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马车来到一个陌生的村落。
齐思远想进村看看,让九叔停了车。
他和阮娇娇一下马车,正遇上一迎亲队伍,唢呐吹个不停,从他们身边而过。
新娘子坐在毛驴背上,一身红衣盖着红盖头。
路上时不时有人撒着喜糖,阮娇娇也有幸抢到一把。
她欢喜地跑到齐思远跟前,塞两颗到他手上,“大人,沾沾喜气,吃一颗吧。”
“以后,你身边就没有恶人了。”
齐思远自不信任这些,况且他不喜吃甜食,正欲把糖还给阮娇娇时。
因村口路窄避让不及时,他脚下一滑,眼看就要跌进下面的水塘。
阮娇娇一把拉过齐思远的身子,手不自觉地环住了齐思远的腰身。
看到两人相互依偎的场景,村民们连连向两人投去艳羡的目光,甚至起哄起来。
即使阮娇娇大大咧咧惯了,也知道害羞脸微微一红,轻轻推开了齐思远。
齐思远也好不到哪里去,一抹红晕从脖子迅速蔓延至脸上,整张脸染得通红。
他不自然地轻咳一声,往马车走去。
阮娇娇也跟在他身后。
就在这时,办喜事的家主却拦住了两人,非要她们去家中吃一杯喜酒。
“今日到求子村的都是客人,哪有走的道理。”
其他村民们也跟着应和起来。
“是呀,许久不见如此俊俏的一对鸳鸯了,怎能错过。”
“走走,我们求子村不仅井水好,米酒也好,保证你们喝了,明年就生一个胖娃娃。”
阮娇娇脸色更红了,往日在明月楼时就听说过有这么一个村子。
没想到今日竟真遇上了,这些乡民误会了两人的关系,热情得很。
女的拉着阮娇娇,男的则围着齐思远。
还不待两人反应过来,便被众人一路推到新郎家中。
阮娇娇恐有人对齐思远不利,始终紧紧抓住齐思远的手臂。
这一次齐思远不但没有抗拒,还与阮娇娇靠得及近。
两人被迫按在宴席桌上,听院中的吹吹打打热闹不已。
农夫人家也没那么多讲究,姑娘们嘻嘻哈哈,不等新娘子入新房就掀开了她的盖头。
新娘子也不恼是个圆脸白皮肤的胆大姑娘,应当是打闹惯了。
新郎则在一边憨憨地直乐呵。
看出了主人家的好意,阮娇娇才放松下来。
村中的孩童们紧盯着两人看,阮娇娇喜欢孩子,把手上的糖果都交给了她们。
农家宴的菜肴一道道端上桌,阮娇娇尝了尝都很美味。
齐思远在外不会轻易吃别人的东西,只是温和地与桌上的农户们攀谈着,他们地里的收成,还有他们的日子过得如何。
阮娇娇只顾着吃,可随后就想起一事。
她凑近齐思远耳边问道:“大人你身上带银子了吗,这样的喜宴是要收礼金的。”
阮娇娇这一说,让齐思远也犯了难,他平常出门很少带银子。
看齐思远茫然的表情,阮娇娇就知道齐思远身上也没有银子。
手上的筷子也不自觉地滑落到桌上。
她又悄悄说道:“大人,我们跑吧。”
两人的动作在旁人看来太过亲昵,都抬眸看了过来。
齐思远耳根生热,拾起竹筷塞到她手上,给了她一个安抚的神色,轻声道:“好好用饭。”
有齐思远这句话,阮娇娇好似吃了颗定心丸,大快朵颐起来。
手不够长夹不到的菜,齐思远还代劳挑到她碗里。
阮娇娇莞尔一笑,“谢谢大……你真好,我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肉。”
“也不知是什么肉?”
坐在阮娇娇身边的是一位老妇人,她笑容和蔼说道:“这是野猪肉,你们这次能来也算有口福。”
“这可是他家,在牛头山蹲了好几日才猎到的。”
听到‘牛头山’三字,齐思远和阮娇娇的表情瞬间凝住。
眨眼间,齐思远的脸上又挂上了温文尔雅的笑容,他和声问道:“老人家,你说的可是与培州临界的牛头山。”
“可不就是那个牛头山吗,山大着了最容易藏猎物了。”老人手上夹着一块肉,放到自己孙子碗中,神色笃定。
阮娇娇也没用饭的心思了,还想着那三个被抢的姑娘,激动问道:“婶子,那他们是如何去的?”
那老妇人被问住,对面的男子一口接道:“静心寺有条小道,可以直到山顶。”
“不过,你们就别去了,那边有人拿着长刀看守。”
“应当是怕人再去狩猎,抢了他们的地盘,我们也是悄悄去的。”
齐思远脑中极快地划过,今日在静心寺码头上衙役的话。
再一想做牲口生意的不可能到静心码头卸货下船,那里离市集远着。
定是让家畜在码头托运东西。
他脸上不动声色,心中早已有了答案。
饭毕,客人们都去厅堂随礼,阮娇娇一脸惴惴不安的样子,齐思远却气定神闲说道:“去马车中的暗格处,拿纸和笔来。”
阮娇娇听他语气从容,也不再慌乱,快速从村口的马车中拿回纸笔。
走时,还不忘给九叔塞了个喜饼。
齐思远在收拾好的方桌上,铺开宣纸。
又让阮娇娇向主人家要来朱砂。
执起手中的画笔,运笔快速精准,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对新人的身影,新娘一身红裙圆润灵动,新郎一身红袍英俊憨厚。
众人都围拢了过来,夸赞齐思远画技了得栩栩如生。
在庄户人家这幅画,比礼金更重。
那主人家高高兴收下,还给了她们许多农户自家的产物。
最后还不忘送两人,一壶求子井中打的求子水。
这又让两人闹了个大红脸。
回到府上已是酉时三刻,阮娇娇屁股还没坐热,秀儿就从外面回来,“姐姐,后院侧门有个姑娘找你。”
阮娇娇拖着疲惫的身子慢腾腾走到后门,当看到那熟悉的身影时。
她眼眶一红几步小跑过去,从身后抱着那人,哽咽道:“芸姐姐,娇儿终于看到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