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林糖心在家里的房间很小,还有些杂物,但是胜在精致,书架上放满了书,床上的被褥整整齐齐的。而且,进来的时候可以闻到淡淡的花香,让人心醉。
这是她身上的味道。
“我觉得他们……他们也许会同意你搬出来了。”夏广白说着,抵御着着迷的情感。
“我也觉得是。”林糖心点头,嫣然一笑,“这都要感谢你。”
在狭窄的房间里,她的头发湿漉漉的,衣服很薄,隐约地露出锁骨、胸脯的轮廓,而她旁边就是她的床,这简直是极致的诱惑。
再这么看下去,都不知道要做什么来了。
夏广白连忙移开视线,看着她的书架。
她果然没有过男朋友,对他毫不设防,不知道成年男生单独坐在她房间里,脑海里都在想些什么……
在她的接待下,夏广白坐在她的电脑桌前。
“不过,你父母也真是奇怪,”夏广白看着桌上的相框,里面是一家三口的合照,“他们宁愿相信一个莫名其妙的‘男朋友’,也不愿支持你的决定?”
“他们就是这样肤浅,重男轻女。就像之前,也总是拿我和林俊城的成绩比。”林糖心不爽地说。
接下来,林糖心说要去外面和父母再聊一下。
“你没事可以看看我的书和笔记。回来后我就送你走。”
她说完就出去了,剩下夏广白坐在桌前。
他看着她的房间,沉浸在好奇和暧昧的情绪上,感觉好像走进了花园,戴上了玫瑰色的滤镜。
房间里充满林糖心的味道,淡淡的花香让人感到舒适。但书桌上那堆满的医学书籍和密密麻麻的笔记,添上了一丝沉重的色彩。
夏广白细细观察她的书,有很多是关于精神病重症和人格障碍的。
人格障碍,是精神医学里比较特别的范畴,是持久的,而且主观痛苦强烈,会对人际和社会产生一定的危害。
其中一个例子,是著名的“反社会人格障碍”,有许多罪犯就是有这诊断,表现为冲动、敌意、无同理心和不思悔改。
人格障碍患者,被公认为是令医护人员最闻风丧胆的类型,比忧郁症和焦虑症都棘手得多。
林糖心在人格障碍这一领域买了这么多书,是有这方面的志向吧。夏广白佩服地想。
他随手抽出了一本《爱你想你恨你:走进边缘人格的世界》。
翻了几页,一张明信片、一张老旧的病历页掉落下来。
夏广白捡起那张明信片。
明信片的图案有些褪色。那上面画着一面古老的欧洲雕花镜子,镜子的上方是圣洁的天使,翅膀展开;而下方却是狰狞的恶魔,利爪伸展。天使与恶魔对峙,分裂却又共存。
夏广白不是故意要看的,可是,明信片背面有段话映入眼帘:
“我把心献祭给恶魔,从此,我便成了恶魔。
如果假装成天使,我是否能追逐月亮?”
字迹稚嫩,稍显凌乱,显然是少女时代的林糖心写的。
和明信片一起,被夹在书里面的,还有一张泛黄的病历页。
他不是故意要看的,但是,老旧的病历页上,赫然写着几个英文单词:“High functioning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高功能边缘型人格障碍?
夏广白惊讶地看着。
他感觉到一种冲动,要看完那张老旧的病历页写了什么,但是又知道自己不该窥探她的隐私。
道德和窥探的冲动正交战着,从背后传来脚步声。
夏广白慌忙把明信片和病历页夹在书里,放回到原来的地方。
林糖心就在这一刻开了门,笑道:“我刚刚又和我爸妈聊了一下,他们真同意我搬家了,夏医生,我送你走吧……”
林糖心停住了。是她的错觉吗?夏广白的表情,好像和刚刚有细微的不同……
夏广白起身,表面上若无其事:“好。”
***
回到家,在爷爷睡下后,夏广白坐在电脑前,登入牛津大学精神医学期刊的学术网站,打上了”边缘型人格障碍”这个词。
在美国精神医学会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里面,对这个精神疾病的定义是:
1.无法忍受被人抛弃,一旦发生,会有激烈反应。
2.极端的思考模式,是非对错以自己的认知为中心,极易造成人际冲突。
……
这些,其实夏广白都学过,这会他又好奇地读了几遍,试图给自己印象中的林糖心对号入座,然而,这些无一和他所认识的林糖心有关。
正揣测着,这时,远在英国的奥利弗发来邮件:“你睡了吗?我想和你聊天,看你在中国怎么样了?”
夏广白感到惊喜。奥利弗是他在英国时最好的朋友,当初离开牛津时,两人都依依不舍。
夏广白这边是夜晚,他坐在沙发上。奥利弗那张熟悉的脸浮现在屏幕上,背景是医院。他穿着衬衫,湛蓝的眼睛倒影着牛津秋日的阳光。
两人拿着手机打视频电话,两个男生都露出笑意,问对方怎么样。
“刚写完一大堆行政文书,终于能喘口气了!我在英国的医院里还活着,这已经是最大的成就了。”奥利弗微笑。
“活着就值得庆祝了。我现在在中国的医院当医生,也在努力活着。”夏广白也笑。
“说不定在中国当医生比在NHS工作好。”奥利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