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前面的那些皇帝,调查了也是瞎调查。
——因为“爱新觉罗”这个姓氏,是直到努尔哈赤建国时才出现的,前面那些爱新觉罗家的祖先,生前并不姓“爱新觉罗”。
唯有到了万历朝往后,朝堂上的气氛肉眼可见地变得古怪起来。
万历朝。
万历皇帝朱翊钧想到自己不久前才下发的册封建州都督的圣旨,狠狠将手中的茶盏摔在了地上,“贼子好胆!”
周围伺候的宫女太监见状瞬间跪了一地。
朱翊钧深吸一口气,许是知道愤怒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他很快就冷静下来,“召集内阁诸人入宫。”
“诺。”立刻就有太监下去传达命令了。
“糟了!”
跟朱翊钧的怒火中烧相比,远在建州的努尔哈赤只觉得大难临头,心里面顿时问候了天幕八百遍,“快!召集舒尔哈齐,费英东,安费扬古,额亦都,何和礼,扈尔汉等人前来议事!”
……
泰昌朝。
呃,基本上也没有什么泰昌朝了_(:з」∠)_
毕竟朱常洛只在位了一个月:)
朱常洛登基后仅十天便一病不起,之后,郑贵妃指使崔文升以掌御药房太监的身份向皇帝进“通利药”,即大黄,大黄乃是泻药,服下大黄后,朱常洛一天之内连泻三四十次,早在上一次天幕出现的时候,他便已经身体虚弱得不行了。
而这一次,更是从头昏迷到尾。
贴身伺候的宫女太监知晓自家陛下身体不虞,没人敢强行将其唤醒,因此,朱常洛压根儿就不知道这件事情。
……
天启朝。
此时女真的势力已经膨胀到一定程度,不久前的萨尔浒之战更是给了明廷重重一击。
因此,已经成为后金大汗的努尔哈赤心中紧迫是有,可却并不像平行时空的自己那样如临大敌,一副世界末日的样子。
然而,紧迫不会消失,只会转移。
努尔哈赤是从容了,天启皇帝朱由校却笑不出来了。
不过,要说朱由校有多么惶恐,那倒也没有,毕竟,大明的实力整体上还是胜过后金的,对方只是仗着辽东苦寒,汉人过去了不适应,才屡屡击退大明的天兵。
再有就是,朱由校不得不承认,此时大明内部的问题有点严重,以至于拖了前线将士的后腿。
但现在不一样了。
因为天幕的曝光,跟后金的战争已经从单纯地镇压叛乱,上升到了亡国危机,这时候要是再有谁敢扎刺,那朱由校表示,他也只能请魏公公去跟对方好好说一说掏心窝子的话了。
……
崇祯朝。
崇祯皇帝面临的情况无疑比自己的兄长严峻得多。
这时候已经是皇太极在位,且就在不久前,对方正式登基称帝,国号也从大金变成了大清。
面对来势汹汹的建奴,崇祯尽管已经很努力了,但结果却是越努力越糟糕,现在得知大清终会将大明取而代之,更是油然而生一抹深深地无力感。
“皇后,朕当真要当这亡国之君吗?”崇祯脸色灰败。
周皇后心中其实也很惶恐,可听得丈夫如此丧气的言语,却还是强打精神鼓励,“陛下切莫灰心,眼下这不正是我大明的机会嘛!若非青睐我大明,天幕又何故如此示警?!”
崇祯怔了怔,“皇后的意思是,天幕是站在朕这边的?”
“自然。”
周皇后语气笃定,“您想想,无论是前面的孝仪纯皇后,还是今天的继后,天幕都有意隐藏了对方的信息,想来是不想有人对其不利,可偏偏现在,天幕特意挑明了‘爱新觉罗’这个姓氏,这不是为了提醒陛下,又是什么呢?”
“……皇后说的对。”
崇祯也不知道是真信了,还是拼命想抓住这根救命稻草,才强迫自己相信,只见他的双眼越来越亮,“上苍是站在朕这边的!我大明还有机会!”
……
与此同时。
“我大清果然是天命所归!”皇太极亢奋不已。
——因为两人所处的时代重叠了的缘故,他跟崇祯其实是处于同一个时空。
而他跟崇祯对天幕透露的信息的理解,自然是不同的。
崇祯觉得天幕是在为大明示警,皇太极却认为这是在替大清正名,有了这一出,大清日后入关便是顺应天意,反观大明,若是继续负隅顽抗,便是逆天而行了。
……
清朝初期和明朝末期的几个皇帝纷纷采取着行动。
但其他朝代的人显然并不关心这些。
明清两朝干架干得再激烈,他们又看不到,跟这个相比,他们还是更关心“情种”的话题。
尤其是那些自诩痴情的古人,都不相信自己会输。
包括被点名的皇太极和顺治,两人在各自的时空,此时都已经分别跟海兰珠和董鄂妃情到深处了,他们就不相信,还能比不过后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