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市胡宿娄凌四家的起源要追溯到封建时期。
星烛国的末代封建王朝金,就如它的名字一样,对金钱有着非同一般的渴望与追求。
开国皇帝力排众议,废弃老祖宗定下的重农抑商政策,拼命扶持商贾,并对外宣称本国地大物博、遍地财富,引外国资本入场。
他期望能从更早发展商业的洋人身上学到发财致富的本事,天真地以为己方人多,兵强马壮,洋人会碍于彼此的实力差距不敢生出歪心思。
殊不知人家发展工业和科技,已经手握降维打击的利器,此来星烛表面逢迎,暗地里打探诸多情报,只待时机到,攫取资源财富。
何况在东方,有一条盘缩在弹丸之地的毒蛇觊觎星烛“大蛋糕”已久,它会成为西方打开星烛市场的先锋军。
风雨欲来之前,金朝皇帝从洋人那里学了点皮毛,选了四个商贾作为首批重点扶持对象,他们便是胡宿娄凌。
最初的最初,他们虽为崛起之商,掌控了金国的经济命脉,但他们都接受过君子与君臣的教育,道德底线着实不低,大大压制了野心的滋长,与皇帝的感情委实不错,发展经济的核心目的也的确是为了国家和百姓。
这份初心在外国人大举进犯国土时未曾改变,在那个动乱黑暗的年代,他们将金钱力量发挥至极,竭尽所能地支援前线军队,在那场持续近十年的战争中有不可磨灭的功劳。
因此,战争结束,废弃封建王朝制度,重获新生,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星烛国给了这四位曾经的皇商相当大的荣耀与尊重,他们的功绩被记录在史书。
这样的回报看上去似乎虚而不实?既不予权又不补财。
不,这其实是保胡宿娄凌在新时代百年昌盛的密码,他们有功绩有荣耀,还有未伤筋动骨的实业与底蕴,纵没有实在的权利,他们也可以行使无形的特权。
此乃星烛国小部分资本主义始终根深蒂固的根本原因,亦是后来国家整治资本非要抓铁证,不能动用武力强来的根源。
那被记录在史的功绩是胡宿娄凌的免死金牌,是助长他们野心的沃土。
在先辈相继离世,国际走向和平化,国家稳定发展后,有了闲心的他们从里到外膨胀了,他们想要更多的权利与风光。
至于老祖宗留下的道德规训,呵呵,金山之顶没有道德。
时间回到现代二十一世纪,胡宿娄凌发现社会主义政权容不下日益猖獗的资本主义,他们四家要么将之推翻,要么就此消亡。
胡宿娄凌当代家主肯定不想成为家族罪人,更不想穷或死,于是他们明面上做慈善维系好名声,收养孤儿做棋子去往各行各业,暗地里布局深远,甚至不惜与境外勾结。
在这样的大前提下,凌姝晩出生了。
凌家没有多重男轻女,但女性绝不会凌驾于男性之上,凌姝晩是个在他们看来的特例,盖因她的秉性与凌氏皇商,即他们家族的崛起之源头凌氏老祖十分相似,他们认为这是家族再创辉煌的征兆。
当然,即使她特别一些,也不会得到家族资源倾向,她依旧是家族联姻的工具。
且正是因着她特别,所以更没有除了联姻之外的出路,谁让凌氏老祖凌愿是女扮男装的女皇商。凌家男子可太怕再出一个凌愿,把他们好不容易夺取来的权利拿回去,他们绝不接受屈居女人之下。
故而在凌姝晩很小的时候,凌家就给她定下一个未婚夫,力图让她成为恋爱脑,成为家族需要的直上青云之标志。
可凌姝晩有一双极其通透的“火眼金睛”与非凡的感受力,她能凭借感受力发展绘画天赋,也能凭此分辨人的善恶,体会他人的苦痛悲哀。
大抵是看见过太多的丑恶,她从小就有些厌世自闭,封闭自己的世界,不愿任何人涉足,更不吃家族投喂的糖衣炮弹。
凌家人最初不拿这当回事,以为凌姝晩不过是早熟一点,传统一点,对男性过于防备,可能是比较推崇男女授受不亲?总之他们认为可以给凌姝晩安排一个闺蜜,让闺蜜去引导她爱上未婚夫。
这个闺蜜的人选不能是四家的孩子,凌姝晩尤其讨厌出生在四家沾染恶臭的小孩,连带着对她自己都说不上喜欢。她每天只知道画画,仿佛在用画寄托自己彷徨迷惘的灵魂。
基于此,凌家联系了专门培养孤儿的娄家,找了十几个适龄女孩,让她们分批次去接近凌姝晩,和她交朋友,成功者会得到很大的好处。
娄炣就在其中,与其他孩子不一样,娄炣没有拿友谊换利益的功利心,哪怕她是这群孤儿中最悲惨的。
她的母亲是妓,父亲不详,从出生起就没得到过丝毫关爱,跌跌撞撞长到五岁,差点被母亲的变态顾客侵犯。
要不是她知事早,明白没人靠得住,只能靠自己,想尽办法去锻炼身体,增长肌肉,还和卖煎饼的老奶奶学武,恐怕她早就死了,不死也毁了。
当她遭遇侵害,用刀子把变态捅成重伤,她的母亲没有丁点保护她的意思,反倒是不停地责怪辱骂她,又惧怕担责,直接将她遗弃在孤儿院门口。
被遗弃时她浑身是血,孤儿院院长和老师包括那些孩子都挺害怕,不想接烫手山芋,却因为围观的人不少,为了孤儿院的名声不得不接。
好在娄炣攻击性不强,别人不攻击她,她不会主动攻击别人,除了孤僻寡言没什么大毛病,还很爱看书学习,一看一整天,属于最省心的类型。
娄家看中了娄炣的聪明稳重,更看中她敢动刀捅死敌人的狠劲儿,想将她往暗面杀手的方向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