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家人给迎春收拾着去千山城的东西。
干粮和肉干准备得足足的,还有换洗衣服,药,迎春买的铁锅,银两,书本文具等等。
因为习武之人的腰牌还没办理下来,所以迎春还要去找村长办理路引。
等秋收的时候,迎春帮家里人收割水稻等粮食,交了税后就准备离开。
苏家人又要收粮,又要做豆制品生意,忙的不可开交。
幸好苏家的小辈培养出来了,可以接手一下豆制品生意。
梨花夫妻忙完了苏家人的秋收,向苏家人请假回家看看。
梨花夫妻家的张家缺了梨花夫妻,秋收还花钱从村里找了一个闲汉帮忙收割粮食。
张家阿公阿婆见梨花夫妻回家,看两人身材健硕,看来没有在苏家受到磋磨。
张家热情地做了好菜欢迎梨花夫妻回家。
梨花夫妻给张家人讲述他们在苏家的经历……
“我俩还从迎春那学会识字了呢!还有数字和做表!”梨花的相公张土开心地说道。
“是啊,我们夫妻三生有幸才能认识字,多亏了迎春。迎春她不但会武功,学识也好,还发明了数字和表格,真是武曲星和文曲星都落到她身上啦。”梨花眉眼含笑地说道。
“真好,你们以后在苏家好好干,要是能从苏家那学会做豆制品就好啦。”张家阿公说道。
梨花听了面色一凝,笑着说:“怕是不行,我和相公都被瞒得紧紧的,什么都不清楚。”
“是啊,苏家人连小孩都避着,豆制品的方子藏得很紧。”梨花相公也说道。
张家人听了面色各异,大家又继续说话。
等梨花夫妻私下相处时,梨花对她相公说:“你可不要偷学苏家的秘方,更别告诉家里,否则又要不太平了。”
“行,反正我们也确实被瞒得死死的,等在苏家做活完毕,我就去镇上找一下活计,现在我们能识字,说不定能找到个好活计。”梨花相公回道。
“到时候我也教我们的孩子认字,以后也多条出路。”梨花也计划道。
另一边,迎春带着大大小小的包裹独自一人前往千山城。
迎春走在官道上,如果遇到朝廷的人就需要避开,要从官道上移开到旁边的野地上走,迎春一路没遇到什么朝廷的人,都是平民百姓走着去其他的镇上。
晚上能找到大树就上树睡觉,用绳子把她和树干捆在一起。
没有大树就点燃篝火照明,用一块布铺在地上躺下休息。
吃饭就用铁锅烧水,把干粮和肉干混在水里一起煮开再吃。路上的野菜迎春也采了不少,都煮成稠密的粥吃。
遇到小镇也可以进去找客栈洗漱修整,大吃一顿。
经过一个月的轻功赶路,迎春总算到了千山城。
看着千山城车水马龙,热热闹闹的城门,迎春十分开心。
先排队进城,城门口站着两名守卫,检查盘问着进城的人,慢慢到了迎春,
守卫见迎春还是个孩子,还是个女孩,带着与身形不符的包袱,腰上佩剑,知道迎春是习武之人。
“你姓甚名谁,是何来历,来千山城做什么的?”守卫问道。
“我叫苏迎春,是远山镇山下村的,我来千山城是想学习武举的知识,这是我的路引。”迎春老实回答,把路引递给守卫。
守卫细细看过,再盘问了一下迎春的行李,给迎春放行。
“进城费,十个铜板。”守卫说道。
迎春痛快给了,她排队时就看见前面的人们老老实实地给守卫进城费,价格不一,最便宜的就是进城卖菜的,只需交三个铜板就行了。
进入城门,迎春站在城门附近先看看千山城的样貌,前方是一条笔直的街道,两旁是热闹的商铺,行人如织,人声鼎沸。
“女侠,第一次来千山城吗?我可以给你带路,只需十个铜板。”一位头戴蓝色头花的少年凑到迎春身前自我推荐着。
迎春还没回答,附近的其他带路人听到少年的话,也纷纷凑到迎春面前自荐着。
“女侠,选我吧,我在千山城待了三十年,什么事都知道。”一位男子笑着对迎春说道。
“选我,我有客栈的优惠……”一位汉子利诱道。
迎春见最开始自荐的少年五官端正,衣着整洁,迎春现在确实需要一个能打听千山城消息的人,指着少年开口说:“你来给我带路吧。”
少年听了心花怒放,立即开口说:“好的,女侠,我叫夏极,你叫我小夏就好。不知女侠怎么称呼?”
“我叫苏迎春,你先给我介绍一下千山城的客栈吧,我把行李放一下。”
小夏听了迎春的话,回想一下,说:“千山城的客栈高档的一日一两银子,中间的一日三十枚铜板不包饭,还有一日十枚铜板的,是大通铺,只能遮风避雨。”
“介绍中间价位的客栈吧。”迎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