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医院旧职工宿舍,夏家厨房。
夏广白打开冰箱,扫了一眼剩下的食材。还有几颗青翠的西兰花、一包被拆开的鸡胸肉,旁边是一盒已经见底的牛奶。他把门轻轻关上,心里想着:又要去超市添置食材了。
天色暗了下来,窗外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水珠顺着窗沿不断滑落,汇成细细的水流,落在窗外的榕树上,发出轻微的敲击声。
这种天气,总会让他想起在牛津的雨天。而此刻,他站在自家的厨房中,童年的屋檐外响着雨声,有了几分熟悉和凄清的意味。
他掏出手机,在日历上记下一笔。刚输入完“买菜”两个字,手机屏幕亮了起来,是林糖心发来的微信。
少冰加糖:夏医生,不好意思在晚上打扰你。可以拜托你给我发“江氏超市”的确切地址吗?我想去找找,看有没有治疗我病人厌食症的线索。
夏广白看着这条微信。林糖心对患者还真是上心,像她这样关注患者生活细节的医务人员并不多见。
干炒牛河:江氏超市离医院不远。我明天打算去超市买菜,你要不跟我一起去?
少冰加糖:好啊,谢谢你!
夏广白放下手机,靠在厨房的台面边上,盯着屏幕上的对话框看了一会儿。
原本想补上一句“你注意着点,别为病人的事情太操劳”,但最终还是放弃了。像林糖心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听这种老生常谈的话?
和林糖心不一样,夏广白很少在下班时间为病人的事烦恼。这是他在英国养成的习惯:一旦脱下白大褂,就像脱下了医生的面具,他把病人的事都留在医院里。
只有一个病人能让夏广白时刻挂在心上,那就是自己的爷爷,夏远岭。
***
上班时间,夏广白的父母聘请了护工上门照顾爷爷,护工六点就下班了,于是夜晚,照顾爷爷生活起居的重任就落在了夏广白身上。
爷爷夏远岭白发苍苍,身材却依旧硬朗。他是岭南医院的前院长,曾是神经外科的权威医生,如今因阿兹海默症被迫退休,但精神劲头仍然像是没离开过工作岗位。
只不过,阿兹海默症的早期症状让他的记忆力开始出现一些问题——
晚饭前,爷爷独自坐在书房里,阅读一本最新的《神经外科期刊》,翻期刊的声音,还有下雨的声音,在安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
所幸,夏远岭仍然处于阿兹海默症早期阶段,在生活起居方面没有不是百分之百不能自理。
晚上的大部分时候,夏远岭都在阅读着医学杂志,说着自己还要发医学文章。
“爷爷,您怎么又在看这篇文章?”夏广白刚做好晚饭,还没来得及脱下围裙,就走进书房。
他的目光落在爷爷手里的科研文章上,标题写着——《桥脑小脑角区脂肪瘤的诊治分析》。
“哦?是吗?我明明是第一次看这篇。”爷爷抬起头,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一脸认真地回答。
夏广白瞥了一眼杂志,爷爷翻阅的那篇文章,已经被他的手指磨出了褶皱。
看到爷爷一本正经的模样,明明是沉重的情形,夏广白却忽然很想笑:“好吧,既然是第一次看,那么,爷爷,那您觉得这篇文章写得怎么样?”
“写得不错!他们分析了6例桥脑小脑角区脂肪瘤的临床资料。你看看,这里提到了开颅手术中难以保留残存听力,不宜追求肿瘤切除程度,我觉得是……”爷爷的眼神有些飘忽。
他指着一系列文章里的图表,那是大脑的CT图和显微镜影像图。
手指轻轻在图表上划过,像是对自己的从医生涯仍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执念。
“爷爷,肿瘤切除的程度,确实是神经外科医生需要把握的。”夏广白一边说,一边蹲下身子,仰视着爷爷,“不过现在您应该好好休息,不用操心这些事了。”
“哼,我还用你提醒。”爷爷放下杂志,却下意识地又伸手拿起了旁边的笔记本,翻开了一页空白纸,用力写下了几个词:“脂肪瘤,血流动力学……”
夏广白见状,无奈地轻叹了一口气。
他明白,这种行为既是阿兹海默症患者典型的“重复行为”,也是爷爷对医疗事业刻骨铭心的眷恋。
“爷爷,这些东西我帮您记下来吧。”夏广白轻声说,站起身,伸手接过爷爷的笔记本。
“也好,你写字比我好看。”爷爷点了点头,扶正了眼镜。
“我的字不好看,您忘了,我也跟您一样成为医生了,手写的不敢恭维,”夏广白笑了笑,在笔记本上写下了刚才的话,而后,他抬起头问,“爷爷,这篇文章虽然好,但也别一直盯着了,要不,我帮您找找别的内容看看?”
爷爷想了想,点点头:“好,帮我看看最近有没有更实用的研究。我得跟上时代才行啊!”
看着爷爷很有干劲的模样,夏广白心里涌起一阵酸涩:“明天我去给您找。现在,我们先吃晚饭吧,好不好?”语气像哄孩子似的。
记得以前,夏广白小学放学后经常站在窗边,等着父母亲做完开颅手术回家。
爷爷当时还是院长,但是很多行政工作都可以带回家去做,一线的开颅手术反而做得不太多了。
那时候,奶奶常下厨,爷爷结束工作后从书房里出来,就会到夏广白身边哄他:“乖孙子,奶奶煮好饭菜了,有好喝的汤和鸡肉粥,快过来吃吧,吃完我们再做作业……”
***
“你做好晚饭了?”爷爷才像是闻到香味似的,让夏广白从童年的回忆中回过神来。
“嗯,我做了您最爱吃的鸡肉粥。”夏广白从座椅上扶起了爷爷,搀扶着老人慢慢去客厅里吃晚饭。
饭桌上摆放着最简单的两菜一汤,还有一大锅鸡肉粥,是爷爷偏爱的清淡口味。电视上播着新闻联播。
夏广白起身,将窗户关得更紧了些。
橘黄色的街灯透过雨水,晕染在窗玻璃上。客厅的窗外是一棵茂盛的大榕树,枝叶在雨中微微摇曳,水滴顺着粗壮的枝干滑落到地面。树影被街灯映得模糊,仿佛一位守护者,为这个小小的家挡风遮雨。
爷爷坐在饭桌前,望着窗外雨滴顺着玻璃滑落的轨迹,像是在追忆:“以前你奶奶在的时候,最喜欢在这种天气煲粥。她总说,天气冷喝粥最保暖了,在雨夜里可以睡个好觉。”
夏广白坐回到饭桌前,“奶奶的粥是最好喝。奶奶去世后,我才尝试自己做。”
爷爷笑了笑,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一些。“记得你小时候老是挑食,还总要被你奶奶喂。后来长大了,倒是学会自己做饭了,做得还挺好。”
夏广白端起汤勺舀了一碗粥递到爷爷面前:“我们吃饭吧,要是您喜欢,我给您多做。”
***
两人在下雨的声音中吃饭,一度回归静默。只有电视的声音在播放。
饭后,爷爷站起身,慢悠悠地收拾起餐桌上的碗筷,嘴里轻声念叨着:“我来洗吧,吃了你做的饭,总不能什么都不做。你在医院工作,回家还得伺候我,这可不行。”
夏广白正拿抹布擦桌子,闻言抬头看了一眼,只见爷爷已经颤巍巍地端起一摞碗盘朝厨房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