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娘点了点头,这时,施许氏吩咐他人,让人架起冯娘的胳膊,并搀扶着她往巷子外走去。
当街抢孩子,众人围着一起又议论一番这后才散开。
待众人离去,街角暗处忽地再次闪现出那两个抢夺孩子的身影,随后,隐匿不见。
······························
施宅一行回到宅院后,施许氏为冯娘请了郎中,冯娘被殴,身上有几处皮肉青紫,好在都属外伤,并无大碍。
施许氏心中好生感激,眼前的冯娘好比是佛陀菩萨,她眼中垂泪道:“今日多谢冯娘对宝儿的救命之恩,若不是你拼了命拦住那贼人,宝儿也许早就被略走了!”
此时,旁边的施鹏接着说道:“冯娘救了犬子,如同是对施家恩情再造,施某自是刻骨铭心!冯娘,你既可安心留在施宅,我施家上下定然不会亏待于你!”
冯娘被二人的热忱表白弄得不能自持,她不禁坠下几行热泪:“多谢老爷夫人体恤,您二人能将我留在府中,这是我冯娘的福气!”
三人这番推心置腹后,倒是拉近了主仆之间的情谊,而后几句寒暄,施家夫妇便不再打扰冯娘休息也就离开了。
待二人走后,那冯娘收了眼泪,眼中悄然闪出一抹异样的神采。
没两日,冯娘的皮肉伤就好了一半儿。
冯娘倒真心是个懂规矩的人,整日干这干那,恁的勤快。
那施许氏见冯娘这番行事作风,心中不禁对她佩服,恰恰冯娘又是宝儿的救命恩人,随着相处,二人也有了姐妹情,变得十分亲昵。
话说回县衙。
一连数日,马宅、朱宅两桩被盗案依然没有任何进展。
书斋内,赵煜正翻阅着两桩案子的卷宗。这时,身旁的马龙说道:“这都几天了,那伙贼人怎的没了动静?他们难不成是潜逃出城了?”
赵煜听后,并未急着接话茬,乃吁了口气道:“贼人盗取财宝无非是图钱,倘若用赃物去流通,谁人敢买?他们定然会将赃物换购成现银···”
说罢,赵煜抬头看看马龙,接着道:“我们只管看住当铺、地下钱庄、赌场,定会有销赃人的流向!另外,命人把守住城门各处,一旦发现有任何嫌疑的人速速缉拿!”
听完,马龙抱拳领命。
·································
施家在庆阳县也算的上是财主,家中专做药参生意,临近旦日,铺子生意更见火爆。
施许氏和冯娘二人亲昵后,她发现冯娘不仅会读书写字而且还会一些计算。
于是,这施许氏也会经常带着她出入铺子。
施家的药参铺子有一参王,个头足足是寻常人参的三倍,乃是施家的宝贝。
旦日将近,施家为吸引顾客,乃向客商展示了一番,众人见此宝无不啧啧称奇,赞赏不断。
黄昏时分,铺子打烊,施家夫妇退下伙计,二人用锦缎裹好参王,随即收藏起来。
日落西沉,夜幕席卷整个施宅,晚膳过后,众人各自回到房中休息。
夜里,北风呼吟,施宅上下陷入一片寂静。
蓦地,两个黑影由远及近,他们顺着墙根前行,待到施宅便停了下来。
一人用手做梯,另一人飞跳上去,一个借力那蒙面贼人霎时飞到了墙上,而后伸手又将同伙拽了上来。
两个贼人翻墙而入,径直奔向书斋。
不错,这二人正是盗窃马宅朱宅的贼人,其中一个从腰间掏出刺勾,伸进锁孔没出几下,一声轻微响动后,门锁已被打开。
二人推门悄悄潜入,关门取出火折子,在一番伏身找寻后,终于在书案的下面摸到一个机关,那贼人左右一转,身后的书架忽地分开,尔后墙上出现了一个暗格。
另一个贼人打开暗格里的匣子,旦见里面有一被锦缎包裹的物件,拆开一看果然就是——参王。
此刻,二人相视点头,随即揣好东西,鸟悄地退出书斋接着便匆匆逃离施宅。
一早,两只乌鸦鸣叫着掠过天空,紧接着,书斋就传来一声尖叫。
“不好了老爷···”
管家提着褂子的一脚,快跑着朝施鹏的房间跑去。
还没等管家到门前,施鹏就听见了管家的声音,不满道:“一大清早作甚急赤白脸的!”
说着,施鹏出来站在门口,只见管家急得满头大汗,连呼哧带喘:“不···好了老···老爷,府···中进···进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