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婉见苏二夫人起身了,便上前去搀扶她,举止甚是亲密,简直比亲侄女还亲!但问题是,亲侄女对她压根就不亲,玉婉这般举动,倒让她心生不安。
“不必扶我,我自己走。”苏二夫人推开玉婉的手。
玉婉手又扶了上去:“二婶怎么和侄女生分呢!”
苏二夫人看看玉婉,这会儿她觉得她好像和大嫂也没那么像了,大嫂可没有这么多表情,也不会这么说话。
沈家几个男人见玉婉这般就知道,她这定然是瞧出来不对了……
二夫人和玉婉走在前头,玉宁拉住就要跟上去的玉淮道,小声道:“你盯着点小妹,你们都不许乱来。”
“我知道。”看爹的模样就知道,肯定是被苏家威胁了,在没弄清真相之前,他们可不会乱来的。
沈二夫人带着玉婉上马车,玉淮不顾礼节,也挤了上去。
二夫人觉得,沈家人好像不像看起来那么好拿捏。
“二婶,您说说,我该怎么做?我的外祖家,是个什么样的人家?来的是谁?”玉婉笑盈盈道。
见玉婉这反客为主的模样,苏二夫人心里更不舒服了,但还是要回答玉婉的问题:“你外祖家在京城,你大舅舅是当今定国公,这次来的便是他的三公子,是你三表哥,你母亲过世的时候,他来扬州,所以你们之前是见过的,别忘了。你外祖父不在了,外祖母仍在世,除了大舅舅,还有二舅舅和三舅舅,但二舅外放当官了不在京城。”
玉婉听苏夫人这么说,心下一跳:哟,她要见到活的京城贵公子了?
玉婉面上笑容更甚:“这样啊,那他会不会认出来我是假的啊?”
“不会的,那会儿你还小,没长开呢,女大十八变,你像你母亲。你要记住,你母亲因为你父亲的死,和国公府关系并不好,比断亲也好不了多少。所以,你不必对你表哥,对京城的人表现出多么亲近来,甚至要表现得怨恨一点也没事。”二夫人继续道。
“哦~哦~”玉婉连连点头,“既然关系不好,怎么突然来了?”
“这我还不知,总之,你尽量在自己房中,与京城来的人疏远点,见了他们也尽量疏离。”二夫人看看玉婉,见她面庞白里透红,双目水润灵动,笑意盈盈,说话语气轻快,一看就被家里养的很好。不但样貌美得惊人,且健康鲜活,与她们家那个成日阴恻恻病恹恹的丫头其实完全不同。二夫人继续道,“还有,她自幼丧父、丧母,兄长也没了,她,不会像你这么笑的。”
听苏二夫人这么一说,玉婉心里不由得心疼起那位苏姑娘来。爹娘、哥哥都死了,如自己今下落不明,还要被家里说跟人私奔了,想到这,玉婉真有点笑不出来了。她虽然也自幼丧母,但爹和哥哥都疼她,先生也疼她,还有乳娘,可苏姑娘……
“嗯,就是这样。”苏二夫人道,“她素来不怎么爱笑,说话声音也轻软得多,走路时也会略低着头。”
苏姑娘真的很可怜,在苏家也不知吃了多少苦呢。看样子外祖家对她也不好,不然早就该接过去养了。玉婉越想越觉得那位苏姑娘叔叔不疼、舅舅不爱,是个小可怜。
苏二夫人看看玉婉,心里很满意,到底还是小姑娘,心软。这会儿,她低眉顺眼的,倒是有点像那个死丫头了。
玉淮看着这样的玉婉,心里却不舒服,他们家小妹,平日可不会这个神情。
“还有什么要注意的,关于苏姑娘爹娘和兄长之事。”玉淮问苏二夫人。
“你们不必知道太多,因为她本来就知道的不多,也不记得了。那时候她还小,问起来就说不记得了,要么就哭几声,说不忍回想便成。”苏二夫人不想提过去的事。
玉淮看看玉婉,叫她装哭吗?从他记事起,就没见小妹哭过呢……小妹就是在襁褓里都不怎么哭。
“我知道了。”玉婉应道。
“声音还要再轻、再弱、再软些。”二夫人道。
“我知道了。”玉婉照着二夫人的要求又说了一次。
“真,差不多了,她比你还这还要弱些。”二夫人道。
玉婉没有再学,只点点头,但她动作不自觉地变轻柔了。
玉淮皱皱眉,瞥了一眼二夫人,越发觉得这个女人不是好货,他妹妹可不是这样的。
马车停在苏府门外,二夫人没有急着带人下马车,而是派了侍女下去先探路。
侍女很快回来,说京城的人还没到,那位先到的管事被带下去歇着了。
苏二夫人这才带着玉婉下马车。
玉婉头上仍带着帷帽,面上覆上面纱。
进了苏府,苏二夫人道:“我先带你去见见你二叔。”
玉婉被二夫人带着,来到书房,在书房门口,玉婉拿掉了帷帽与面纱。
“老爷,我带玉婉来了。”二夫人说了声,推开书房门。
苏老二抬眼一看,倒吸一口凉气,心也跟着一抽,他好像看到了当年的大嫂。
“二叔。”玉婉屈膝行了礼。
“好,好!”苏老二盯着玉婉瞧,眼睛都看直了。
二夫人心下不悦,道:“老爷,玉婉刚从外头回来,我带她回房歇着了。”
“嗯,歇着吧,去歇着吧。”苏二老爷眼睛仍未离开玉婉。
玉淮脸色铁青,这苏家当真是没一个好东西!
出了书房门,那二夫人语气不快道:“我带你回房,你回去后,就在房中待着,需要你出面的时候,会派人叫你,你不要乱跑,免得冲撞了人。”
玉婉冷哼一声:“二夫人也要看好你们府里的人,叫他们不要乱跑,免得冲撞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