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家珍能不激动吗?这车刚买回来,家里又完成了一个阶段性的目标,她刚刚要松一口气,结果姜爱华又有新主意了,她就不能消停一下吗?
罗家珍很满意现在的生活,她家新房子有了,摩托车也有了,养鸡场有一千只鸡,再过两个月全都可以下蛋了,她已经听姜成才算过了,如果一千只鸡都下蛋的话,盛产期每天能收80斤鸡蛋,一个月就是2400斤,按照一块八的收购价,那是一个月四千多块钱的巨款!有了这笔收入,她跟姜成才哪里还需要这么辛苦地做工?每个月两个人加起来才八百块钱,都不够卖鸡蛋的零头了。反正都是喂鸡,帮别人喂为什么不在家里喂?
她本来都打算好了,最多做到年底,她就要辞职了,工作可以让给自己的弟弟弟妹做,她跟姜成才正式回归家庭,在家里养鸡,稳住家里的收入。
她估摸着,不用两年的时间,她家又能攒出一栋楼房的钱来,但姜爱华现在又扔下一个炸弹,她竟然又有新花样,想搬到县城去住?
罗家珍这一年多来已经看清楚一件事,只要她对上姜爱华,就没有赢的机会,只要是姜爱华想做的事,就没有做不成的。
她有文化有见识,嘴巴能说会道,性格还泼辣,罗家珍根本就说不过她,更气人的是,自从家里开始奉行投票制,姜成才跟姜丽华永远都把票投给姜爱华,她就连想投个反对票都拉不齐人!
她摆烂:“我不同意!好端端的为什么要去县城?我们的家在这里,根就在这里!家里的生活好不容易好过起来,你又要整这些幺蛾子,说什么要住到县城里去,这次说什么我都不会同意的。”难得一次,她的语气非常坚决,大有敢反对就翻脸的阵势。
不但是她,就连姜成才也不明白姜爱华为什么会有这个打算。
他的理由也很简单,就是家里的日子刚好过起来,正是应该好好享受的时候,不要再去折腾了。
姜爱华知道这一关誓必会非常难过,姜成才跟罗家珍是两个需要一直扬鞭驱赶的人,他们早就做好了甩手的准备,如今又要勉强他们继续前行,他们抵抗的力度将会空前地大。
姜爱华的态度也肃然起来:“不如你们听一听我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打算?”
罗家珍捂住耳朵:“我不听,我不想听,你总是有那么多的歪理,黑的都能说成白的,这次我说什么也不会同意的。”
姜爱华脸上的笑消失了,她看向了姜成才:“爸,你呢,你也不想听吗?”
姜成才叹了口气,没有说话。
罗家珍立刻道:“家里不是说大事要投票表决吗?这件事我坚决不同意,她爸,你跟我一起反对,她就想都不要想!”说完,她立刻就拉着姜成才的手高高地举起表示反对。
姜爱华眼里的神色变冷了:“你们甚至连我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原因都不听就要否决吗?你们知不知道你们这样做有多自私?!你们扪心自问这一年多来,我做的哪一个决定不是为了我们家好的?竟然连问都不问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就否决了?你知不知道你们否定的是丽华还有月华的前程!在你们的心里,以为只有你们自己舒服了就是好过了?你们有没有想过还有两个小女儿,她们的人生会因为你们的一时犯懒而被耽误了?!”
听到事关两个女儿的前程问题,姜成才的手就举不下去了,他放了下来,反过来劝罗家珍:“还是听一听爱华的打算吧,她提出这样的想法总是有理由的。”
罗家珍满脸的不愿意商量,但也不得不耐着性子听姜爱华的理由。
姜爱华示意一脸惶恐不安的姜丽华也坐下,慢长斯理地开始说她的理由:“爸,妈,翻过年,丽华六月份就要中考了,九月就要开始上高中,而我们的小月华,也三岁多了,九月份,我打算把她送到县城的幼儿园去上学,这样一来,我们家的两个孩子都要到县城去上学,作为家长,我们为什么不能想办法在县城也安一个家,可以让两个孩子放学后回家吃饭睡觉?”
把月华送到县城的幼儿园去上学?姜成才跟罗家珍面面相觑,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因为上社村的孩子是没有幼儿园上的。
就像姜子杰今年6岁了,就在念上社村的学前班,玩上一年,明年正式读小学一年级,这才是上社村一个普通孩子上学的正常流程。
整个梨花镇,只有镇上有一所幼儿园,因为费用比上小学的学费还要高,向来不在村里人的考虑之内,反正幼儿园送过去也只是带着孩子玩而已,既然都是玩,为什么不在家里玩就好?
在家里大的带小的,还省这么多钱,等到六岁了再上一年的学前班,到时直接升一年级,也没听说哪个没上过幼儿园的孩子会比上过的孩子差。
所以姜成才夫妻完全没有考虑过要把月华送到幼儿园里的事,在他们眼里,月华还是个小婴儿呢。
此时听姜爱华提出让月华上县城的幼儿园,顺便让读高中的丽华能回家吃口热饭,两人都有些反应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