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绫听得一愣一愣的,这都什么事啊。
她诚恳的说:“钟大人,您信我,皇上真的已经很克制了。”
想当初,宁潇就用醋磨了点墨汁,宁澈都差点揍孩子一顿。那是一整盒上好的徽墨啊,他没把钟义寒拉出去打一顿廷杖泄愤,真的已经算是好脾气了。
钟义寒垂头丧气的从怀里掏出一只信封递给夏绫:“皇上说了,让臣没事最好少出现在他老人家跟前。以后这些文书,还得劳烦小乔公公您往宫里送。”
夏绫接过信封,心情有些复杂。她算是看明白钟义寒是怎么逃过那顿板子的了。宁澈在这里面也有小心思,他这是嫌自己回宫的次数少,这回可以堂而皇之的让她往宫里跑了。
很明显,钟义寒把这个包袱甩出去之后,立刻轻松了很多,就差把不用面圣的开心写脸上了。夏绫真想,哪天要了两人的八字到庙里算算去,看看到底是哪犯冲。
酒菜都上了桌,三人共举起酒杯,夏绫道:“恭喜钟大人高升。”
钟义寒忙把杯沿放低了些:“不敢。臣有今日,还要多谢小乔公公。”
夏绫怔了一下,方明白他是在说那一百两银票的事。可当着庄衡的面不好开口,日后找个合适的机会,那些钱她是一定要还给钟义寒的。
酒过三巡,几人自然而然说到了秋鹤的事情上。
听夏绫说罢,钟义寒抵着额角冷声道:“我倒是相信这小倭贼手上没沾过人血。但她那个哥哥可不一定了,看她这遮遮掩掩的样子,只怕她哥多半是个倭寇,这才不敢说出来的。”
这一点夏绫也同意。虽然她已向二人说了秋鹤的名字,但庄衡和钟义寒显然更愿意直接喊她小倭贼,夏绫觉得倒也没必要要求他们改口。
她有点发愁:“那可怎么办呢?眼见这丫头的肚子越来越大了,真要把她提回诏狱再上一遍刑么?”
钟义寒喝了口酒道:“至少我们刑部干不出来这事,对一个孕妇下手,也太有违天道了些。”
“这就你们刑部了?”庄衡挑了下眉,慢条斯理的夹了口菜吃,“这事我们北镇抚司也干不出来。”
夏绫无语的看着这两个人,什么莫名其妙的胜负欲。
最后她只能说:“这事我们内府也干不出来。”
还是得靠庄衡来说句正经话:“不过说真的,如果这小倭贼硬不开口的话,等她把孩子生下来,苦头必定还是要吃的。”
夏绫点下头,她觉得宁澈也是这个意思。但她私心还是想,最好能劝动秋鹤自己把实情都交代出来。身处两个阵营,夏绫对她有仇怨,可同为女子,对她又有怜悯。
回想起当日审讯时的场景,夏绫好奇道:“钟大人,您是怎么做到对倭寇如此熟悉的?不但倭文说得好,对于倭国的风土人情似也是颇为了解。”
“了解算不上,不过略知一二罢了。”钟义寒同两人讲到,“家父从前在对倭作战的海防营中供职过,他会说一些倭话,下官幼时照猫画虎学了一些,所以有些底子。后来在外任职,地方上的牢里也抓到过几个倭寇,下官抱着去套话的心,时常到牢里去找他们聊些有的没的,这一身看倭文的本事也就是在那时候练出来的。”
这是个相当务实且干练的人,夏绫这样想。他所提到的父亲,想必就是早早牺牲在海防营中的。想到此,她对钟义寒倒忽生出了些同病相怜的情谊来。
夏绫轻声道:“钟大人也算是忠烈之后。”
钟义寒无声点了下头。
三人举杯相碰,没有过多的言语,只是各自仰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这杯酒,敬先辈,敬英魂,也敬他们这些还活着的后世儿女,在先辈的庇护下生生不息。
这顿酒一直吃到了月上中天。
有了送文书的事,夏绫不得不往宫里边跑。见了宁澈,将他好生埋怨了一顿,多大个人了,还搞这种把戏。
宁澈笑嘻嘻的,认错,但是不改。
可夏绫也不能老这样啊。钟义寒那边三天两头就送一沓稿子过来,她要每回都进宫出宫折腾一通,半天时间都折在这上面了。秋鹤那边又离不了人,她哪能这样耗费自己的功夫。
后来她同宁澈说好,每隔几天她会回来一趟,但其余时间,她就直接把稿子送到司礼监,让何敬给带进宫来。
这天清早,夏绫便乘车到了司礼监衙门,想赶着何敬进宫之前把稿子给他,顺便在大市上买些早点给小汤与秋鹤带回去,这宫外的东西对她俩来说都是新鲜玩意。
因时辰尚早,宫门还未开启,在宫中值宿的内侍还没有回来,换班要进宫的内侍也还没有上值,于是衙门里仍很安静。
夏绫直接往掌印值房走去,却忽发现有个人在廊庑下跪着。
宫中规矩严苛,有犯了错的小内侍被大太监责罚,倒也不是稀奇事。只是跪着那人,看衣着官阶应该并不低,穿的是秉笔的衣服。
夏绫走近了些,越看越觉得那人眼熟。
竟然是谭小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