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觉到华熙的走神,曹操也不恼,只是移开了视线。
不知过了多久,他才听到华熙的声音。
“丞相,”她笑了笑,“抱歉。”
曹操摇头,不以为意。
“此战颇艰,”他眺向一望无际的渤海,语带感慨,“胜之不易。”
华熙颔首赞同。
风有些大,她伸手整理耳边的碎发,指尖凝如白玉。
曹操的目光落在她手上:“你……实不似习武之人。”
“首言此者非丞相,”华熙神色平静,眸底似含笑意,“丞相何不疑吾非人?”
这话略显揶揄,曹操愣怔一瞬,失笑:“孤确有此念。”
整整七年未见,她却一如当初,没有半点变化。
风更大了。
华熙的声音随之飘忽:“如此,丞相以吾为何?”
天色渐暗,女人容色盛极,耀眼之至,与她的话语相应,平添几分诡异。
曹操目光微顿,异样感油然而生。
“将军阵斩两位单于,”他没有回答华熙的话,“如此大功,孤当上表天子,为将军请赏。”
他认真允诺:“将军必不失封侯之位。”
“丞相厚意,”华熙眉眼微弯,“感激不尽。”
她语气平静,听不出起伏。
封侯二字落在耳畔,掀不起一丝波澜。
……她究竟想要什么?
曹操抑制不住地想。
不同的世界,相同的疑惑——
“殿下所求为何?”
少女脚步一顿,转过身来。
抬眸,隔着丞相府空旷的前院,遥遥地望向对方。
说话间,冕旒轻晃,帝服微动。
“你所求为何?”
曹操默然。
华熙低笑一声,转身离去。
曾立誓匡扶汉室的热血青年,于胜利与权力中迷失,走向截然相反的道路。
能坚守本心的人寥寥无几……
祂看得清楚。
祂不予评判。
*
曹操并不意外华熙的离开。
他早有所感——她并非为他所用,只是单纯想参与那场征伐乌桓的战争。
“如此反复无常,”荀攸道,“必为天下人耻笑!”
满座文武连声应和,张辽皱眉,百思不得其解。
他发现自己从未理解过灵曜,对方想要什么,想做什么,他一无所知。
主座之上,曹操神色不明。
为天下人耻笑?
……她怎么会在意这些。
说来就来,说走就走……
他不可能毫无怒意。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吕伯奢一事仍在眼前。
能说出这话的人,怎么会好相与?
关羽的勇猛令他心动,忠义让他心折,他放对方离开,说各为其主不得追赶。
华熙呢?
难以形容的亲近始终存在,无法违逆的感觉却已消散,好似神祇化身为人,走入尘世。
认识她到现在,除却展露出的、各方面的能力,还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