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就是你做的,这次我来,你进屋歇着去。”
“我做吧,我平时就喜欢做饭,你要是觉得过意不去,待会儿把碗刷了就行。”
“那好吧。”见于眠坚持,周旺切好肉装盘,剩下的交给于眠来。
“家里有土豆吗?”于眠问道。
周旺:“有萝卜。”
“行吧,那就炖萝卜好了。”
“鸡蛋还有么?”
“有,还有四个。”
“拿两个来。”
来到这边他除了鸡蛋,就上次在周旺这吃过一次肉,今天必须好好搓一顿。
于眠做了虎皮鸡蛋,和萝卜、五花放在一起炖,放上家里能找到的所有调料,咕嘟嘟炖了一大锅。
肉和鸡蛋、萝卜都炖到软烂入味,连汤汁都浓稠了,掀开锅盖,于眠忍不住吸了吸口水。
一回头,周旺和呆头一左一右扒在灶屋门口,正眼巴巴的望着他。
“眠哥,”周旺眼睛直冒星星,“你做饭的手艺也太好了。”
“那是。”这话夸的于眠十分巴适。
他在现代的时候就喜欢自己下厨做好吃的,什么炖小排、可乐鸡翅、蒜蓉扇贝、芝士烤鸡,配上冰啤酒或者饮料,刷刷综艺、电影,特别能缓解上班的疲劳。
“收拾碗筷,咱们开饭!”
一声令下,周旺和呆头争先恐后的冲了出去。
周旺摆放桌凳、拿碗筷,呆头摇着尾巴叼起了自己的狗盆。
眼下天气热,两人就围坐在院里吃饭。
炖的软烂的五花肥肉相间,一口下去肉香和汁水爆在口中,再配上大米饭,别提多美了。
周旺咬了一口虎皮鸡蛋,觉得十分神奇,外皮是炸过的口感,里面的蛋黄也都浸满了汤汁,带着肉香,一点都不噎人。
两人就着这一盆炖肉,吃光了一锅大米饭,摸着自己滚圆的肚子,十分满足。
呆头也跟着沾了光,剁碎的窝窝头,拌着还剩些肥肉和萝卜的肉汤,美美吃了一盆,撑得直打嗝。
吃了饭已是半下午,于眠坐在屋檐下乘凉,周旺忙里忙外的收拾碗筷。
待他忙完从灶屋出来,就见屋檐下坐在小登上的于眠,懒洋洋的一手托腮,一手撸着趴在他脚边的呆头。
许是干活碰散了发髻,原本挽好的长发散下来几缕,垂在于眠肩上,衬着他清隽俊秀的脸,好像一只吃饱喝足,懒懒晒着太阳的猫。
周旺简直看呆了,
正出神,于眠的声音突然响起。
“旺旺,发什么呆呢?”
“啊……”周旺回过神,鬼使神差笑了一下,“眠哥,你真好看。”
“傻样儿,过来歇会儿。”于眠被逗笑了,随手拿了个板凳放在自己旁边。
周旺便屁颠儿屁颠儿的坐了过去。
两人肩膀挨着肩膀,周旺的嘴角就没落下来过。
傍晚时分,于眠才带着呆头回去。
因为要写话本子,晚上吃了饭,他就把笔墨纸砚都拿出来,像模像样的摆好。
研墨,润笔,于眠回忆着白天从于金宝嘴里听到的关于朱玉的八卦,一个狗血的乡村世情话本,在脑中油然而生。
待他奋笔疾书一番,绝对是大家茶余饭后的一手谈资。
当晚,于眠点灯奋战到深夜,一口气完成了这部狗血大作,心满意足的睡下了。
……
转眼,便到了跟周旺约定好去青石镇的日子。
于眠收拾好自己的书稿,带着呆头出了门。
还是像上次一样,呆头先回周旺的小木屋,于眠和周旺两人搭薛老头的牛车去镇上。
今儿个搭车的人不多,只有两个。
一个蒙着头巾的大婶,还有一个穿着白衫的年轻男子,看样子像个书生。
说起书生,小河村里这个年纪的读书人可是少之又少。
于眠一眼扫过去,立刻就认了出来,这人正是他昨晚上写的话本子里的角色之一:冯元白。
嚯,见着活的了。
两人上了牛车,于眠不是话多的人,就没吭声。
周旺从自己的背篓里拿出一个小垫子,塞在了于眠屁股底下。
于眠有些意外,没想到自己随口抱怨了几句牛车太颠,周旺就给他拿了垫子,还挺有心的。
一旁的冯元白见此,将两人上下打量了一番。
“眠哥儿,我听说你要跟周猎户成亲了,没想到是真的。”
听见他开口,于眠才抬头看了他一眼:“嗯。”
“那……定了什么时候?我到时去讨杯喜酒喝。”
啧,脸皮还挺厚。
于眠笑了:“行啊,来的时候可别忘了把礼钱带上,还有你之前跟我借的那三十文钱。”
果然,冯元白一听到礼钱和那三十文,脸色顿时变了。
“我什么时候跟你借过钱了,你……记错了吧。”
“那什么,反正你俩成亲还早,我书塾的课业也忙,到时候再说吧。”
于眠“哼”了一声,没再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