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宫墙之内有恶犬 > 第112章 君臣师生

第112章 君臣师生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回到乾清宫,何敬已在此当值等候。

“主子。”见宁澈回来,他简直像见到了救星。

除工部吕尚书晕倒被抬下去外,内阁三位辅臣及六部九卿仍旧跪在御书房中,劝也劝不走,还招一头骂。这一个个的老大人年岁也都不轻了,要真跪出个三长两短来,那全都是麻烦。

何敬双手呈了一页纸上来。

宁澈接过来看,见是今日卢英当庭写的谏言疏。在这上面签字落款的,除卢英本人外,还有兵部尚书,左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使。

全都是刺头。

可若不是刺头,又如何担得起秉正监察,清明言路的职责。

卢英今日还是输了,且输得并不好看。首辅次辅均未站到他这一边,九卿当中也失了近半。

可宁澈也没觉得自己有多光彩。此时的他,已完全失去了同阁臣争个高下的兴致。

他恹恹将那页纸放在一旁,吩咐说:“将杨阁老请过来吧。”

杨怀简今年六十有八,若按岁数算,足以当宁澈的爷爷辈了。毕竟是上了岁数的人,跪了这两个多时辰,虽然他的脊背依旧硬挺,可脚步难免有些蹒跚。

“老臣,参见陛下。”

宁澈无声颔首,仍是给杨阁老赐了坐。

“杨先生,”宁澈单手拄着额角,“今日内阁所为,实在太让朕失望了。”

“老臣惭愧。”杨怀简拱手谢过罪,却说,“可礼部尚书今日所为,绝非逞一时口舌之快。陛下所见到的臣子态度,也绝非阁部大臣的一家之言。陛下即位已有五载,非但无子嗣,如今甚至连中宫都已位缺。臣工之中已隐有骚动滋生,国本不稳,终究人心难定呐。”

“可这毕竟是朕的家事!”宁澈抬高了声音,“今日是这一群外臣堵在朕的家门口,指着朕的鼻子干涉朕的私事。老师不觉得,有些太过分了吗?”

“老臣早就教导过陛下,帝王之事无家事,皆是国事。陛下在指责臣工谏言的同时,可又想过您如今所为会寒了臣子的心?”

“老师,为什么啊?”宁澈不禁站起身来,声声切切问到,“朕自问,自接位以来,无一日怠懒,无一日荒政。朕一直秉持着先生的教导,是想多做实事的啊,不然又何必要肃贪腐,建海防!难道朕做的这些你们都看不到,仅因为一个无后,就寒了臣工的心了么?”

杨怀简同站起身,默了一默,方开口道:“因为,国家太大了,人太多了,陛下的位置,也太高了。”

“统治许多人,秘诀在于利用道德,使地位低的屈服地位高的,女人服从男人,没读过书的崇拜读过书的。而这一切都需要最高位者做出表率和引导[1]。陛下是在肃贪腐,建海防,在千秋万代看来,您会是位仁圣之君。可落在平头小吏身上,肃贪腐只意味着更少的得利,建海防只意味着繁重的差役。他们看不到陛下的宵衣旰食,看到的只是您带头破坏秩序,从而为自己道德的缺位找到了理由。陛下空有一腔宏图伟愿,可若连小民小吏都无法驱使,即便是再凌云的壮志,也都只是空中楼阁罢了。”

如此平静的一番话,却如一条铁锁般牢牢缠住了宁澈的喉咙。他张了张嘴,竟一句反驳的话都无法说出。

杨怀简抬眸看向面前的年轻帝王,被岁月与权谋磨砺过的双眼,锐利而矍铄。

“皇上,老臣只是有些不明白。朝廷众臣一封一封请立皇后的奏疏送入通政使司,可一一被您留中不发。您既然心怀山河丘壑,可究竟为什么,对立后这件事就如此抵触呢?”

