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清澈的撞击声划破寂静长夜,殿外明月高悬,清冷的月光落在窗棂上,萧季绾在月光笼罩中回过头看向香漏,困倦地问,“妧娘,几时了?”
妧娘查看了香漏上的刻痕,而后走到萧季绾身边,在窗棂上写下“酉”。
“都已经酉时了,”萧季绾看向东南方向的紫宸殿,那里依旧灯火通明,“阿耶阿娘怎么还在紫宸殿?林殿正呢?”萧季绾向窗棂外探出半个身子,她都在此处等得睡着了,林殿正怎么还没回来?
“公主不如先歇下?”妧娘拍了拍萧季绾,在窗棂下写道。
萧季绾搭着哈欠固执地摇了摇头,“今夜阿耶阿娘将朝臣全部召入了紫宸殿,只怕淑妃一事不小,我想等一等消息,妧娘,”萧季绾发现妧娘的面庞在月色的映照下几乎无一丝血色,凑近了瞧,看到妧娘的双眸底下泛着乌青,想是累了,便开口让她下去歇息,“是我忘了你身子还不大好,你回去换其他人来吧。”
妧娘奉命行事,欠身告退,与匆匆赶来的林殿正擦肩而过,想了想,放慢了脚步,只听林殿正在她身后说道,“公主,打听清楚了,淑妃今日在朱雀大街上遇了刺客。”
“那淑妃如何?”萧季绾焦急地问。
只听林殿正继续回答道,“这消息还是坤仪殿的邵殿正知公主担心才向臣透露的,陛下与殿下不允宫人谈论,多的臣也打听不出来了,今夜紫宸殿怕是要熬通宵,公主还是先歇息吧。”
萧季绾犹豫一番,妥协道,“那好吧。”
得了令,林殿正唤住正要跨出殿门的妧娘,“妧娘,公主要歇下了,快侍奉公主梳洗。”
妧娘只好顿住脚步,转身往回走。萧季绾在铜镜前坐下,她上前为她拆卸发髻,抬头时与铜镜中的萧季绾四目相对,顷刻间,她读懂了萧季绾的心思,可她并不想懂,继续低头替萧季绾摘下发钗。发钗整齐地被放到妆案上的木匣中,还差最后一枚,她轻轻按住萧季绾的头发,缓缓将花钿钗抽出,手越过萧季绾的肩去放置发簪时,手腕被萧季绾按住,萧季绾点了点她的掌心。
妧娘不慌不忙地放好发簪,为萧季绾梳洗,做好这一切,她又扶起萧季绾,将人安置在榻上,放下帘子时,萧季绾冲她眨了下眼睛,再次提醒了她一番。
妧娘抿了抿唇。
紫宸殿中传出了沸反盈天的吵嚷声,在寂静的深夜中显得尤为明显。
萧季绾罩着一身暗色披风,蹲在紫宸殿后墙的墙角处,侧耳倾听里头的动静,而妧娘则在旁替她望风。
她二人是趁着长乐殿熄了灯后翻窗出来的。妧娘虽不情愿,但萧季绾坚持“偷鸡摸狗”,她也只能奉陪。
才听了一盏茶的功夫,萧季绾便大开眼界。
前朝的这些老大臣们平日里都是人模人样,没想到吵起架来也这般不管不顾,跟奇禽园中那些动不动就打架的猫狗似的。
萧季绾看不见里头的情形,只能通过声音辨认说话的是什么人。
“皇后殿下为了皇嗣安危劝了淑妃多少回,可淑妃坚持要省亲,如今出了事,这又能怪谁?!怪皇后殿下?怪皇后殿下没有坚持不然淑妃出宫吗?”
这人是个直性子,在为阿娘鸣不平,言语之间竟连阿耶都波及,他本人却并未觉得自己所言有何不妥,萧季绾猜测此人八成是兵部尚书侯暻。
侯暻武将出身,是跟随延和帝一同南渡的前右卫大将军,在南渡时为保护延和帝受了伤无法再上战场,便任了兵部尚书一职,他对越过长江从北齐手中收复蓬莱郡的燕拓十分敬佩,燕拓及四子阵亡后,也是他去蓬莱安葬的,之后在朝中一直为蓬莱的军防同江南世家据理力争,是个坚定的主战派。
“侯尚书此言便是连陛下一同斥责了?淑妃省亲,可是陛下下的令!”
此人的话验证了萧季绾的猜想,但是这个人的身份萧季绾猜不出具体的,不过听声音年纪不小,只怕是三省内的,而且官位不低。
“侯尚书并非此意,是有些人祸水东引,暗示此事为皇后殿下所为,侯尚书看不过去,这才出言以对!”
萧季绾闻言一惊,竟然怀疑淑妃之事是阿娘所为!那不用猜了,方才那个说侯尚书斥责阿耶的,一定是张尚书!
“是啊,张氏自己张狂,省亲就省亲嘛,皇后殿下心慈,念着淑妃肚子里的皇嗣,借她半副皇后仪仗,可有些人啊,就是不知分寸,既无婕妤却撵【1】之贤,得了此殊荣还不规规矩矩的,陛下说撒些花生红枣取个好寓意,可某些人非得满大街撒什么金花生,金枣子,引得围观百姓争相哄抢,岂非自作自受!”
这道声音年轻些,言语之间还指桑骂槐,萧季绾想起偶然听她阿耶说过的现任谏议大夫韩允让,表面看着挺温润如玉的一君子,可偏生长了张得理不饶人的嘴,同他相争,那只有被他拐弯抹角引经据典气死的份!
想来这一位就是了。
“韩大夫!淑妃遇刺,韩氏亦是幕后指使的疑犯之一!韩大夫难道不该避嫌!”
果真是韩允让啊,萧季绾想。
“哦?张尚书可有证据?没有啊,没有可别胡乱攀咬!天下皆知左右威卫是你们的人,自己的人都护卫不力,只能说天意如此,难道失去了一个孩子,为了保住这左右威卫,你还想祸水东引不成?”
“你!”
“够了!咳咳咳咳……”
萧季绾听出这是延和帝的声音,贴紧了殿壁。
“陛下息怒。”
“陛下息怒。”
“陛下息怒。”
……
“淑妃遇刺,朕心甚痛,朕继位以来子嗣单薄,膝下仅太子与晋宁公主一子一女,淑妃有孕令朕很是欢喜,朕也知她孕中辛苦,这才准了省亲之事,咳咳咳,谁知,谁知……”延和帝大恸,“天不遂人愿,淑妃腹中皇子已夭折,就连淑妃,至今仍命悬一线,朕连夜召集众卿是为商议如何查找嫌犯!可众卿丝毫不顾及朕失子之痛,竟在这紫宸殿,你一言我一语,争吵不休,一个章程都没给朕拿出!尚书右仆射,淑妃是你的外甥女,张氏是你的姻亲,你说,此事该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