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几十年,他从未和她讲过自己出山前的生活,她也不甚在意。
往后的一千余载光阴,民间涌出无数作品,其中不乏对他隐居经历的想象。
华熙看过很多,大都一笑置之。
只是,总会忍不住地想——
也许他出山时确实说过“勿得荒芜田亩,待我功成之日,即当归隐”之类的话。
……美好的东西被撕碎,是为悲剧。
令人叹息的悲剧。
*
叩门声响起,门后的书童整整衣襟,神色严肃。
又有人来拜访卧龙先生了。
书童清楚地记得,自己上一次的表现是多么的糟糕。
他是先生的书童,替先生招待客人,代表先生的形象。
灵曜将军是很好看,可他怎么能看晕了呢?
要不是先生出来,都不知该如何收场!
吃一堑长一智,这次,他绝不会重蹈覆辙!
书童坚定地想。
闷响声中,木门被打开,他的身形显露而出:“何人叩门?”
门外立着三人,其后两人拱手示意,为首之人深深一礼。
“有劳禀报,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来拜见诸葛先生。”
……刘备?先生提过的!
“哆哆嗦嗦,”书童侧过头,“我记不得这许多名字。”
“喔,”那人立刻改口,“你只说刘备求见便是。”
不错,书童暗暗赞赏。
他谨记诸葛亮的话:“先生今早已出门了。”
刘备一愣:“先生去了何处?”
书童目光微闪:“踪迹不定,不知往何处去了。”
好像是从灵曜将军那里得到灵感,两人拿着图纸就出去了……
但肯定不能这么说。
刘备沉吟:“先生几时能归?”
书童不假思索:“归期不定,或三五日,或十数日。”
他观察着三人的态度,刘备尊敬如初,想要再等片刻,身后两人却显出几分不满。
在那两人的劝说下,刘备决定先回去,改日再来拜访。
他看着书童,神色诚恳:“如先生归来,烦请禀告刘备拜访之事。”
说着,他从身旁之人手中拿过备好的东西:“礼且收下。”
见他这样,书童不由生出几分好感。
他克制住:“礼物不能收,话已记下。”
尾音未落,木门闭起。
屋外,刘备有些讶异,关羽微微皱眉,张飞转身就走。
屋内,书童满意点头。
很好,形象把握住了!
……说起来,这位刘皇叔的态度真好,难怪能被先生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