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春去春又来 > 第61章 第 61 章

第61章 第 61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范铭凯说完这话,会议室里便隐隐有些骚动。

章铁冷笑一声,道:“凶手这是什么意思?杀人了,但是要把人麻醉了之后杀,显得他怪有人道主义精神的呢。”

尚豪则道:“七(药)氟(品)烷是管制药品,我们可以从这个点入手,先调查各大药企在容州的七(药)氟(品)烷出货量,再一点一点地把这些七(药)氟(品)烷的去向全部落实。”

季雪松摇摇头:“不太现实啊。麻醉李长乐才需要多少七(药)氟(品)烷?各大药企的出货量那么多,咱们能落实每一瓶的去处吗?”

瞿春光则道:“那3.18案的被害人,有没有可能也是在这种被麻醉的状态下被杀的啊?”

范铭凯脸上露出了为难的神色:“当年,我们的法医队伍也对被害人的尸体进行了毒理检测,但是只是针对氰(药)化(品)物、砷化物这些常见毒物进行了检测。而且,如今检测七(药)氟(品)烷等麻醉类药物的气质联用仪,在当时还未在刑事技术上得到普遍应用,所以,当时尸检时没进行麻醉剂检测……不能排除3.18案的被害人也是在麻醉中被害的可能。”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之前几年,咱们容州出现过几起不法分子利用含氟麻醉剂迷和奸谐女性致死的案子,这些案子的嫌疑人基本上都没有杀死被害人的故意,但是因为掌握不好麻醉剂的用量,害死了被害人。使用七(药)氟(品)烷使被害人失去意识很容易,但是在保证被害人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使他们不断吸入七(药)氟(品)烷,不仅需要专业的设备,还需要丰富的医疗知识,普通人绝对做不到。我觉得,我们可以将嫌疑人的范围锁定在受过专业医学教育的人中了。”

程时新道:“先不考虑3.18案的问题。就按铭凯说的,着重调查有医学背景的人。与沈检有过节的那些人中,有没有人接受过专业的医学教育?与李长乐有过接触的人中,谁有医学背景?首先排查这些人。如果之前已经排查过了,就重新再排查一遍。”

乔瑜忍不住道:“这个嫌疑人的行为,好矛盾啊。”

“他杀害被害人的手段极为残忍,之后又将被害人分尸,但是他却又用七(药)氟(品)烷麻醉被害人,让被害人无痛苦的死去……这两个行为几乎是截然对立的。残忍的手法,体现着他对被害人的仇恨、恶意还有他自身的变态,但是麻醉被害人,又好像……就像之前章局说的那样,他好像又很有人道主义精神一样,似乎同情、可怜被害人。”

“就好像一个人一边在火上浇油,一边又要倒水灭火。行为非常割裂。”

季雪松点点头,出言附和:“小乔说的对。正常人,看到被害人尸体的状态,第一反应就是凶手和被害人有仇、或是因为什么原因看不惯被害人,他杀害被害人是为了泄愤。但是为了泄愤的凶手,不会为了减轻被害人的痛苦而使用七(药)氟(品)烷。七(药)氟(品)烷是管制药品、恰到好处地使用七(药)氟(品)烷需要丰富的知识储备……凶手这种谨慎小心的人,应该能想到,他这么做会给我们警方提供很多线索。但他还是这么做了。”

范铭凯在这个时候补充道:“那个……还是要说一下,凶手在杀害被害人前使用七(药)氟(品)烷给被害人麻醉这件事,只是一种推测,虽然可能性很大,但并不能就这样下断言。”

程时新沉默了一会,道:“小乔和雪松说得对,凶手的行为非常割裂。其实……虽然我叫大家去调查那些和沈检、和李长乐有过节的人,但是我内心里,已经不觉得这个案子是仇杀了。”

章铁道:“那……果然是3.18案凶手的再次作案吗?”

程时新眉头紧锁,摇了摇头:“我也不这么想。虽然我们当年并没有做七(药)氟(品)烷的毒理检测,但我直觉,3.18案的被害人不是在被麻醉的状态下被杀的。我们专案组一致认为,3.18案的凶手会犯下这一系列案件,是因为他对优等生这一群体抱有极大的恶意。”

“把所有被害人的尸体都抛尸在肮脏、腌臜之地,也是3.18案凶手的行动标志之一。他仇恨、蔑视优等生,所以他不仅要夺走他们的性命,还要侮辱他们。以第三位被害人李令杰为例,他的遗体是在养猪场的潲水里发现的。凶手如果只是为了抛尸的话,把裹尸袋放到潲水桶旁边就可以了。但他却特意掀开了潲水桶,把尸袋浸进了潲水桶中……这个行为几乎无法拖延尸体被发现的时间,可他还是这么做了。”

“但是这种恶意,和本案凶手用七(药)氟(品)烷给被害人减轻痛苦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是截然相反的。比起仇杀,我更倾向于,本案的凶手只是想单纯地模仿这个案件的手法,是模仿犯。”

听到这,薛青霜面露疑惑:“但是,如果是模仿犯的话,那他为什么选择李长乐作为目标呢?比起肮脏的抛尸地、细致猎奇的分尸手法,3.18案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被害人全是优等生吧。既然要模仿3.18案,为什么没有模仿这个最关键、最广为人知的特征呢?”

瞿春光沉吟着:“凶手选择杀害李长乐,果然是有原因的。这不是一次随机杀人。他有什么必须杀掉李长乐的理由。”

薛青霜继续道:“咱们国内,据我所知,还从来没出现过某一连环杀手的模仿犯。但是结合国外的案例,连环杀手的模仿犯无非以下两种类型:第一,是某个杀手的狂热粉丝,出于极端的个人崇拜模仿杀人。典例就是自开膛手杰克犯案之后,模仿他犯罪的崇拜者屡见不鲜。再比如埃里韦托·赛达为了向著名的连环杀手十二宫致敬,模仿十二宫的手法杀人。”

“第二,由于媒体和一些影视作品的渲染,暴力出现了传染性,让一些内心隐藏着犯罪渴望的人实施犯罪。比如说根据查尔斯·斯塔克维泽和卡瑞尔·福格的真实事迹创作的电影曾经引来很多人的模仿犯罪。但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模仿犯,他们本身就不是什么好东西,内心都颇为残暴,对‘偶像’、对其他案例的模仿,本质上都是寻找一种合他们心意的犯罪模式。”

“但李长乐案,似乎没有表现出上述两种模仿犯的特征。模仿‘偶像’,不太可能忽略掉优等生这个最重要的、对被害人的筛选条件。而媒体和影视作品带来的模仿效应,一般都具有短时发作的特征,可3.18案已经偃旗息鼓十几年了,早已经淡出大众视野,而因为此案一直悬而未决,国内从未有过以此案为原型的影视作品。”

“所以,我真的想不通,为什么凶手要选择在一个明显不符合3.18案凶手杀人习惯的目标身上,全盘复现3.18案凶手的杀人手法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