其实和之前的任何一天都没有什么不同。早上起来牛大照常起了个大早,给同来的“弟弟”们做好早饭,临走时还给每个人都盖好了被子——这种照顾人的事,寺庙里那个养育了他的老和尚也曾经做过,而且一做就是十几年。

做好早饭,他自己也简简单单地吃了其中一份。可惜,家乡的胡辣汤是喝不了了,不然待会儿动手时一旦内急,可不是件妙事。

离开住处,这个农民打扮的青年把手放在腰畔:那是藏着手**枪的地方。

在路边摊随便点了碗面,他却根本没心思吃。安安静静地等了不知多久,“目标”终于晃晃悠悠地从使馆里走出来了——

那是个矮小精悍的洋人,四十来岁的年纪,生得很是面善。牛大远远地望着他,忽然想到——如果自己的生父生母还在世上,估计也该是差不多的年纪吧。

这样想着,牛大保持着扶枪的动作站了起来,向洋人的方向走去。不到一分钟之后,街上忽然传来“砰”的一声脆响,紧接着路人就乱了起来!

面摊老板好奇地向声音来源看去,结果只看到了一堆黑漆漆的后脑勺。无聊且无奈地叹了口气,他复又看向摊位前的板凳——那里,空无一人。

唯有摆在小桌子上的面碗,还在散发着丝丝屡屡的热乎气。

“……一口没吃,真是浪费。”

老板发了句无所谓的牢骚,把一口没动的面碗收了回去。最近生意不太景气,一天能卖出二十碗都算走运了,妈的。

——————————

“英吉利国公使,就这样……被刺杀了。”

听到这里,张弘正只觉得十分荒唐。说完这句他便摇了摇头。

愚蠢,愚蠢至极!他在心里沉重地叹息了一声,可良好的教养让这样的粗鲁之言,永远也只能压在他内心深处而已。

楚容点了点头,轻声道:“嗯。公使……被杀,是外交事件,也给了列强……把军队,调入京都的……借口。”

“太后挟持陛下垂帘听政,最担忧者,就是西洋列国出手干涉。”

张弘正终于把心底那口气叹出来了:“她容忍不了任何能威胁到她权力的存在,遑论这次列强调兵入京,已是威胁到了她的生命。以太后的行事风格,必然不会善罢甘休……如今大楚的国力,又岂有供她任性之余地啊。”

“太傅……景略哥哥。”

楚容面色凄楚,眼圈也有些泛红:“如果当时你在……是不是,后面的一切,就不会……发生了?”

——————————

注1:乡老,古时地官之属,掌六乡百姓教化,每二乡由三公一人兼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