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汤坐在夏绫身边,在做针线活。她手上正缝着一件给秋鹤做的贴身中衣,因秋鹤身上有伤,要用浆软了的布料,她的衣服都是夏绫寻来旧料子,两人动手做的。另外,绣筐里还有两副给谭小澄纳的鞋底。
汤圆时不时会抬头看看夏绫。这并不是因为她做活不认真,而是她单纯的觉得,夏绫好看,总想多看几眼。
换回女儿装之后,夏绫身上平添了几分柔和。小汤觉得,夏绫真是她见过的最好看的女孩子,不止因为她清丽的眉眼,还有她身上透露出的一股书卷气,文秀温良,就像是仲夏薰风中飘过的一丝茉莉香。
夏绫觉察到小汤的目光,抬头瞧她:“你看什么?”
小汤一下子羞红了脸,遮掩道:“唔,小乔姐,我是在好奇你看的是什么书。”
夏绫的膝上正放着本倭文书,这其实是之前钟义寒送给她的那本倭国民谣,她还没来得及看完。夏绫拿起书,浅浅笑道:“我看到这段歌谣,还蛮有趣的,给你读一读。”
“小草复萌发,天地行将绿[1]。童歌曲未变,白发忽及膝。”
小汤听不懂她说的这异国语言,只觉得这节律很好听:“小乔姐,你读的这是什么意思啊?”
夏绫解释道:“这首歌谣的意思是,春天到了,小草又发了芽,天地很快就要变绿了。有个老婆婆,在听田野里的孩子们唱童谣,曲调同她小时候唱的还是相同的,可她却忽然发现自己的满头白发已长及膝盖了。”
“姐姐。”
夏绫听到秋鹤叫她,回头看到小姑娘坐在门口,对她露出了些许笑意。
“姐姐,这首歌谣在我们那不是这样读的,我们是要加调子唱的。”
“哦?”
秋鹤抿了抿嘴,将夏绫方才念过的歌谣加了调子又缓缓唱了一遍。
许是不太好意思,她的双颊微微泛红,可被镣铐锁住的双手,即便受伤的手指上裹满了白布,却忍不住在膝上轻轻打起节拍。
她似乎在戴着镣铐起舞。
夏绫忽有一瞬看失神了。
她开口问到:“秋鹤,你想回家吗?”
这个问题让秋鹤怔愣住了。女孩子的眼睛竟变得有些湿润,片晌后,安静的慢慢点了下头。
夏绫说:“如果你能把你知道的跟倭寇有关的事都告诉我,我就想办法让你回家。”
秋鹤犹豫了片刻,问:“真的,可以吗?”
夏绫嘴角微微向上扬了一下:“你当然可以不信我的话。可你记得上回被你咬伤的那个人吗?他说的话作数,如果他能答应放你回家,你就一定能回去。”
秋鹤当然记得那个人。虽然那天屋子里很暗,她的神智也不是很清楚,但那个人让人见过之后却很难忘记。
那是个长得很英朗的男人。他的身上有冷冽,有矜贵,但并不会让人觉得他是个坏人。相反,秋鹤无端觉得那人一定有一份自藏于心的温和,只是那温和太难企及,反倒让人对他先生了畏惧。
秋鹤小声问:“是因为他是个大官么?”
夏绫笑:“是,他是个很大很大的官,没有比他更大的了。”
秋鹤抱着膝盖低下了头,没有再回答夏绫。
夏绫知道,她仍在挣扎。可是这个种子已经在她心里种下了,夏绫并不着急,她肯花时间等。
“秋鹤,你不用立刻给我答案。什么时候你想说了,方才的事依旧作数。”
说什么就来什么。也是巧了,那个很大很大的官,在夏绫念叨他的时候,正好冒出来要证明自己的存在感。
字条是在外值守的宦官递给夏绫的。上面的字迹她太熟悉不过,只写了一句话:“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夏绫低头轻笑,这段时日为了照顾秋鹤,的确太忽略他了。
待夜色沉静,秋鹤睡下之后,夏绫才换衣服出门去。
她更偏爱女儿衣装,又不见外人,穿裙子出去便好。夏绫挑了件颜色明快的衣服,是件鹅黄色的衫子,正是初春之时宁澈送她的那一件。
出了浣衣局,夏绫在旁侧的胡同口等了一会。此时夜幕已深,外面鲜有人至,附近的人家都点起了灯火,温声软语,小扇流萤。
忽而,夏绫听得自己背后传来一声狗叫。那声音一听便就是人学出来的。
夏绫背着身子,就已经笑了。
宁澈从巷尾现出身来,手中牵着小铃铛,夏夜的晚风温柔的浮动着他的衣袍。
夏绫蓦然回首,漫天星河的荧光仿佛都落入了她的眼眸中。
一见生欢。
夏绫抬手向宁澈挥了挥,笑道:“阿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