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把在千山城的好东西分给她家人,在镇上待了三天,迎春娘每天换着花样给她做好吃的。
迎春用轻功回到山下村,苏家的阿婆阿公对迎春的回来也喜笑颜开,关切地问迎春千山城的生活,迎春也一一相告。
迎春了解清楚苏家镇上和村里的豆制品制作,对扩大苏家豆制品生意有了计划。
迎春决定找合作的人家,出钱出人,扩大豆制品生意。
迎春还准备让她爹娘和大兄,以及其他苏家人,跟着红枪派从远山镇去千山城做菽乳千张等豆制品。
迎春从家里人那知晓红枪派把东西送到了苏家,在远山镇卖了东西,也收了些干货带回千山城,知道红枪派是可靠的门派,决定和红枪派合作,让红枪派能跑商到远山镇,运送售卖苏家的货物。
因为腐竹的保质期很长,所以迎春决定把腐竹在远山镇做好,再运到千山城。
苏家还能从收附近的药材干货,或卖或运到千山城让迎春等人卖。
迎春先把她的计划告诉爹娘。
爹娘又和迎春说了家里这片地方,教别人安身立命的本事,可是要做学徒的费心劳力,没脸没皮地伺候师傅十年左右,才能出师的。
有些还学不到精髓,只能学个表面样子。
迎春既然打算扩大豆制品生意,那必须找可靠的,和苏家有关系的人家,而且要防范徒弟欺师灭祖。
苏家所在的山下村的有名声的人家和苏家的亲戚,是扩大豆制品生意的好人选。
迎春带着她爹娘和苏家阿婆阿公商议,苏家阿婆阿公对这事有些犹豫,不想再找人扩大豆制品生意。
“阿婆阿公,千山城有三个帮派,每年三月都可以用二十两银子测是否有习武的资质,我们家多赚钱,也好改换门庭,而且千山城学风盛,教科举的学堂也有许多,家里人也能到千山城去学习。”迎春劝道。
苏家阿婆阿公因为迎春习武,以后要考武举,可以说指着迎春来提升家里的阶级了,又知道千山城这么繁华,对迎春说的家里再出几个习武的苗子,科举的苗子也很是心动,逐渐被迎春说服。
她们商量好如何扩大豆制品生意,又透露给迎春的二婶二叔,三婶三叔,以及家里的其他孩子,苏家全家人一起商量着。
苏家众人商议好,决定从山下村的村长一家,有声望的苏西山一家,赵树一家,苏家阿公阿婆的亲人,娘家人,儿媳妇的娘家那收几个学徒以及合作经费,教如何做菽乳,学徒要给苏家做三年活,出师后不能在苏家店铺的一百里内做豆制品生意。
迎春和苏家阿公阿婆去找那些人家那商议,看他们是否愿意,他们听了苏家的打算,都纷纷同意,感激涕零。
这不单是学了本事,赚更多的钱,还是能让孩子到外面看看,给家里争一条明路。
迎春让千山城的红枪派到远山镇来跑商,以后大家也能跟着红枪派去到千山城,给家里的孩子测习武资质,就算去千山城找其他活做也很好,毕竟他们也有在大城市的亲戚/关系了。
苏家十八家的人做徒弟,先让学徒磨豆腐,再教他们做腐竹以备让红枪派运到千山城。至于寒水石的秘方,苏家先不透露,只让他们压制菽乳千张,等到以后再教给他们。
苏家和合作的人家一起花了钱,在远山镇里租了个大院子,准备做成腐竹坊,让学徒在这里做腐竹,和其他豆制品,腐竹坊里也有学徒休息睡觉的屋子。
豆子收山下村的人家的豆子,让大家都能赚些钱,山下村的家家户户都被激励得多种豆子了。
因为做豆制品还剩下豆渣,大家还把豆渣做成豆渣饼,还建了猪圈,养了几头猪,用豆渣作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