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这是本官看不清的地方。”主事李大人此时开口,赞许地看了一眼周玦:“你继续说。”
“大人,那村妇口口声声说陈有德强辱了她,言语之中却丝毫不显夫君亡故的悲痛,也说不清细节。”
“而陈有德,却一直在强调他是遭遇威胁后反杀!”一位官吏猛然醒悟,大声喊道。
"不过下官认为不能凭几句言语断案,还是得继续找村夫一家剩下的家人去向如何。"周玦朝主事做了个揖,恭声道。
“官人,那案子如何了?见周玦回家,林琅正在浇花的手停了下来。
“多谢娘子关心,”周玦径直走向花圃,温柔接过林琅手中的瓢开始浇花:“李大人已经命人去查了村夫家其余人口的去向,很快就可以水落石出了。”
“哦,”林琅看着自觉忙碌的官人,欣慰道:“当官这几日有何感想?”
周玦不觉苦笑道:“可没有想象的容易。”
“不过三娘,我倒觉得这府衙的官吏虽然累,却是全天下最值得做的事情。”周玦浇花之余,掉头挑眉道。
“哦?有何见解?”
“最先看到百姓的困难,最能体察民情。若是这顶头的府衙做不好,必是亡国的根。”
“我读了这些书,都道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却鲜有人去认民。我想这律法,是不是该让些利给百姓。”
林琅听后像是触电般的想到了什么,看着周玦虽心下有些震惊,但继续问道:“如何让?”
周玦见林琅对他说的观点感兴趣,便兴致勃勃道:“我这些天来处理府衙的案件,发现除了陈富海这个大案其余百八十件都是些欠账或者邻里纠纷的小案。”
“律法不周,未能宽以待民,常施以苛刑。常福街王大娘家二女儿遭丈夫殴打告到开封府求和离,竟先杖责关押十五日。”
林琅从前选修过历史相关课程,有过关于大宋律的专题。穿越之前修复的卷宗,也是和宋律改革相关。
只是卷宗出土时便损毁严重,有过被烧毁的痕迹,不知改革者谁,历史上对于这段昙花一现的改革,也无甚笔墨。
但今日她发现,自己离这段历史好像越来越近了。
“不知官人有何想法?”
“作为大宋臣子,我不能罔顾君上藐视律法,但属实无法苟同。”
那天晚上林琅思绪很乱,因为她即便是确定了意外嫁与的周玦可能与造成她穿越的卷宗有关!
那天......
“林博士,新出土了一份残卷,经过技术部门检测是宋朝文物。专家组对此很重视,希望你的团队能修复。”
林层层收到邮件后立马赶去文物研究中心,看到了这份被损毁严重的残卷。有被烧毁过的痕迹,但看的出来被专业修复过。
“之前有谁已经修复过这份残卷了吗?”林层层看着卷宗表面留下的一些痕迹,疑惑道。
“一经发现就立刻送来了,没有人动过。”
听着助手的话,林层层心里有一百个困惑。经她之手的文物百余件,第一次见有修复痕迹的。
“留下吧,我能修复。”
那天晚上,修复室里弥漫着淡淡的纸张气息,月色透过半掩的窗帘洒在了那这古老的残卷上。林层层仔细端详着这历尽沧桑的卷宗,仿佛要看透这背后的故事。
她先用特制的毛刷轻轻拂去表面的灰尘,然后戴好手套缓缓张开卷轴两端,每展开一寸,那“沙沙”声都牵动着林层层的心。
稍有不慎,便是毁了。
好在后半部分保存的相对完整,甚至可以清晰地看见写的字。
很端方的字体,上书:“为臣子者,应为帝君尽心,为苍生谋福,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血溅青史亦是臣无上荣耀。”
看上去,是一份奏折,是哪位臣子的自白书。
等等,下面好像有署名,之留下一点了,其余被烧到了。
是......周?
周!就是周玦!
林琅突然想起来了,她意识到周玦必然会走到那一步。卷宗被毁意味着他定在未来某个时刻遭人暗算,但自己能做什么?
她预知了未来,历史上记载的昙花一现的变法运动,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大宋王朝没能抓住最后一次自救的机会。
也是从这里,一个轰轰烈烈的王朝开始走向被外敌入侵四分五散的结局。
且后世多有愚人,将宋朝的灭亡归根于这次变法。
原来就是周玦,那个被后世误会了千百年的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