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有如绢等在此处,伺候雅诗换了衣裳,梳洗上妆插戴装饰,
不一会儿,雅诗又成了端庄淑雅的蓉大奶奶,领着如绢施施然去尤氏院里孝顺婆婆了。
如绡不急着换衣裳,先把心中默记的内容写出来,细细检查,再无疏漏,才换衣梳洗,把写好的条陈放至已经拾掇过的贾蓉小书房。
雅诗在书房翻看那些条陈时,果然发现了一些自己以前忽略的地方。
但是总令如绡女扮男装去书店既麻烦,也不安全,许山和黄生倒是可以去书店抄写,但他俩也不能出入后宅太频繁。
当晚贾蓉回家后,雅诗伺候他换洗了,又说了几句别的闲话,就说:“远上和寒山每日忙你的事,我从娘家带来的黄生和许山年纪大了,不适合在后院行走,
有时想出去买个头油信笺的,就有些不凑手,我想从那些家生子里挑个眼尖腿快的,看看夫君的意思。”
贾蓉白天操练武艺,累得不行,懒怠再听这些芝麻小事。
他打了个哈欠道:“以后宅子里的大事小情,你忖度着办就行,不用事事跟我商量,有什么拿不准的,请教太太便是。”
雅诗温婉笑道:“是了,不该拿这些絮叨的。夫君日日苦练刀法箭术,着实劳累,再吃块枣糕罢。”
于是次日在宁德堂,雅诗便对尤氏笑道:“前儿大爷吩咐每日派人去东华门外的报房买邸报,他晚上回来好读的,
但爷身边两位小厮各有别的事做,我总是使唤他们,倒怪不好意思的。”
尤氏忙道:“倒是我疏忽了,远上和寒山那俩小子还算是手脚勤快,只是他俩都有蓉哥儿的事要办,按理早该挑个小厮在你身边听差,
偏尤兴媳妇有了身子,暂时不能管这些事,既这样,赖升家的,你帮着选个灵头的小子,供你们大奶奶使唤。”
雅诗忙笑道:“这等小事,哪里用得着叨烦赖婶子,哪家里有八到十岁的小子,带过来,挑个顺眼的就行。”
尤氏笑道:“也好,本也不是什么大事,”她吩咐下人,“商通家的,散了会你使人去各家说一声,
谁家有小子想进来听差的,明天这个时候在大奶奶院里等着,你们奶奶要挑个使唤。”
商通家的忙应了。
第二日雅诗从宁德堂旁听回来,果然见院内站了十几个未留头的小孩子,衣着倒都干净。
如绡带着这群孩子到会芳园门口,拿出一张今天早上刚发行的邸报第一页,令他们仔细看好,笑道:“园子里藏了一张一模一样的纸,谁先找到了,拿到我这来,就留下谁。”
一群小子顿时像出笼的野马,一溜烟的跑进去了,都是第一次来这园子,有的不急着找,竟看起风景来。
过了大概两柱香时间,有个满脑门汗的小子手里挥舞着纸跑到如绡跟前,边喘气边说:“如绡姐姐,我先找到的!”
如绡接过一看,摇了摇头:“这张不对,你比对比对,是不是我手里这张有三行大字,你这张是两行的?”
那小子瞪大眼睛瞅了瞅,果然有区别,垂头丧气地继续进园找了。
不一会儿还是这个小子又兴致勃勃地过来了,这次他咧嘴笑着:“如绡姐姐,还是我先找到的!”
如绡拿过来,果然这次对了,笑道:“行,那就你了。以后你就在奶奶院门口听差。
黄生有事出去了,等他回来再具体安置你,有什么规矩的,他自会教你。
你先向跟你一块进园的伙伴们宣布挑中你的事情,然后确保他们每个人都从后门出府回家了。”
小子顾不得擦脸上的汗珠,笑道:“好嘞!”话音未落,人早跑远了。
如绡带他到雅诗院,在垂花门前告诉他:“这是大奶奶的院子,以后你就是大奶奶的人了。”
那孩子忙点头:“记住了。我绝对好好办事,不给奶奶丢脸。”
如绡直接领着他进了雅诗屋里。
雅诗靠坐在炕上,闭眼正听如缨讲笑话,如绢站在炕沿边,拿着团扇给雅诗扇扇子。
屋中放了一个半人高的黄花梨方斗箱子,这箱子口大底小,腰部箍着两圈铜箍,箱两侧有铜环。
如绡一见这箱子忙把双手覆上去,笑道:“奶奶总算从库房里扒拉出它来了。”不是冰鉴是什么!
雅诗睁开眼,那小子忙跪下道:“小的给奶奶请安,奶奶吉祥。”
雅诗笑道:“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了?是谁家的?”
小子答道:“小的今年八岁了,针线房里何婆子是俺娘。俺爹没在府上干活。小的没有名字,爹娘就叫‘小儿’,求奶奶给取个名罢。”
雅诗想了想道:“我今日正读《徐霞客游记》楚游这篇,你就叫楚游吧,楚国的楚,游记的游。”
楚游忙磕头。
雅诗又吩咐如绡教他写自己名字。
如绡应了,便带着楚游出来了,绕过垂花门外的粉油大影壁,从贾蓉书房的后方门进来。
如绡指着角落一个小书桌,笑道:“以后你每天要在这里写五百个大字。”
如绡先蘸墨写“楚游”二字,教他:“这就是你的名字‘楚游’。”
楚游第一次拿笔,手都在抖,他深呼吸几次,才平静下来,认真照着如绡写的描。
如绡嘱咐他等黄生的时候,顺便好好练习这两个字,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