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即将结束的那一个月,他们像泡在盐水里酸津津的李果一样。短暂的相处即将迎来离别,八班同学们周末相约出去玩的频率也变多了。常能从窗户外面看见高三的学生们返校或是看望老师咨询报考意见,或是在上课的教室外面驻留一会儿留下怀念的目光。
有一堂课上到一半的时候,孙醒禾轻轻推了下乔芳束的手臂示意她往后面看。不知道什么时候,教室后面有几位毕业生自搬了一个凳子坐在后面安静地听讲。乔芳束觉得很困惑,怀念过去有很多种方式,但绝对不是再来上一节课。她对课堂的回忆只有墨水、粉笔灰和墨芯写完的圆珠笔。
那节课结尾的时候出现了很好看的晚霞,成片的红粉色的云彩布满了天空。班里的每个人都站起来惊叹这样的景色,苦于手上没有手机。孙醒禾最遗憾,偏偏今天没有带相机到教室。反而是那几位毕业生大摇大摆地在老师们的眼皮底下掏出手机记录这一场景,八班学生们半是羡慕半是嫉妒地说:“毕业了就是好,光明正大玩手机。”
这不过是一个小插曲,很快就被他们忘记在脑后了。
全体高三返校参加毕业典礼的那天,八班的教室里出现一个装满相片的盒子。相片一共三十五张,八班每人一张,照片是那天仰头惊讶晚霞的他们。明明是氛围很幸福的一张照片,但他们在看到的时候却不约而同地沉默了。
“我们全班一起在学校里面拍一张合照吧,叫上老吴一起。”
有人这么提议,然后越来越多的人附和。
“有教过我们的老师都要一起,牌面不能比高三拍毕业照少。”
“我带头去跟老吴提这件事情。”八班班长高举着手说,“谁跟我一起去?”
“我我我人多一些一起围攻老吴,把他说晕了就不会拒绝我们了。”
“我也去,我认识一个摄影师叔叔可以请他来为我们拍,谈一谈能给一个友情价呢。咱们班自己凑一凑请他的费用也可以啊,老师们只要到场就好了。”
乌泱泱地聚了约莫七八人一起跑去办公室找老吴,如果不是班长拦着恐怕还有更多的人跟去。留在班级里的人趴在窗户旁伸长了脖子望向老师办公室,全神贯注地看着对面窗户上隐隐约约的身影期盼能看出点什么。
“出来了,他们出来了。”
更多的人聚集到窗户和门边,有人疑惑地开口问:“他们的情绪看着怎么不高啊,是不是老吴不同意啊。”
等到班长一行人回到班级后,所有人就跟等待着鸟妈妈喂饭吃的雏鸟一样将他们包围在中间,七嘴八舌地问他们什么情况,一团混乱谁也听不清楚谁在讲了什么。
“安静!听我说!”班长才喊了一句所有人就立马闭嘴了。第一次被八班这么给面子的待遇反而让班长愣了一会儿,在其他人小声的催促下才又开口:“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坏消息是老吴没有犹豫一点儿就拒绝了我们的提议。”
听到这话所有人高涨的兴致都被浇了冷水,正有人忿忿不平地打算再去跟老吴争取的时候,班长又开口了——
“好消息是,学校早已经安排好了摄影师过来。全体高一年段在分班前拍一次大合照!”
......
拍合照的那天是周三,高一年段的选修课改为去操场拍班级合照。摄影师据说还是上次给高三拍毕业照的那位。一班最先拍照。摄影师苦口婆心地调整着位置,一班的学生们却有点儿不乐意了,起哄道:“又不是正式的毕业照,我们自由一点拍嘛。不要站得像被锯子锯过的木头,那也太无聊了。而且我想跟我的朋友们站在一起拍照。”
此话一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表达自己的意见了,最后老师们给了准话。既然不是毕业照,大家可以随意一点,不用站得那么整齐了!
八班排在第八个顺序,乔芳束和赵秋景四人聚在一起参考着别班的拍照姿势商量着她们等会儿要用什么动作拍照。四人还没有商量出一个所以然的时候,拍照顺序就已经轮到八班了。太快了,一班起哄的事情仿佛才过去几分钟,八班的人就已经相继站在了拍照的楼梯上了。结果她们四人在相机按下拍照键的那一刻大脑空白,什么姿势也没有用上,只是互相抓紧了对方的手。
越是珍惜的时间越是如同手中握沙一样捏得越近流失越快。课本很快教到了最后一页,课堂上不会再出现新的知识点,老师们陆续开始划起了期末考的重点。每一位老师都在强调这次的期末考成绩很重要,将会和上学期的期末考成绩一起作为高二分班的依据。
这是高中阶段的最后一次分班,每个人都铆足了劲儿要冲入好班,而八班的学生们更是打足了鸡血不想进入普通班。班上最坐得定的两个人是江钦畅和赵秋景,江钦畅进入文科好班的事情几乎是板上钉钉,赵秋景则是比起进入好班更想跟乔芳束她们分到一个班。
严慧和陈静怡意外地对进入好班没有执念。严慧重在求稳,不想进入好班被一群魔鬼影响着疯狂卷。陈静怡则是觉得好班受到的关注太多,高三成绩起伏是很正常的事情,受到太多关注反而可能会让她调整不过来心态。
而乔芳束呢,她更倾向于进入好班。老师们的想法琢磨不定,她就只能将自己这份努力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