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这里不过是凡人城池中一处寻常的宅院,住着一家四口,顶多因为做父亲的是城主而地位比平常人家显赫一些,并无殊异之处。
城主父亲每日早出晚归,威仪中带着几分粗犷豪气,母亲则端庄温婉,行止有度,是再标准不过的一家主母的风范。这对看起来出身和处境都不差的夫妇俩育有两个孩子,大的是个少年,清俊温和,年纪虽小却已显出几分英气书卷气兼具的模样;小的那个是个女娃儿,与兄长差了八九岁的模样,是家中无忧无虑的掌上明珠,整日咿咿呀呀唱着童谣,在院中捏泥为戏,天真烂漫。
父亲归来,总要带些奇巧玩物哄着女儿咯咯直笑;母亲在堂前刺绣时,兄妹两个则偎在一旁,一个捧书,一个堆泥,偶尔少年会故意把妹妹逗哭,然后又转瞬想法子哄好。
——作为凡人来说,城主一家已经拥有了很典型的幸福生活,但可惜,这份幸福并未能落得长久。
不知从何时起,城主回家时脸上便带上了沉肃之色,即便与妻子儿女在一起时,他也时常皱着眉,整个人越来越没有放松的时候。而城主夫人也在从丈夫口中得知了某些事情后变得满面忧色,她不复以往的闲适,总是神色紧张地叮嘱兄妹俩:“最近莫要出门,就在院子里活动。”
可随着时间推移,沉重的气氛并未消失,反而日益浓重,城主每每归家,脸上便多添一层阴沉,眉宇之间的刻纹日渐清晰。兄妹两个虽年幼,亦察觉到家中气氛变了,少年大部分时间听话地留在屋内读书,唯有小女童偶尔偷空跑到院子捏泥人,依旧维持着自己小小的快乐世界。
直至某日,城主带回了一名身着道袍的“大师”。
那人称城中近日种种皆是因为有邪物作祟,而他能替城中驱邪除秽,在露了几手“道法”后,这名“大师”赢得了城主夫妇的信任,被请入府中供养。
可在厉无渡等三人看来,时光片段中那“大师”一身气息诡异压抑,眼底藏着贪婪,分明就是个伪装高人的邪修!
邪修住进来后,日日开坛做法,没过多久,城主再回家时脸上的神色便变得舒缓了些许,同时也对“大师”愈加推崇和尊敬,看来城中遇到的问题的确有所缓解。
“师尊,这邪修所谓的‘驱邪除祟’,八成是他自导自演的吧?”看到这里,百里忍冬忍不住鄙夷道。
厉无渡还未应声,少女厉无渡就先开口哼了声:“显然是咯,瞧他这副贼喊捉贼的模样,也亏得这城主一家天真,竟当真将他奉为座上宾供着。”
故事若只到这里,还只停留在“邪修贪婪故意设局牟利”的阶段,可偏偏天意弄人,某日,城主的小女儿又在院中捏泥人时,被那邪修给瞧见了。
那一日,院中阳光正好,小女童蹲坐在檐下,小手灵巧地揉搓着一团黄泥,咿咿呀呀地唱着童谣。
她指尖翻飞,不过片刻,便捏出一个小小的将军模样,眉目清晰、甲胄分明,栩栩如生。
恰在此时,打算出门去寻点新鲜“材料”的邪修路过院子,一眼瞧见了这一幕。
最初,他只是随意瞥过去了一眼,可就这么一眼,邪修竟看见:那小泥人定型的瞬间,表壳竟隐隐泛起一层肉眼难见的微光!
“这泥人……竟隐有灵性?!”邪修瞳孔一缩,猛地顿在了原地。
他当即便不走了,盯着女童开始捏下一个泥人的动作仔细观察起来,然后在看见那完成的第二个泥人也身泛微光时陡然狂喜起来——
普通人捏泥,不过是小儿玩闹,哪能让凡土泛出丝丝灵韵?只有某种极为罕见的、天赋异禀的灵体之人,才可能以凡俗之物勾引天地微妙气机,使死物生变!
邪修看着女童的眼神完全变了,变得阴鸷而炽热。
他原本只图稳固在城主身边的位置,一边拿好处供养,一边慢慢侵染整座城,聚拢气运供自己修炼,却没想到,竟然意外碰上了这样一个天赋惊人的好苗子!
而且,这女童年纪尚幼,灵韵未稳,尚未彻底觉醒,只要他稍作手脚,便能将这份天赐的天赋据为己有,助他修为更上一层楼!
邪修眼底贪婪之色愈发炽盛,嘴角缓缓勾起一个阴冷至极的笑容。
从这一刻起,他的计划悄然生变——
原先只打算稳扎稳打,慢慢侵蚀城池,如今,他已打定主意,要尽快夺取女童的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