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厮报了一串书坊名字,字帖、启蒙书一应俱全,连位置都一并告诉了。
纪见溪感谢后,又从荷包中拿出铜板答谢小厮。
小厮将铜板一掂往短褐袖袋里一揣,嘴上一串吉利话。
纪见溪大方,小厮心里甜蜜,嘴上又多问几句,想多套些近乎。
“我看客官您是读书人吧?”
纪见溪不明所以,还是点了点头。
“我刚刚给您推荐的给小公子买书的地方那里也有您看的,不过不建议您多买。”
“为何?”
“再过段日子,放榜时候,明州学府外可有大书市哩,不止青州的书,四面八方的都有,客官要是淘那些圣贤书,那时候正好。”
“多谢。”
“那要是买话本可有推荐?”段寄云问。
“公子若是想要演义、传奇一类那条书坊街家家都有,就是样子可能得挑一挑。”
小厮注意到段寄云虽冠面如玉,却不是文人雅士一类,魁梧的身量和大开大合的举止,想他定是爱好这一类。
“那其他的呢?”纪见溪问。
纪见溪也是和段寄云一样的一袭窄袖圆领袍,模样身量都清俊,一看便是读书人。
“若是公子爱好才子佳人那类的才子佳人小说这边也有,但是不多,再多就要去城东那边的书坊街了,那边多些,其他类别的也可以找到一二。”
“要是在这两个地方还是没找到,就只有等六月的书市了,那时候数最多。”
“六月份?也在明州?”纪见溪问道
“不不不,是在三县交汇的水网上。”
“在水上?”这回段寄云也有些讶异。
小厮点点头,“客官有所不知,水网上本来就有书船售书,六月份官船来往不多,明州府那时候允许商船直接买卖,往来人多,不少船只都那时候聚过来卖书,自然而然就有了书船市。”
“这倒是新鲜。”
段寄云这些年在北境大多是和黄沙草原打交道,头一回听说船上书铺的,不过一想,草原上偶尔也能见到四处兜售的马队也就想通了,北境有马上到杂货铺,怎就不允许这水乡有水上书铺了?
小厮说得全面,有问必答,等菜上齐了,纪见溪又给了他几个铜板。
“见溪还是吃不惯肉?”段寄云将小厮摆在自己面前的炒时蔬换到纪见溪面前。
纪见溪伸出去的筷子在半空一滞,最终缩了回来。
“只是过不了心里那关。”
“肉汤可能喝?”段寄云问。
“或许能喝一点。”纪见溪没试过,给不了准信。
“试试?”段寄云用汤碗中的勺子打了一块莲藕排骨汤中的藕放在空碗中,递给纪见溪,还不忘叮嘱,“它只是一块藕。”
纪见溪夹着藕,看了一会,反复告诉自己他是一块藕。
莲藕炖的入味吸汁,一口咬下纪见溪感觉肉的腥味在口中肆意冲撞,等了一会,才慢慢嚼动。
“能吃多少就吃多少,不要勉强自己。”段寄云看纪见溪缓慢咽下第一口,才咬第二口。
纪见溪吃了三口,放下了,还剩半块藕。
段寄云递上茶水,让他漱口。
“吃春卷吧。”
用时令新鲜春菜裹上面皮炸制的,不含荤腥。
咬下后,春菜特有的清苦味道漫开在舌尖,口齿生香。
“先去找路……游记?”用完饭,两人走出来,段寄云问纪见溪,但一时忘记名字。
“好。”纪见溪点头。
“所有书都会印书坊地址吗?”段寄云想起来纪见溪是拿着书问的店小厮。
纪见溪摇头,从包袱中拿出书给段寄云,“不是所有,这路逍遥的游记比较出名,我看过的书封上落款的书坊地址就有三个,只是近来新刊印段几本都是出自这个书坊。还有一些书只是单纯印了书坊名字,有的什么都不写。”
段寄云接过书,感觉书本有些眼熟。
“年前托你给舒达买的书中有一本这路逍遥的游记,正是这家书坊印刻的第一本路逍遥的游记,后面的游记他都是按照这个样式制作的。”纪见溪解释道。
段寄云翻看了两下,发现里面还有插画,还挺精美的。
“有地址的是不是都是这般精美的。”段寄云给段舒达买书时候会伸手翻看一下其他的书,有些印象。
纪见溪一思索,好像还真是这样,点了点头。
“寄云我们到了,青州双峰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