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烦躁地看向掉回身后的球。
哼。
影山得意地看着为救球扑倒在地的白鸟泽队员。
提前跟到影山身后,防止球被推过来落在前区无人接应,菅原的准备完全没派上用场。
“影山!”他和其他人一起激动地推着得分的二传手。
7比6,乌野连续得分。
“网上争球是优秀二传手必备的素质呀。”浅野实喃喃自语。
“影山那家伙……”
日向坐在她旁边,既羡慕又嫉妒,还不忘询问技巧:“浅野同学,明明影山跳得没那个12号(川西)高,为什么是他推赢了?”
如果是他的话——当然他不是说自己会比对面跳得慢跳得矮,比跳跃他绝对不会输!但比力量的话……
想到IH时和青城的洋葱头争球失败的回忆,日向神情痛苦。
“力量和高度都有影响,但最关键的是方向和节奏。”
左右武田老师和清水都看了过来,浅野实加快说明的语速,抓住日向的手贴住自己握拳的右手,左手掌心抵上去:“现在我们同时发力推。”
从场上轮转下来,日向的手心还有湿热的汗意,他双手一按,代表球的拳头立刻往浅野实的方向冲——等一下!
男生的力气天然比女生大,单细胞的脑子后知后觉地考虑到这一点,紧急收住力量,浅野实的左手却在此时手腕一撇,将“球”从他的手侧滑了出去。
“咦?”日向差点跳起来。
浅野实憋住笑意,举起代表胜利的拳头小幅度地扬了扬:“先发力的人把球推远后施加的力变小,后发力的人就可以趁机改变球的方向。”
圆形的球,掌心的汗,都会让排球的移动方向变灵活,比起力气较量,后发制人的抹手技术才是网口争球的制胜法宝。
消化着新知识的日向严肃地盯着浅野实的拳头,后者却已经结束教学,关注回球场。
菅原的第二个发球。
和木下或者山口相比,菅原的发球自然没有成功的跳飘威胁度大。
优势是落点。
练习跳飘不久的两人还无法称心如意地控制球飞到哪里,但有更多比赛经验和练习时间的三年级生菅原,不仅仅是选择区域,强化练习后甚至能精确到特定位置。
——接应沿着底线、从四号位跑回二号位的位置。
“出界!”“糟糕!”
山形做出判断侧身移开的瞬间,身后躲避不及的梅田惊呼出声。
球砸中起跳试图避开的梅田的小腿,滚落在地。
裁判吹响口哨。
“发、发、发球得分!”竟然是发球得分!
或惊或喜的声浪中,浅野实笑容的“邪恶”程度和二层看台的乌养不相上下。
日向欢呼完,又想扭头问为什么白鸟泽会犯这种错误,目光落到哀号着走回前排的11号(梅田)身上,愣住。
黄金周和音驹练习赛结束的那个晚上,他追着浅野实询问什么是二副主,女生在战术板上移动磁铁的画面浮现在脑海。
二主副时,只有第一轮会出现前排主攻在接应右边的站位,这个轮次就是我们常说的——
“反轮。”他低声自语。
浅野实没有在意日向的顿悟,举起战术板,将比出一数字的手藏在板后:“菅原学长!”
菅原用略微的点头作为回应。
白鸟泽是强攻型接应,不接一传。
一般来说,打强攻型接应的队伍反轮用不回位战术,接应打四号位,主攻打二号位,强攻渡轮。
事实上牛岛在场时白鸟泽便是如此。
但第一局,白鸟泽在反轮时选择了回位打,或许是因为梅田的非本位进攻不像牛岛那样强势。
反轮回位打,接应的跑动路线有三种:贴着网在球场前区移动,最短距离穿过中场直线移动,绕过一传队员在他们身后移动。
排球发球的冲击力逐步提高,一传队员必须从对方发球员球出手时就集中精神判断球的方向,前两种跑动都会干扰他们的视野。
所以,起始位置在球场左端的梅田采取的是第三种路线,绕过大后场,回到球场右端再准备二号位进攻。
九乘九的正方形半场,这绝对是排球的最长跑位,提前开跑违反轮次规则,回位不及时拖延球队进攻节奏,还得注意避让可能后撤接球的一传队员。
同样的,一传队员移动接球时,也会不由得在意接应的位置。
菅原发第一个球时五色的失误,就是因为他第一反应是后退下手垫球,发觉梅田在他身后,急忙换成上手,传球姿势没能准备充分。
论怎么发球针对反轮回位跑的队伍,我可是再有经验不过了。
重生前,在反轮回位为主流的女子排球担当教练,浅野实用拳头遮掩笑意。
8比6领先,菅原抛出他的第三个发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