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华熙时,向来喜怒不形于色的刘备难掩震惊。
他显然没想到她会出现在这里,但他很快就反应过来,俯身行礼:“殿下。”
“不必多礼,”华熙淡淡道,“适逢其会,特来观之。”
这话意味不明,刘备却不觉得有什么。
离开许都时的相遇,简单的对话,他已然意识到,用刻板印象衡量华熙十分不妥。
“殿下,请。”
刘备为她引路,带她到高台之上。
年轻的军师看过来,月朗风清:“亮,见过殿下。”
华熙微微颔首,目光落在对方身上,琥珀色的眼眸掠过一抹好奇。
她知道他。
“隆中对”实在优秀,提出之人对天下形式的分析鞭辟入里,即使存在不足,也瑕不掩瑜,堪称千古大谋。
卧龙先生吗……
*
曹军南下,刘备南撤。
“携民渡江”为后人传颂,可那时的华熙只看见了缓慢的行军速度。
她不解:“如是而往,必为曹军所及。”
刘备何尝不知?
他叹息:“欲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何忍弃去!”
华熙默然。
又一次停下休整,她出现在百姓的队伍里,看着那些瘫坐在地、剧烈喘息的人——
于军队而言,日行十余里很慢。
对百姓来说,这已是极限。
“……姑娘,”一道声音突兀地响起,“饿吗?”
华熙一怔。
满脸皱纹的老妇走到她面前,将一小袋粟米塞到她手里:“拿去吃吧。”
“不用。”
华熙摇了摇头,将粟米推回,抬眸却发现自己被包围了。
男女老少,无数人举着自己的粮食,争先恐后地递向她。
华熙面色苍白,虚弱病态。
他们说:“生病更要吃东西,吃东西才有力气,才会好!”
华熙衣着华丽,通身贵气。
他们说:“我们只有这些,你千万不要嫌弃!”
“不是,”华熙看着周围的人,无措地摇头,“我不用吃饭,你们……”
“让一让——”
青年的声音响起,围在一起的人们连忙散开,让出位置。
“军师……”
他们看着来者,希望对方替华熙收下他们的东西。
诸葛亮行了一礼,正色道:“诸位好意,亮心领了,但我们仍有余粮。”
他没有把话说绝,意思却十分明显。
百姓尊敬信任他,听他这么说,也就放弃了原先的想法。
可他们仍围着华熙,不愿散开。
诸葛亮有些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