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就是一名孤儿。
他从小被收养,收养他的夫妻出身自中医世家,于是从此,他爷爷,他太爷爷,都是中医的传人。
理所当然地,他也成了中医的传人。
他受人养育之恩,同时也接下了传承的担子,他认药比认人都早,中医药自幼根植在他的血脉里,他从中医哲学中学习处世之道,中医组成他二分之一的生命。
他甚至从没想过中医之外的可能,他没有权力拒绝父母,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从小泡在中医古经望闻问切里,他也没有什么其他特别想做的事。
他就像跟藤条,有土地就扎根,有棵树就往上长,有面墙就趴一会,在被安排好的人生里活得非常随便。
突如其来的穿越大概是他这辈子遭逢的最大变故,穿越过来后发现自己倒霉的人生依然被安排得明明白白,于是他在稍微试图抗争无果之后,再次随便地扎根,随便找面墙趴下了。
一根苗也是养,一群娃也是放,还是一群结合了中草药基因的幼崽,能有什么不一样?
他先去检查了那批据说病得最严重的幼崽,发现一些人全身都是近圆形的点状白斑,皮肤上被一些白色粉状物覆盖——居然是防己科药草常见的白.粉病的典型症状。
还有一些其他幼崽,身上症状无一不和草药的病症对应。
林就感叹神奇之余,一头扎进了基地实验室里,发现21世纪配药使用的原材料在这里都能找得到,甚至药效还要更强。
按照系统的说法,是这个时代草药绝迹太久,中草药栽培知识更是无人通晓了,实验基地光有材料不知道干什么用,眼看着幼崽一天一天生病衰弱下去束手无策。
林就尝试着配了几种常用的药剂,居然真的看见了明显的成效,生病的幼崽肉眼可见地好起来了。
于是他没日没夜忙活了一番,又尝试了其他几种功效的药剂,全部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还以为什么不得了的大事,给他一周他能让这些崽全都药到病除。
行,专业对口了。
第二天他一大早踏进育儿园区,见那些崽们早就醒了,现在正在庭院里活蹦乱跳。神农身上可能设置了某种程序,会每天按时叫这些幼崽起床。
至于神农——他这会儿正端着锅在厨房炒菜。
林就强制性关掉了神农那烧苗式喂营养液的破程序以后,发现神农不发癫的时候居然还是个会颠勺做饭的居家好物,并且从厨房里飘出的香气来判断,他做得可能居然还不错。
但是也有一些细致且需要一定审美的活神农显然是干不了——于是林就大早上就看见一身白大褂的静恩清正搬个马扎坐在育儿园的庭院里给荆芥扎辫子。
林就也没有什么和小孩子相处的经验,满园幼崽好像没有一个愿意搭理他,他想要去逗一个吹泡泡的崽,人家惊恐地看他一眼,躲瘟神似的躲到了静恩清身后。
林就后来才知道,那天荆芥躲他跟他拿着刀满脸血没半毛钱关系。纯粹是原主林就每天在11号基地不干人事,除了大喊大叫脾气暴躁,还每天喝得五迷三道追着幼崽身上的叶子往下撸,这些崽能亲他才有鬼。
林就闲站着,等静恩清给荆芥把辫子扎好,神农刚好把饭菜做好了端上桌。
不知道谁那么细心,还给他的钢铁身躯上系了个粉色的碎花围裙,不追着人喝营养液的神农看着都比原来慈眉善目了不少。
幼崽们围坐在庭院荒弃许久的小桌前,可能是从前被营养液摧残得太惨,这会个个大快朵颐,吃得格外香。
静恩清用于有功夫理理林就这个不受待见的孤家寡人,他看着林就乌青的眼底:“你昨晚去干嘛了?”
“我说要开幼儿园,那位监察官非要我写成申请书提交联邦。一晚上一个策划案,写论文都没有这么赶的。要不是救命之恩,我早就跟他冤冤相报了。”林就说着左右扫一眼,并没有看见那个招人烦的身影,“他人呢?”
“没看见,有事情忙吧。”静恩清说。
看幼崽们早饭吃得差不多,林就把他们召集到一处。
根据系统所说,草药共生计划实施将近二十年,|期实验体20人几乎已经全部投身联邦医疗事业,||期实验体在近五年内陆续苏醒,目前总计47人。
林就统计了所有幼崽的名字,写了一张表格贴在墙上。
“所有人根据表格上写的,金银花和连翘住在一起,荆芥去和防风住!”林就站在高台上,手里拿着个和牵牛花借的喇叭,“我是你们新的负责人林就,今天起你们所有人听我安排!现在——我要把这个破房顶给你们拆了!以后所有房间分为阴面和阳面,畏光喜阴凉的麻溜自己去找个旮旯住下!”
不知是不是因为早习惯了前几个负责人和神农的瞎折腾,崽们叽叽喳喳挤成一团团,没什么反对意见,全都乖乖去收拾自己的行李搬家。
林就托着下巴看着幼崽们小蚂蚁似的搬着东西忙忙碌碌,手指敲着石头桌面。
真可爱啊……
这么可爱的幼崽,上学是不是应该有统一的校服?
林就打开光脑浏览购物网页,挑选了几套看起来还不错的衣服直接X47丢进购物车,联邦每天打那么多经费,不花白不花。
都是给孩子的。
林就选完衣服,又被鞋子吸引了注意力。
小衣服小鞋子似乎总显得特别可爱,一想到要用亲自挑选的衣服打扮这些幼崽,林就心中居然有种期待和成就感。
林就挑选好鞋子摁下付款键,光脑扫描瞳孔显示付款成功,静恩清从后面路过看了光屏一眼,淡淡说:“我劝你还是退掉。”
“怎么了?”
静恩清说:“没有人会系鞋带。”
林就转过头看他,一时没反应过来:“系鞋带有什么不会的?”
“他们才五岁。”静恩清平静地说,“有人25岁还不会系呢。”
这茬给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