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市场后,艾希还是第一时间先完成了正事。她花了3碎晶,购买了一个看不出颜色但依旧结实耐用的双肩包,替换了她在半路上捡的破塑料袋作为她的行囊。
之后,她又花费了30碎晶的高价,买了几包相当珍贵的压缩饼干与罐头食用。
她还补了2碎晶,把摊主脚上和她尺码一致的鞋买了下来——艾希的鞋甚至都不是成双的,之前右脚鞋跑丢了,现在右脚的鞋子还是在路边尸体上随便捡的一只。
这之后,她又试图弄到一份灾变后主要聚落的地图,可惜并无售卖。
不过,她倒是花了3个碎晶,在一个定居在这里的逃难者口中,得到了不少周边聚落情况以及其他城市大致方向的相关信息。
一切完成后,艾希才放松下来,得以随便瞧瞧。
上一次来时紧张且匆忙,艾希忽略了大多数商品,只留意着她所需要的物资。而这次,她则有了更充分的精力去比照当下与她记忆中K大陆市场的不同。
当然,最肉眼可见的变化就是售卖的食物种类明显减少。
肉类是变化最为明显的。
由于异变后的寄生虫可以寄生绝大多数动物,且发病极快,养殖的成分极端增高。
所有食水基本都和人类是一样的处理标准,幼体夭折的风险也极高。
所需要出栏时间越长,风险和成本也就越大。
因此,原本K大陆常见的牛羊之类,成熟周期较长且食料很难处理的牲畜几乎绝迹,而只剩鸡肉一类成熟快,可喂食熟饲料的禽类还偶尔会出现在市场上。
而蔬菜上,不耐储存,或不可生食,或不能去皮食用的蔬菜数量显著减少。
——很多家庭为了节省燃料,都是一周甚至更久才会煮一次水,平时都尽量吃生的菜。在煮水时,他们会把需要煮熟食用的蔬菜、主食或者偶尔的肉类一起煮沸。
因此,现在市面常见的蔬菜,或者是土豆一类需要煮熟但耐储存,且高热量的淀粉类,或者是黄瓜一类可去皮生食,甚至还能补充水分的类型。
这么看来,那根被她用来做实验的韭葱倒应该是比较少有的。艾希心想。
除此之外,艾希还注意到,有几个售卖蔬菜的摊位一角,还摆放着不少成堆的蔬菜皮。
它们聚成一堆,所属品类各异,大多都是一些去皮可生食的蔬菜的,上面都带着较厚的、将近1厘米的肉。
对于灾变前来说,这样削皮绝对算是相当浪费。但灾变后,为了避免寄生虫侵害,人们会尽量选择不需要清洗,去皮即可食用的蔬菜。
即使是这样,为防止万一表皮还是沾染了虫卵。尽管食物短缺,不到万不得已,人们也还是会选择尽量多削一些皮来保险。
如果是温度较低的秋冬,人们会把这些皮储存起来,在煮水时丢进去一起煮制。
而在温度较高的季节,它们太容易腐烂,很难全部等到煮水的时间。
有些商贩会专门以低价大量回收这种皮,卖给那些吃不起新鲜蔬菜,但是需要一些除了土豆之外其他食物的人。
毕竟,几乎人人都需要煮水,而哪怕一周能够吃一次煮熟的蔬菜皮,对有些人来说,也算是一种改善。
另外,也有人收购这种菜皮,回家后统一煮沸,然后用海盐进行腌制然后售卖。
虽然灾变前的现代文明人们所习以为常的精制盐已经价格昂贵,但海水晒干、简单过滤所获得的粗盐还算正常。
毕竟,海水虽然危险,但也不至于完全无法获得。
尽管因为虫卵仍然可以耐受盐水的高渗透压,所以还是要经历煮沸的工序,但腌制菜耐储存,只要保证制作后不污染,就基本保证安全。
现在,艾希就停在一家售卖这样的腌制菜皮的摊位前。
卖相实在不算太好,而且末世各种调料也都变得更加昂贵,这腌菜就只是简单地加了粗海盐腌制,甚至谈不上什么国家流派,只不过是现在畸形且绝望的环境下衍生出的人类生存智慧。
但看着它们,艾希心里却升起了一丝怀念与亲近。
艾希的老家有大量制作和食用咸菜的习惯。有时家里人嫌麻烦,也会只用盐进行一些简单的腌制,而不做太多调味。
她现在有些想家。
不过,她倒也不会只是为了情怀而买单。这样的咸菜耐储存,且能够有效补充盐分,分量不重,很适合她在旅途中携带食用。
只有在物资匮乏的末世,艾希才能理解,为什么在世界范围内的历史上,盐都是宝贵的被争夺和管控的资源。
当下,她便拿出碎晶买了不少,还加了一碎晶买下了罐子,以方便携带。
买下后,艾希就先拧开罐子,用手指捻起一根大概是黄瓜或西葫芦的皮,放入口中。
太咸,甚至咸得发苦。但艾希还是珍惜且享受地慢慢咀嚼,然后一点点咽下。
煮过的瓜不如晒干制作的韧性,也不如生制的鲜嫩。但那依旧是蔬菜,是盐分。
也是她所能够尝到的,最接近家的味道。
尝过一根就足够了,下次来到能够交易的聚落还不一定是什么时候。艾希拧上罐子,把它放进背包里。
就在这时,在不远处,伴随着一阵嘈杂的吵闹与叫嚷,突然传来了一声枪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