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了想,转头看向后面的目光呆呆的小眼男孩,淡淡说着:“大牛,帮我把这个分一下吧。”
大牛:“啊!小宝你真好。”
梅洵雪往后一躲,躲开了要来抱他的留着口水的大牛。
当日,戚夕去接梅洵雪放学,发现梅洵雪依旧独身一人坐在门口。
看见他来了才慢悠悠地走过来,拉过他的手,见戚夕不动的模样,梅洵雪抬头问:“怎么了?”
“小宝,他们还不带你玩吗?”戚夕指着一旁扔着沙包,浑身脏兮兮小孩们气道。
“啊,这个啊。”梅洵雪满不在乎地点了点头,“我不喜欢。”而且他上去就是挨打的。
他是被雷劈了,但又不是被劈了脑子。
戚夕微微蹙眉。
梅洵雪继续道:“但是他们都挺喜欢你做的吃的,央着我改日再带些来呢。”
“戚戚,放心。我一个人很好的。”他扬起头笑着。
虽然现在暂时灵力还没恢复,但的确,这是梅洵雪为数不多开心的日子。
好像一起都变慢了。
日暮慢、日出慢、草木生长也慢。
朗朗书声也慢……
他踮起脚尖,伸手揉了揉戚夕粗糙扎手的头发,“戚夕,不用替我担心。”
戚夕蹲下身,梅洵雪就不用那么费力去够戚夕。戚夕仰头,暮光洒金,将戚夕的瞳仁照得分外透明。
而他的人影小小一个,如同被封在琥珀之中的小小仙。
“好吧。”戚夕无奈叹气。
本来还想,看看能不能用这种方式赚点钱呢。
看来又失败了。
哎。
不过戚夕倒是借着梅洵雪的话,时不时地在学堂门口支着一个点心摊。
有时候梅洵雪也在旁边搬着个小板凳看话本子,每当这个时候通常就是人流量最多的时候,除了学堂里的小孩外,更多的竟然是他们的家长。
有的是来问梅洵雪平日除了夫子发下去的功课还做些什么;
有的想拉着梅洵雪去给他小孩补习;
……
戚夕倒也在八仙村过得安逸,勉勉强强够两个人生活的。
而梅洵雪固定三月便会去那谢怀真处失眠。
春去秋来,梅洵雪明明到了该长个子的年纪,戚夕每天都给他量身高,可那门杆上的那道刻痕依旧没有变化。
梅洵雪倒是不以为意。
若是灵力不恢复,他的身体自然就会维持在现在的状态不会变化。
只是,为何感受不到灵力也是梅洵雪感到纳闷的一点。
入秋的夜里,暑气还没有完全褪去,戚夕摇着扇子在外头乘凉,梅洵雪则坐在秋千上抱着绳索翻着九重社最新出的小人书。
戚夕在秋千后面种了点凌霄花攀附在秋千藤上,此时的新叶褪去,落下莹白月光,正好给梅洵雪打光。
“小宝,来吃夜宵。”戚夕从厨房端出一碗桂花酒酿小圆子放在院内石桌上。
梅洵雪闻言恋恋不舍地跳下秋千。
馥郁的桂香钻进梅洵雪的鼻子,带着淡淡的醪糟米酒香。
不过才吃了半碗,梅洵雪的脸已然醺红,说话也结结巴巴,他指了指戚夕,眼神迷离地说道:“戚、戚……有三个。”
“这就醉了?”
“我,没醉。”梅洵雪矢口否认。
戚夕低头看着梅洵雪,觉得梅洵雪此时晕乎乎的模样,很是可爱。
夜色正浓,戚夕横抱起梅洵雪打算带人回去睡觉。
吱呀一声门口的篱笆被推开。
面色着急的妇人戚夕认得的,是赵婶子。
也是赵大牛他妈,经常光顾戚夕的小吃摊,不过为的还是大牛的功课。
“小宝睡着了?”赵婶见状低着声音问。
戚夕点了点头,“怎么了婶子?”
赵婶擦了擦脸上的汗,说出自己的来意。
定在八月十五的祈月节是八仙村乃至三七镇的传统习俗,意在今年五谷丰登。一般会有一个未出阁的姑娘来扮月神娘娘,还有两个小童子伴在旁边,原本定好的两个小童子中的一个却是突然生病了。
“哎呀,我也是没想到桂儿突然就发了热,没办法出演。思来想去也就你家的小宝身高样貌都合适了。小宝那么漂亮,到时候扮相肯定没问题的”
“可以啊。”戚夕想了想便也顺利应下。
他们承蒙村里人照顾,帮个忙而已。
怀中的人傻笑着把头埋进戚夕的胸膛里,嘟囔着:“不去……哪儿也不去。”
“哎呀,这可是为了秋收啊,要是神仙怪罪下来,该怎么是好。”赵婶一听,原本就干瘪的脸此刻变更是垮了下去。
“这……”
“村里就没有别的孩子了吗?”
赵婶叹了口气:“这村里的女娃娃不多了咯。”
戚夕垂眸,还是道:“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