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她不卸甲 > 第22章 第二十二章

第22章 第二十二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陈绍今日未带亲兵,只有两个近卫跟在身侧,见到宋玉昭也是一惊,“宋校尉,你怎么会在这里?”

“方才有人在校场前行踪鬼祟,我一路跟到这里便不见了踪迹,不知陈副将可曾注意到?”

楚英闻言有些不解,但也只是在一侧静静听着她胡诌。

陈绍眉头一皱,面上不露声色摇了摇头,可宋玉昭却瞧见他身侧的亲卫回头望身后望了望,顺着他们的视线望西边遥遥望去,正是粮仓的方向。

果然。

宋玉昭心中有了猜测,却只是抿唇露出一抹似有若无的浅笑,开口告辞,“罢了,既然连陈副将都未能留意到,想必我们追下去也是无功而返。算着时辰,武测也该开始了,我们便先回去了。”

陈绍若有所思地颔首,身下的马在原地不动,目送宋玉昭二人先行折返。

宋玉昭和楚英二人返回校场时,伙头兵正在收拾碗筷,登记处和验身棚已经有条不紊地恢复运作,茂平腰间佩剑立在登记处一侧。

楚英下马后在人群中搜索片刻,终于在送餐的马车前看见阿兰的身影。

她的背影瘦瘦小小,腕上的袖子被挽起来,露出一截被冻得泛红的小臂,正帮忙把沾着油渍的碗筷往马车上搬,注意到楚英的目光后回头冲她抿唇一笑,十分腼腆。

宋玉昭见楚英长长松出一口气,不禁觉得有些好笑,凑近打趣道,“怎么像是担心自己家小媳妇似的,我都说了他们要抓的不是阿兰,还能骗你不成?”

“我……”楚英还是一脸严肃,极为认真道,“我只是觉得她太倒霉了,而且……我好不容易才把她救出来。”

“嗯,也对,”宋玉昭拍拍她的肩膀,“那你也在这盯着吧,跟茂平一起,等她回去再上去找我也成。”

说罢便撇下楚英,一个人转身往看台上去了。

楚英没说话,目送宋玉昭离开,之后自己又在原地站了一会儿,倒也没往马车那边去,只是抬步到登记处,和茂平并肩站在一处,时不时回头望阿兰的方向望一眼。

征兵处一切如常,没人注意到距城门几百米处的一个巷角,有人压了压头上的斗笠,无声注视着城门处的人群。

沈佑手中握着一张文书,手指有些发抖,心中更是忐忑不安。

这是今早江哲塞给他的,是一份伪造的户帖。

虽然是伪造的,但江哲早在沈家出事后不久就托人四处打点,所以这份户帖以假乱真,足以他糊弄过征兵需要的手续。

可他仍是觉得有些可笑。

一个无罪之人,在被扣上了莫须有的罪名之后,竟还要投身军中,用这条险些丢在人心算计之中的性命去维护他们的安宁,不可笑吗?

他握着那张薄薄的文书看了半晌,垂在身侧的拳头也紧了又松,松了又紧,最后又随着一声妥带不甘的妥协叹息骤然松开。

罢了,总得先活下去。

他抬起头,目光往城门处望了一眼,而后开始凝神留意神后边的动静。

这里靠近征兵处,府衙的人为了不影响征兵,来这边巡视的衙役并不多,只有用饭的时辰才会派几队人来搜查,这会儿征兵处已经开始登记,府衙的人少了,校场上佩刀而立的将士又多了起来。

沈佑在原地留意片刻,并未听见身后再有那些熟悉的巡视声,心中拿定主意,终于迈步从角落中走出来。

他压住突突直跳的心口,低着头大步走向城门处,短短数百米的距离,比他从前走过的任何一条路都要漫长。

终于走到登记处前,沈佑站到等待记名登记的队伍末端,心中微微松出一口气。

他微微抬起头,太阳不知何时从云层后钻了出来,斜斜照在他半张脸上。

府衙里的人没有发现他,且他先前从未与梁州军的人打过照面,前来应征的也有不少其他州郡的新兵,这里无人认识他。

只要他顺利登记入册,从此以新兵的身份前往梁州,高生就算是有千百个手段也奈何不了他了。

思及此,沈佑深吸一口气,沉下心来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验身棚外面被厚厚的毛毡隔开,还有一排将士守在外侧,看不清里面的情况,而这边登记处的状况倒是一览无余。

这边一共有四未主簿,两两成组,每组占有一个摊位,一个负责登记入册,另一位则负责查看户帖,核实年龄,询问家况等事。

沈佑一边继续转动目光观察,一边在心中练习着稍后登记时要答的那套说辞。

再往验身棚后面看去,上方的搭起的高台正对校场,应当是个看台,上面应该坐了人,只是这里看不清楚。

嗯……倒也无所谓,上面是谁又与他无关。

沈佑一边想着,一边准备收回目光,却在垂下头的那一刻瞥见通往看台的楼梯上有一个身影,只不过那身影不是往看台上去,而是迎面往下走的。

“楚英,别在那儿盯着了,”宋玉昭就站在楼梯上,并未接着往下走,她指了指阿兰的方向,“就让她在这帮忙吧,登记册以及武测的结果都要再誊写一遍,她既然识字,留下来说不定也能帮上忙,省得你一直不放心。”

“是。”楚英应了一声,转身往马车的方向走去。

沈佑反应过来那人是谁,脑中嗡的一声炸开。

这……这不就是那日在城中遇到的女将军吗?她不是在怀远军中?怎么会跟梁州军一同来征兵?

一定是看错了。

对,就是他看错了!

沈佑一边安慰自己,一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鼓起勇气又悄悄往同她答话的方向看去。

他记得很清楚,上次跟在她身边的亲卫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可方才应声的分明是个女人,肯定是他看错了。

他往身侧的方向瞟了一眼,心底咯噔一声,最后一丝侥幸也原地破碎。

这可真是……冤家路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