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层,沈柏玉把十个货架分为了干货区和生鲜区。
干货区放山上收来的晒干的蘑菇,菌子,水果干之类的东西。
生鲜区放沈家酒楼每天卖不出去,要被丢掉的蔬菜。
沈柏玉把蔬菜全部分门别类的放好,让伙计们摆放整齐,把发枯发黄的菜叶子,全部拆掉。
有些菜甚至要洗干净之后,才能摆放上货架,进行售卖。
看起来,生鲜区没有集市上的新鲜,但胜在价格便宜,量多,摆放在一起,看起来很是震撼。
许多东西,量一旦大起来了,就很刺激人们的购买欲。
沈柏玉安排的伙计们,准备了不少篮子,给需要购物的人们,人手发了一个。
随后,大家开始了疯狂的采购。
目的很简单:填满篮子,多买便宜的东西。
眼看第一层的货物,卖的不错。
沈柏玉满意地笑了笑。
看来现代超市的摆放,果然有效果。
哪怕在古代,用起来,也是好用的。
干货区和生鲜区,进展良好。
就这样,第一层,被沈柏玉用来处理沈家酒楼卖不出去的东西。
第二层,沈柏玉如法炮制,货架上放上了米面粮油。
为了便于售卖,沈柏玉将米面粮油全部分成小袋,小瓶进行包装。
普通人家,很少一次性购买大量的米面粮油。
小份的包装,更能刺激大家随手买一买的想法。
左右这些东西,家里都要用不是?
什么时候买,不是买呢?
反正这么便宜,干脆今天就买了吧。
好一些的瓶子,用了琉璃或者瓷器的材质,装了油后,价格卖的更贵。
还有一些油,走平价路线,用切好的竹筒,做了盖子,储存起来。
很快,货架上的竹筒油下去了一小半。
瓶装油也被疯抢了不少。
至于各类米,沈柏玉更是让伙计们分类装了起来,按照品质高低,分为了一二三四等。
价格都比市面上的价格便宜许多。
加上有优惠票,米面粮油的价格,看起来就更便宜了。
不少人,原本没有购买这些东西的欲望,逛着逛着,看着这些价格,也顺手放了几个瓶瓶罐罐进了篮子。
第三层,沈柏玉放上了各类布匹。
光卖布匹,还不行。这些布匹,都是沈家布匹铺子里,卖不出去的。
说明在花色或者品质上,就不太受欢迎。如果要让布匹们起死回生,沈柏玉心想,最好,能让人们直接看到布匹加工出来的东西,也许更有效果。
比如有一个货架,沈柏玉就安排人,摆满了不少荷包。
明眼人仔细一看,内心不由得对沈柏玉佩服起来。
这些荷包,居然是把许多碎布头加工起来,形成了图案颜色都很独特的荷包。
颇有些趣味。
加上价格便宜,五个荷包的价格,都比不上外面一个荷包的价格。
简直像是白送的一般。
仔细一闻,荷包上还有熏制了一些香味,花果的清香萦绕在荷包上面,不少大姑娘小媳妇,纷纷掏钱购买。
至于其他货架上,沈柏玉不卖布匹,直接按照大小尺寸,做成成衣,衣服的颜色也有些搭配的技巧。
上衣鲜亮,裤子就稳重一些。
裙子之类的,沈柏玉更是亲手绘制了设计图,让有经验的裁缝们做了不少。
不少裙子,看起来平平。
穿在身上,居然显得腰细腿长。
十分凸显身材。
不少爱美的女孩子,直接一次性拿了好几套。
还有些染错颜色的布匹,沈柏玉直接将染色错误的地方,让心灵手巧的女工,锈了一些花色上去。
做成手绢,荷包,帕子。
还有个货架上,沈柏玉干脆把一些布匹加工成了书袋,穿上了绳子。
最适合开蒙学习的小少年,穿戴方便,容量看起来也不错,价格还便宜,除了装文房四宝,还可以用来装米,装菜。
许多大人看见了,直接给自家小孩安排了几个。
第四层,便是沈家各类书肆里,不太好卖的一些书。
沈柏玉仔细看过,这些书的内容尚可,可惜包装太过简陋。
让人一看,就没有翻开的欲望,更别提读下去了。
沈柏玉想着自己在现代买的书籍,哪个不是封面,简介上下了大功夫,巴不得第一眼就吸引眼球,让人充满了购买和阅读的欲望。
沈柏玉决定吸取现代智慧,她按照书的内容,将书分为了四书五经,还有话本小说。
封面找了些孟麓书院,擅长丹青工笔的学子,付费进行封面制作。
精美的封皮有了,沈柏玉又开始在简介上下功夫。
每层书架侧边,贴了提醒条,简要介绍书架上售卖的的书本分类。
沈柏玉又安排了几个伶俐的小伙计,绘声绘色的给不少来到这一层的人,讲解话本内容。
古往今来,喜欢看话本小说的人,数不胜数。
针对这些人的心理,沈柏玉亲自写了一些带有钩子,意犹未尽的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