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五年,孙策去世,孙权接替其位。
“这对兄弟相差很大,”华熙似在闲谈,似在自语,“也算完美互补了。”
前者长于军事,后者长于权谋。
“可惜。”她轻叹。
若孙策能多活几年……
北方未必会尽归曹操。
但这不是重点——
“这个时间点,”华熙回眸,目光掠过城墙,“再好不过了。”
孙策英年早逝,孙权太过年轻。
未来轻车熟路地制衡江东世族,将领土向南一路扩张,最终登基称帝的吴主,现在不过是个尚未及冠的少年。
庐江太守李术公开反叛,庐陵太守孙辅暗通曹操,孙暠企图夺权,丹阳太守孙翊和宗室重臣孙河遇害,豫章、会稽等地的数万山越伺机作乱……面对动荡的局势,以他和未来相比尚且稚嫩的手段,纵然可以处理,也要耗费许多时间。
华熙要的,正是这个时间差。
*
“神医?”
听到这两个字,孙权心头一跳。
他想起于吉之事,不由冷笑:“江东真是个吸引神仙的好地方!”
于吉能形成如此规模,少不了江东世族的推波助澜,孙策以雷霆之势斩杀于吉,自是存着震慑的心思,那些家伙也确实有所忌惮,但……
忌惮归忌惮,不妨碍继续试探,是吧?
……这才安分了多久?
先前平定的反叛与动乱涌上脑海,面对信任之人,尚且年轻的统治者表露出直白的不满:“张公!”
张昭笑道:“吴侯莫急,据在下所知,此人初来江东,依次拜访地方大族及宾旅寄寓之士,医好许多不治之症,故有此名。”
孙权眸光闪动:“哦?”
张昭说得隐晦,他却明白其中之意——
一来,这人来自外地,与江东世族无甚关系,可以拉拢。
二来,这人的医术确实高明。
既然如此……
张昭继续道:“其所得之酬尽易为粟,以予百姓,疗疾且不取分文,民间声望颇高——吴侯广招贤才,聘求名士,可有意乎?”
孙权若有所思。
既有能力又有声望,却未像于吉那样传出神仙之名,足以看出这人知晓分寸,至少不会站在他的对立面。
确实有招揽的可能与必要,但,张昭这么说,这人的能力就绝不止医术了。
……孙权对张昭的感官略有些复杂。
孙策创业时将文武之事委任于他,临终前将孙权托付给他,他率群僚辅立孙权,安抚百姓、讨伐叛军、稳定局势。
孙权尊敬、信任他,以师傅之礼待之,出征时留他镇守后方、领幕府事。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