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努力回忆自己来到这里的路,由于当时几乎处于“心流”,你根本没有太在意身边的环境,只有隐约的“不停向下”的印象。
如果你还在学校,那便是在“地下空间”;尔后,你走到了这里,一个疑似是实验室的地方。
其实无所谓在不在学校里,你没有销假,除了男厕所(…),你在哪里都能解释得通啦。
你一边在心里吐槽,一边手上也没闲着。你用雨伞用力杵门,把沉重的门戳开,在进门之前,你甚至细心地抬起脚看了看,在确定两只鞋底勉强算作干净、不会留下明显的足迹之后,才悠悠踏入实验室内部。
绿麻麻的地板,白晃晃的天花。这里比你想象中还要亮!明显超过500 Lux的照明强度让刚刚还除外黑暗之中摸索的你,眼球不适应地微微发胀,害得你很是用了一会儿才习惯过来。
你眨巴眨巴泛泪花的眼睛:好险,差点被亮瞎了。
照明强度和实验所需精度总是成正比的,不难推断,在这样的环境里进行的实验,恐怕不是糊弄两下、发几篇论文就可以结项交差的,而是在追求某个更高、更实的目标。
吨位不小的大型设备形状不是标准的长方体、有些许的不规则,被靠墙放置着,整齐且摆放间距考究,留够了散热空间;工具柜分门别类地放置在仪器旁边,数量不多,与不同类型的设备基本一一配套,柜子的大小与高度都很可观、不太常规,你没找到梯子,很可能柜子的高度 是对标使用者的身高来定制的;工具柜的柜门不透明,有的是金属材质、个别的柜门则是茶褐色的钢化玻璃,所有柜子无一例外都有双锁设计,这说明钥匙有两把,而管理员按理说则应该为两人。
这是“双人双锁”吗?有意思了,看来这些个柜子里面的物品,要么是违规的、要么是被ZF管控的,不然也不必采取“双人双锁”制度了——这种制度下,应该会有非常详细的“开锁签字本”“使用者取用明细表”“管理员发放记录”之类的书面记录,只是没放在能被外人找到的地方罢了。
直到这一步,眼前的一切都还不太能意外到你;但是当你意识到这里过于整洁,几乎一尘不染,才真实感觉到违和之处。
实在有点“反人类”了,试问哪个正经实验室会没有一点灰尘的?难不成有专人负责吸尘?不至于吧,且不说明显排斥“访客”的甬道有多么漫长,以及修建在地下、显然是为了避人耳目的初衷,这里压根儿不像是乐意请人打扫的模样。
退一万步说,就算再仔细打扫,至少有电器的地方,难免还是会吸附上微尘吧?那些微尘可能是来自室内装修完成之后,天花板掉落、墙壁散出的微小粉尘。哦对了,还有一种可能性,也可能是来源于室外!想到这里,你不禁回头望去:如你所见,那果然是一扇气密门;更严格地说,它是机械密封式气密门,之所以没有自动关合……
你快速扫视,门的压紧机构乍一看挺完整,没看出什么明显的破坏与故障——你怀疑没关门的原因,应该是气密门的电气控制装置出的问题。
——或者只是被人为地断了电、为了诱你深入?
如果是后者,那对方可太不了解你了!Ta若不诱,你也必定跟来“尝尝咸淡”!嗯,你现在先“浅尝”一下好了。
你压着呼吸,嗅了一小口空气、品了品,兴味更浓:你没有闻到猜测中的、和手中伞柄一致的消毒水味道——不是这里!可是如果不是这里,那么那种气味会来自哪里呢?这里所通向的其他房间,必定有需要使用消毒水的地方、必然存在要使用消毒水的“人”。
不过其他房间的事情,还是待会儿再深入探查吧,毕竟当下房间的探索,才是第一位的。
尽管这里没有你在找的气味,你仍然决定再仔细地查探一番。你把雨伞挂在门上类似于方向盘的门把手上,开始自由活动。你一会儿踮起脚尖、一会儿蹲下查看,绕着设备看了几圈:怪哉,完全没有看到设备品牌和资产标签,更别提生产厂家和出厂编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