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家阿婆听到吵闹声从房里出来到两人跟前呵斥道:“别吵了,全村的人都听到了。”
苏家阿婆让杏花别拘着苏金,低声对杏花说:“女侠在屋里了,怕是都听到了,以后再说吧。”
杏花松开手,苏金哭着跑开了,嘴上说着“我不要习武,我不要习武。”
“阿婆,我也是为了苏金好,习武以后有本事呢。”杏花减小音量对苏家阿婆说。
“你们这样吵吵闹闹的,女侠都看不上。上次我们向女侠提过这事,女侠她直接回绝了,怕是不好办啊。”苏家阿婆低声回道,免得别人听到。
“那也不能放弃,大不了我去下跪,女侠那么善良。”杏花说。
“绝对不行,女侠本领高强,还会因为你下跪就同意?别这么做,免得女侠和我们离心。”
“那怎么办?女侠本事那么大,要给家里人捞好处啊。”杏花焦急道。
“还是要从长计议,迎春现在在学武,以后也可以从她那入手。”
“那好吧。”杏花被苏家阿婆说服了。
迎春学习了一个时辰的《三字经》,就出去绕村跑步了。
迎春边跑边想怎么装作她是机缘巧合下才发明豆腐的呢?要不然伪造一页做豆腐的方子,就这么决定了。
迎春于是在女侠那学习用毛笔写字后再刻苦练习写字。把一页纸做旧,在上面用不同的笔迹写上做豆腐的方子,主要是浸泡,磨浆,过滤,煮浆,石膏点卤,压制成型几段简短的字。
在写的时候,迎春突然意识到现代石膏的叫法和古代一样吗?迎春于是停笔,准备再去一趟镇上的药铺,或者问隔壁村里的大夫。
晚上迎春娘梅花从地里回来,众人要睡下时,迎春带着药包找到娘,悄悄说:“娘,我和女侠去镇上买了一些药,你收好,如果家里人生病就先用了应急。”还介绍了不同绳子的药包的治疗作用。
迎春娘听到迎春去镇上不忘给家里买药,心里暖洋洋的,应道:“好,我来收好,迎春真贴心。”
一个星期后的晚上,迎春学习了一个时辰的书本后,女侠递给迎春一把木剑,说:“迎春,明天我就教你练剑。你拂晓起来继续绕村跑步,和我一起吃过早饭后的一个时辰学习书册,我再带你去无人的地方教你剑术。”
迎春看着这把和她手臂差不多长的木剑,高兴地应道:“好的,师傅。”
第二天学习书册后,女侠抱起迎春施展轻功去了离山下村四里路的野外,此处杂草丛生,荒无人烟,人迹罕至。
迎春看到野草里还长着许多野菜,计划等有空的时候就把那些野菜挖出来带回家。
女侠教迎春练剑的招数,女侠先施展剑法,再让迎春独自重复一遍,这样慢慢教迎春。
女侠告诉迎春,她教的剑法武功等都要保密,不能让其他人知道,以后迎春练习剑法要在无人的地方,不要让人看到。
迎春点头答应,认真学习剑法。中间休息一会儿的时候就去摘野菜,不是挖野菜,因为没有挖野菜的工具,也不能用手刨泥土,免得泥土弄脏手,不便于练剑。
迎春把摘到的野菜握在手里,摘了一把后再放到一旁的地上,准备等回去时再带回家去给家里人吃。
下次来我要带个篮子和竹铲,用来挖野菜,迎春心里想。
到了吃饭的时候,女侠用轻功带迎春回去,饭后继续学习书本,一个时辰后再去野外练剑,女侠用轻功只花一刻的时间就到了野外。
晚上迎春回到家里,把自己摘的野菜给苏家阿婆,说:“阿婆,这是我在外面摘的野菜,给家里人吃。”
苏家阿婆欢喜地接过野菜,心里感叹迎春孝顺,习武还不忘给家里挖野菜。面上回道:“迎春,你以后只管好好习武,不用再去外面摘野菜了,家里吃的都有。”
“没事,我都是在休息的时候摘野菜的,没耽误习武。而且我现在几乎不帮家里做活,希望这些野菜能帮到家里。”迎春面上乖巧地回道,心里想着我们家里以前每天只吃两顿清汤寡水的饭,还是女侠管了我的伙食才能吃到肉,靠家里是靠不住的。
当天晚上的饭,野菜就出现在迎春,家里的饭桌上了,苏家其他的小孩也在外面挖野菜,这些野菜混在一起煮熟给苏家人吃。
迎春练习了几天剑法后,女侠问迎春,“我明日要去一趟镇上,迎春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去?”
迎春听了,立刻答道“要去”,想着自己可以去镇上的药铺里问石膏在古代叫什么名字了。
随后迎春又和她爹娘说了去镇上的事,迎春爹娘照例给她了一些东西。迎春爹又给了迎春一个小荷包,里面装着毒草毒蘑菇的碎屑。迎春娘给了迎春30个铜板,并告诉迎春让她别再买药,给迎春自己买一些吃的就好,迎春和爹娘享受着温馨的家里日常。
第二天,女侠带迎春去镇上,这次女侠没带什么重物。
女侠这次去镇上是看她最初寄给家里的信有没有回信。
到了镇上,女侠先去了一趟县衙,因为女侠习武,有习武的证明腰牌,这是朝廷发给做了登记记录的习武之人的身份证明,可以用官府的邮驿系统。
远山镇和江东相距甚远,女侠用远山镇县衙里的邮驿寄到更大的城市里的镖局,让镖局里的习武之人再快速地把信送到家里。
因为官府的邮驿系统除了朝廷的召令,其他的邮驿都比不上镖局里的快,镖局里的都是善轻功的习武之人送信快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