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佟小蕊。
林糖心默念着这个患者的名字,手里拿着她的病历,步履匆匆地去往住院大楼的18楼:VIP单独住院病房。
岭南医院入职第一天,林糖心和谭立桐的办公桌上已经堆满了雪花般的会诊请求单——来自各个科室的患者名单和病历简述。
原本空无一人的临床心理科挤满医务人员们。
“老师,我是普外科的,我这里有一个患者,每次搭车,在车辆刹车时都会出现心悸、腹痛症状,希望临床心理科能过来评估……”
“我是儿科的,这边有个孩子我们咨询过精神科,怀疑存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品行障碍,希望临床心理科的老师帮忙做进一步量表筛查……”
一时间,人声鼎沸,场面混乱。
林糖心站在上司身后,有些不知所措。
她在英国伯明翰皇后医院实习时,状况井然有序得多,她很少见过这种纷乱的情况。
谭立桐却神色如常,侧头小声对她说:“不用理其他的,优先处理纪雪医生上周交代的那个病人。你尽管去看那个神经性厌食症的女孩就行。”
林糖心连忙点头,手里拿着佟小蕊的病历。
病历中的检查报告显示,女孩佟小蕊的BMI仅为14.3,远低于正常范围。
精神科和消化内科尝试了药物治疗和营养干预,但效果甚微,厌食症正在吞噬这个年幼的生命。
见这个患者刻不容缓,林糖心拨开人群快速往外走。
她隐约听见谭立桐还在安抚其他医务人员:“各位,临床心理科刚成立,回复会诊请求可能稍慢,大家可以直接在病历系统上传资料,不必亲自跑一趟……”
***
站在电梯里的林糖心,与数名推着治疗车和担架车的医护人员一同上楼。
当她到达18楼VIP单独住院病房时,正好看到几名护士匆匆推着一张病床经过。担架上的患者面色蜡黄,四肢抽搐。
“立刻送ICU!”一名医生边跑边喊,“准备气管插管!”
ICU?林糖心看了指示牌一眼。
果然,“重症医学部(综合ICU)”也在这一层,有个独立走廊,距离VIP单独住院病房只隔着两个走廊。
“林糖心?”有个声音传来,原来是夏广白从走廊过来。他和其他医生推着一台设备走过来ICU,夏广白看到林糖心不禁稍微停了停脚步。
“ICU里面有肿瘤科患者?”林糖心记得他的时间表,夏广白这个时候和弟弟一起在肿瘤科轮岗。他们又约好了中午一起吃饭。
“嗯,要和血液内科的同事一起去ICU,给一个白血病病人做骨髓穿刺,病人因为凝血功能障碍不能做局部麻醉。”夏广白的脸色有点沉重,明亮的眼睛里透出疲倦。
林糖心听说过“骨髓穿刺”,那是给白血病病人做的干预,不能局麻的话,病人在做的过程中会非常痛。
“你……你还好吗?”林糖心轻声问。正式入职第一天要面对这种事,她不禁对夏广白产生了同情。
“中午吃饭时再说吧。”夏广白简短说完就走了。
***
林糖心走进了VIP单独住院病房,一个个病房单间,装修得就像酒店里的样板房,处处透着奢华,一看便知道价格不菲。
但因为距离ICU很近的关系,耳边充斥着各种噪音:推床的碰撞声、患者的呻吟和尖叫,甚至夹杂着治疗设备的警报声,略显嘈杂。
现在早上九点,有许多护工搬着白粥等食物进各个病房。
“我是来会诊的,来看15床的佟小蕊,给她做自残自伤风险评估。”林糖心对护士台的护士说,护士们都在分发药物。
话音未落,林糖心就听到远处传来一声尖锐的叫喊声,那声音是一种撕裂的疼痛,从ICU方向传来。
林糖心和护士们都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脸色不忍。
是那个白血病人的骨髓穿刺,开始了。林糖心想道。
“林医生你等一下,病人们都在吃早餐,然后要吃药。你可能要等个十五分钟。”一个护士说,“不过,我想,佟小蕊……你等十分钟就行了。”
林糖心听出弦外之音:“患者……我是说佟小蕊,是不是一点早餐都不吃?”
”嗯,就算勉强吃了一点也会全吐出来,我们会给她输营养液,包括电解质、脂肪乳、葡萄糖等。她现在靠这个维持体能。然后我们会喂她吃止吐药。等好了我们叫你。”护士说。
***
林糖心在门外稍等的时候,尖叫声又一次响起,让人不寒而栗,监护仪的警报声夹杂在其中。
她到外面走廊上走走,打算放松一下情绪,不知不觉,她走到ICU的独立走廊处。
“林医生。”有人喊道。林糖心回过头去,看到洪钰医生,她正在和其他ICU医生在大门前穿着防护装备。
上次张护士在食堂里哭,林糖心过来安慰她,还请了洪钰和张筱晴吃饭,因此,这两个来自北美的医务人员都对林糖心很有好感。
“洪医生,这里就是你工作的部门?综合ICU?”林糖心问。
洪钰点点头,一边套上隔离衣,脸上显现出些许疲惫,但仍然不忘微笑:“是的。你来会诊?”
林糖心说:“嗯,VIP单独病房。去看一个神经性厌食症患者。”
“厌食症?”洪钰略显意外,“在我们多伦多的医院,VIP房间的患者几乎都是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