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齐的春日与大盛不同,许小曲一路走来,先在那方镇子中看过老槐迎日。街坊说再过些时日槐花就该开了,到时便会有孩童摘槐花回家中做菜吃。
可惜她走得早了些,若是再等等,薛煜定会去请教如何做。也罢,她总归要在大齐都城呆上些时候,等到槐花开时,她找来吃吃便是。再等薛煜来找她,许是还能赶上明年暮春时。
出得那间客栈,后边再无吃饭歇脚的地方。许小曲或走或骑马跑上一段,又停下来慢行。有时实在是懒散,索性拴好马寻处高些的树杈窝着睡一觉。
夜间更是如此,她睡树上,拴马在树下。
就这般慢行了三日余,今日晨间她正行着便听见身后马车轱辘碾过泥地的声音伴着马蹄声渐近。
她牵马让道,马车行至她身边时慢下来。
车里的人撩开帘子:“姑娘怎的才行至此处?”
许小曲微微侧目,果然是前些日子终于到的兄妹二人。不过这大道一条通都城,他们慢些,如今赶上来倒也不稀奇。
她衣袖被风带起,伸手拍拍马脖子,同他道:“我没甚么要事,走得慢些散散心。公子,请吧。”
“那在下便先行一步,姑娘到了都城,若是没有落脚处,可来凌府寻我与阿妹。”锦衣公子朝她浅笑,见她点头才放下车帘,吩咐驾马的侍卫快些。
许小曲端坐马背看着远去的马车,心中已猜到七八分。
她当真是随手捡个大便宜,大齐凌家,能同岳家并驾齐驱,凌家大公子凌煦也是少年英才,不可小觑。
他们这些大齐人,怎的都被她碰上了?许小曲心里直叹气。
也罢,那便看看能称大齐文人所向的凌氏有什么名堂。
……
又是几日路程,日头偏西时,许小曲才望见大齐都城城门。遥遥便见城门耸立,青石做墙砌出三丈有余。
她思索片刻,翻上马背纵马疾驰,在城门口才翻身下来。好在她包里收着云游时的路引。待她进了城,天色已擦黑,只得先随意寻一间店住下。
大齐都城宵禁,四处都静悄悄,只屋中灯火燃起,偶有灯芯炸响声。
许小曲把包袱摊开,数着里面的物件,将路引拿起包好。也不知薛煜到何处了,算算日子,当是快至大凛境内。
到得大凛,再去大盛便快了。
千里外,山水间。
师父当真在那方吗?
许小曲垂眸看着微映出灯火色的龟甲,翻来覆去摩挲着。赶路这些时日,她走得慢,如从前云游一般,慢慢走往前行。
上辈子走得太快,一路都在追赶。如今,总算是慢下来,这般便能再好好看世间山水。待此间事了,她便真的要回去大盛,寻她的旧部好友。
许小曲收好包袱,简单洗漱完就打灭灯火睡下。
一夜无梦。
第二日再醒已是日上三竿。她起身梳洗,换上许久未穿的道袍,抱三尺阴阳幡出了客栈。
外面热闹着。
此间春日正好,大齐的姑娘着各色春衣在街上结伴而行,买下两三花环,或是去胭脂铺买下时兴的胭脂。也不乏有往来客商,卖远处地方的首饰,姑娘们走走看看,执一把小扇掩面交谈。
许小曲牵着马找了处街角空地,随手捡四块石头铺开宣纸,支起阴阳幡,再挂一张布卷,上面写:卜卦算命,一次二十文。
一人一马一摊,在街角窝着。
她戳戳在她脚边晒着太阳睡得正舒服的花白小猫儿,笑道:“我的地界儿可不能白睡,来来来,快醒醒帮我吆喝吆喝。”
小猫儿哼哼唧唧,不情不愿地睁开眼,翻了个身继续睡。许小曲瞪它一眼又没甚么办法便,只得让它接着睡。
未曾想没一会儿又招来好几只,四五只小猫儿在她画八卦的宣纸上躺得四仰八叉,睡成一片。
一个时辰过去,还无人问津。许小曲蹲摊子边摸猫儿,又抱起一只来逗弄。小猫儿在她怀里蹭,蹭舒坦了就又眯上眼。
忽有人在她摊子前驻足遮住天光。
许小曲抬头,见是两个结伴来的小姑娘,十五六岁的模样,身着烟青鹅黄绣杨柳的裙装弯下腰来摸摊上的猫儿。
“这猫儿,什么价钱?”她抱起白猫儿,挠挠它的头。
许小曲伸手指指挂着的招牌:“只算命,不卖猫儿。”
“那可惜了。”小姑娘依依不舍地就要放下猫儿。
许小曲伸手止住,摸摸她怀里猫儿的头:“它们自己跑来的,没见着主人家,不若我帮你问问这方有没有人丢了猫儿。”
小姑娘们眼睛都亮了,连连点头:“那有劳道长了。”
许小曲利落起身:“姑娘先帮我看着摊子,待我去问问。”
许小曲绕着街头问完,都没人丢猫,旁的人都说,应当是野猫儿,也不知大猫哪里去了。
她归来时两个小姑娘各抱着一只猫儿在玩闹,见她回来忙起身问。
许小曲伸手挠猫儿的下巴,看着猫儿舒服得眯上眼也觉得心中愉悦:“没有人丢猫儿,那你们且问问它们愿不愿跟你们回家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