“我不是抵触。”宁澈垂下眼,声音也低落了下来,“我只是想给自己一点时间,好好想一想这件事。我不想同自己的结发妻子只做君臣,也不想因为急于填补皇后这个缺位而再伤害一个女孩。”

杨怀简并未想到会是因为这个理由。他摇摇头道:“陛下还是太天真了。同军国大事相比,这一丝虚无缥缈的感情,真的重要吗?”

“难道不重要吗?”宁澈反诘道,“先生年少时同原配妻子初行结发之礼时,心中莫非不曾有过半分期待?”

这次是杨怀简被问住了。那似乎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他十八岁娶亲,洞房里挑开新妇盖头的时候,手或许是在微微颤抖的。

可后来原配早逝,他再娶了继室,也遇到过几位红颜知己。在他漫长的人生中,那些似乎都只是他为官途中的点缀,他并未对任何人再付出过海誓山盟的真情。

但若问他在十八岁洞房花烛那晚是否对红帐下的女子有过期待,大概也有过吧。可惜时间过了太久,他记不清了。

“待陛下再年长些,自会明白这些道理的。”

“朕现在是还年少,但这不是他们就能欺负到朕头上的理由。”宁澈没有来由的忽而委屈,他指着御书房的方向质问道,“老师只看到臣工谏言是为了稳固国本,可这当中有多少人是怀着私心,有多少人是想借此掀起新一轮的利益之争,老师敢说没有吗?”

说着说着触到了脆弱之处,宁澈竟把自己说红了眼眶。

杨怀简怔了一瞬。他忽而发觉,宁澈此时并不是作为帝王在与一个臣子驳论,更像是一个少年人在对长辈宣泄心中的不满。

白发苍苍的老阁臣再一次认真打量了面前这个年轻人一番。

他第一次注意到宁澈脚上穿的鞋子。那是一双再普通不过的软底布鞋,再加上他并没有穿袜子,与身上的龙袍放在一起,有种孩子偷穿大人衣服的滑稽。

杨怀简旋即便想明白,这必定是日前去天坛祈雨时,将脚给磨伤了。

对于这个他从垂髫稚子一手教出来的少年帝王,杨怀简蓦然有些心软。

“成王殿下……境况还好吗?”

宁澈执拗的别过脸去,侧影萧索:“不太好……不太好。”

声音越来越低弱,气息带着颤抖。

杨怀简默而低首。

揽镜自视,他并非一个严厉的为人师者,对于那些初涉科场的少年读书郎,他大多是和颜悦色的。可唯独对面前这个学生,他倾注了最多的心血,也授以了最苛责的要求。

无他,只因为这个学生将会成为一代帝王,高位者必承其重。

但以一个年长者的角度来看,这少年郎也不过还是个孩子。他无父无母,带着个体弱多病的弟弟,还得在万千双眼睛的注目下肩负起天下大任,确实活的太累了些。

虽从未宣之于口,但在杨怀简心里,宁澈依旧是他此生最好的学生。即便抛开他的帝王身份,杨怀简也从不否认这少年人身上的明珠之泽。

在这一刻,刚正一生的内阁首辅,对于自己学生的偏私,超过了礼法律令的规训。

“如果陛下当前执意不想立后的话……那老臣想想办法,暂且为陛下挡上一挡罢。”

宁澈缓缓抬起头来,不太确定自己听到了什么。

杨怀简想了一想,徐徐说道:“为师会称先帝陵寝封土未实,陛下为彰仁孝,先敬父母,再言自身,以此为由暂且压一压前朝的声势。但这也仅为权宜之计,待圣母梓宫归位后,为师怕是也再拖不住了。还望陛下用这段时间,能早做决断,毕竟为师这把老骨头,也不知道能为陛下挡上多久了。”

他用了“为师”,而不是“臣”,这是在私心里,与宁澈站在了一处。

宁澈张了张口。将生母的灵柩迁入皇陵,于他而言又是一件不愿触碰的事。可是他不能把所有事都拖着,也不能真的让年迈的老师去为他挡住全部的事。

到嘴边的话,终究还是咽了回去。

“那就,拜托老师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