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有些研究者认为莎士比亚根本不存在,一个小镇商人的儿子不可以拥有此等文采与学识,所谓“莎士比亚”只是他人隐藏身份时使用的笔名,其真实身份可能是一位贵族、一位情报局长、一位被埋没的女作家,甚至是一个团队。
无论如何,莎士比亚故居位于英格兰沃里克郡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特福小镇。亨利街之北,一座都铎风格的二层木结构房屋便是伟大剧作家曾生活过的天地。木质墙板镶嵌着白色窗框,屋顶倾斜覆有红色瓦片,花坛装点着簇簇鲜花,四周则是齐整的草坪。这里被精心布置的程度,仿佛那剧作家下一刻就会踏出门槛,向来宾招手。对现代人来说,被还原的过去总是比现实更美妙些。
阿比盖尔说:“所以这就是我们一路到这里的目的吗,看一栋土不拉几的房子?”
似乎从某段时间开始她对我说话的方式变得很不客气,哪怕她的景点通票(22.5英镑)、刚刚的午餐(20英镑)以及一堆景点礼品(37英镑)正出自我的银行卡账户。不过我早就习惯了,莎士比亚也不会计较。
除非他没死。
11月1日,万圣节,秋季最后一个月份的第一天。接近半个月的旅行风平浪静,我们乘轮渡离开伦敦德里,又在利物浦参观了包括披头士博物馆在内的好几座博物馆。这使我对人文的热情强烈了起来。正巧,一则离奇流言在网上风靡:有人宣称在斯特拉特福小镇见到了莎士比亚的鬼魂。
《哈姆雷特》第一幕第五场,哈姆雷特父亲的鬼魂要求他为自己复仇。
《麦克白》第三幕第四场,麦克白在王室宴会中看见班柯的鬼魂。
《理查三世》第五幕第三场,理查三世梦见被其杀害者的亡灵。
我的朋友凯瑟琳曾经万分笃信莎士比亚是一位通灵者。“他在深不可测的幽冥与魂魄中流连忘返、摄取灵感”。
莎士比亚和妻子葬于斯特拉特福小镇的圣三一教堂。传说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幽灵鬼魂总爱在他们的安眠之处飘荡。
万圣节,源自古代凯尔特人的萨温节。在夏季结束和冬季开始之时,生者与死者之间的界线也变得模糊,亡灵与鬼怪的力量大增,鬼魂也频频返回人间。尽管极少、极少听说千百年前的亡灵现世,但——谁又能否决这个浪漫的可能?
阿比盖尔说:“哇哦,这里简直是大型书呆子见面会!”
尽管景点有着严格的访客数限制,旧居附近仍然人头攒动,自拍与录像者层出不穷。进入这栋木结构建筑,脚踩的石质地面光滑如巨大的鹅卵石,满目尽是木制的桌椅、橱柜、门窗,以及打扮成莎士比亚本人及文艺复兴风格的工作人员——他们仍在厨房、餐厅、起居室、皮革作坊等地方恪尽职守地“工作”,好让旅客感受到时间倒流至莎士比亚时代。但,显然他们都不是幽灵。
二楼,屋主的卧室,小心脚下的地板,据说它是四百年前的原物。
阿比盖尔说:“成名的代价是每天都有一大撮人兴奋地在你卧室进进出出。”
我紧急制止了她“掀开被子检查鬼魂在不在下面”的举动。
在网上斩获千万浏览量的视频里,午夜时分,微风吹拂,一抹淡色的卷发幽魂在小镇无人的路旁游荡,它在故居老屋之外停留了一段时间,似乎陷入心事,接着逐渐淡去。更多人跟风发布图片视频,其中一则内容摄于莎士比亚雕塑附近,从雕塑中传来隐隐约约的人声。
“生存还是毁灭……”
“上帝呀,这些凡人怎么都是十足的傻瓜!”
诸如此类。
离开旧居,沿路经过其新居——伟大剧作家安度晚年之地。这里有着华丽的大花园和精美的艺术品,可惜我们来得不是时候,新居已在冬季暂时关闭。在人生的末尾,他的创作风格变得轻柔、虚幻、飘逸,充满魔法与神话。有人推测他一定是暗中交结了一个或多个魔法师,甚至加入了什么秘密魔法社团,甚至自己也正变成了一个魔法师,尽管当时对魔法巫术还存在许多偏见。
《冬天的故事》里含有死而复生的情节。
阿比盖尔说:“喔!你真的好了解他。我和莎士比亚掉进水里你先救谁?”
我加快了脚步。很遗憾,这远远不够把一头狼甩在后头。
莎士比亚几位亲人的居所也在附近,包括几座乡村风情浓郁的农舍农屋。一路漫步,风略显萧瑟,但林地与动物生机勃勃。随处可见古典打扮、兴致盎然的游客。尽管家里和旅行箱里已经有好几本莎翁剧作,我还是忍不住在路边的书店购入了一本精装硬壳幻象版的戏剧选。将其翻阅至相关章节,书页将呈现不同的幻象:《李尔王》是风雨雷电;《威尼斯商人》是一只航行在书页上的贡多拉小船;《哈姆雷特》则是一片刀光剑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