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夺鸾 > 第4章 第 4 章

第4章 第 4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你手上缠了绷带,拿饼不方便,就这样用汤匙吃吧。”

云桑盯着被宁策放到自己盘里的髓饼小块。

突厥人,也喜欢吃饼。

前世她跟固亚什在大漠流亡时,就成日吃各样各式的饼,如今见着,只觉想吐。

她取过汤匙,搅了搅豆粥,没碰饼块,半晌,试探问道:

“你怎么……会跟兵船在一起?”

宁策道:“我的封邑魏郡水患频繁,这些年治水,需要从上游开始筑坝,就难免会涉及浮梁和阆江一带的水域。我素日闲散惯了,原倒也不太管这些,但前些日子筑坝封江,上游河床石壁露出了一段战国石刻,引我兴起,前去观摩拓印,回程恰遇禹参军的兵船,便随之一同东返了。”

他垂眸拭手,铜枝灯映着澹然俊秀的五官轮廓,看不出什么情绪。

云桑搅豆粥的动作,却慢慢停了下来。

这时,一名仆从匆匆行至门外,向宁策禀道:

“殿下,江雾一直不散,宋旅率遣小的来问,底舱的书稿可要放进椒泥箱子里防潮?”

宁策的目光从云桑握匙的手上收回,站起身:

“我出去一下,你趁热吃。”

云桑颌首相送。

待宁策出了舱室,思绪飞驰缭乱。

之前江上偶遇,她心绪彷徨,也没留意禹仲修自报的名号,适才再闻宁策口中的“禹参军”三字,才陡然记起前世在宫里曾听人玩笑议论过,说昔日水师的小参军一跃成了大周的水师都督,言及这人姓禹,许是承继了大禹治水的福份。

彼时云桑对前朝政事毫不关心,现下再回头看,禹仲修升迁的时候,也正是宁策受命辅政、入主洛阳之际。

这些事,是巧合,还是……这禹仲修从一开始就投靠了宁策?

之前大雾中衣袖翩展的执弓身影,如今回想,极似宁策。他和禹仲修今夜出现在浮梁河上,跟他刚才有意打听的那艘小舟的主人、还有浮梁山骤起的大火,到底,都有什么关系?

*

宁策出了舱,沿阶而下。

“让鼎臣过来说话吧。”

他轻声吩咐,越过藏书的底舱,径直去到炊室。

炊室内,灶火还燃着。

宁策神色静谧,走到橱台前,缓缓缚袖。

不多时,穿着墨色水靠的宋鼎臣,躬身而入,跪地请罪:“请殿下责罚!”

宁策俯身从台下木桶中捉出了一条河鱼,放到案板上。鲜鱼腮片翕张,剧烈甩动着鱼尾。宁策修长的手指压过鱼眼,另一手执刀而落,不带迟疑地刺进了腮下的心脏。

“错不在你一人。”

他轻声开口,手里的刀沿着鱼腹流畅划开,带出一串鲜红血色汩涌:

“能活着回来,便是好的。”

鼎臣俯低更甚,额头浸在脚下的积水间:

“属下惭愧,驭下失利,若非郭七他们贸然行事,容六郎今夜不可能活着逃出浮梁山!”

宁策用刀刮出鱼脏,取瓢冲水,在鱼身上一刀刀划出口子,待所有的工序完成,方才缓缓开口:

“人患不知其过,既知,则善。你是本王最为倚重之人,也正因如此,才需你知人善用,他日方能独当一面。”

鼎臣胸腔起伏,伏地重重叩首,“是!”

“起来吧。”

“谢殿下。”

鼎臣应声拜谢,站起身,抬眼见宁策执刀剜薄姜片,一点点裹入鱼油,神态沉静,行云致雅,仿佛焚香抚琴一般,一举一动都透着闲适。

鱼油姜片入锅、烧热,宁策又取河鱼放入,缓缓问道:

“容大呢?”

鼎臣道:“容大公子之前认出容六郎的小舟、又听到了永安郡主的那些话,就立刻带人去了浮梁河上游,还说要去搜浮梁山南的水域。”

宁策道:“一会儿去把他叫回来,阿梓的那些话,并不可信。”

“殿下的意思是……”

鼎臣惊疑望来,“郡主撒谎了?”

宁策没答话,慢慢将煎得金黄的鱼翻了个身。

别的事,或无定论,但云桑去浮梁山南寻她二叔的话,一定是假。

若真担心叔父,一见面就会请求援手,可由始至终,都没听她再提过那人一次。

两年不见,她长大了,不仅仅是模样,还有性情,竟叫他,有些看不穿了。

他取瓢取水,淅沥浇入锅中,热气滚涌而上,刹那弥漫视线。

脑海里,似有久远记忆浮现——

长安的夜雨,昏暗的地窖,满身的鲜血,小小的她。

“求你,别丢下阿梓。”

“阿梓会听话,什么话都听!阿梓什么都没看见,也什么都不会说出去的!”

“我真的……也可以像乐安和小诩那样,叫你哥哥吗?”

“我不饿,也不爱吃鱼,哥哥你吃吧!”

“长平哥哥,你别死……”

……

从前,她心思总都写在脸上,撒谎都撒得让人一眼看穿。

后来,那些送去玉瀛宫的贡宣、歙砚,逢年过节寄去他封邑的飞帖、梅笺,刻意隐去了姓名,字迹写得歪斜,以为他就猜不出是谁的手笔。

如今见了面,回避得如此紧绷,是觉得他必定会记恨她为求自保的疏远吗?

宁策加盐,捞鱼,放在盘中,放了些面条到仍在沸煮的鱼汤里,再取来竹箸,慢慢将盘中的鱼肉剔出。

这是桩细致活儿,需要十足的耐心,一点儿鱼刺都留不得。

鲜嫩的鱼肉从之前划开的口子上剔下,被反复查验过,摆成片儿,撒上胡椒,整齐地排在盘上。

宁策把盘子放入加了热碳的食槅,吩咐守在门口的侍从:

“送去给郡主,她手不方便,小心别让食槅烫到。”

“是。”

侍从捧了食槅,退了出去。

宁策另取一碗,将鱼汤里的面捞入,推至鼎臣面前,自己踱至盥盘前净手:

“忙了一夜,先吃点东西,吃完了再去把容大带回来。”

鼎臣惶恐叩谢,捧了面,又禀道:

“对了殿下,之前容大公子还派了个人去略阳,说什么要助殿下一臂之力、把握归京的棋子和机会,也不知是不是他们南楚那边说话的习惯,云山雾罩,故作玄虚的,属下追问,他又不再细说了。”

宁策执巾拭手,闻言动作微顿。

“他主动跟你提的?”

“是。”

鼎臣道:“殿下可知他是什么意思?”

宁策垂眼,指尖隔着巾帕,轻缓摩挲一瞬。

半晌,“嗯”了声,“他应该,是让人去官驿透露了阿梓的行踪。”

宁策松开巾帕,撂入盆中,垂目注视水面漾起的涟漪。

阿梓,就是自己需要把握的那颗棋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