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十佩不知此人又要搞什么鬼,满脸戒备。
沈厌卿却步步下阶,脱开了身后的护卫,孤身一人朝他走来。捧着那块玉佩,如捧着自己哀痛的眼泪。
纵使惠王再能分清轻重缓急,此时也不由得去想:
自己的首席门客死了,与这个隔壁王府的侍读有什么关系?
二人间的距离越来越近,竟没有一个敢上前阻拦。
梁上的暗卫们张满了弓,梁下的兵士们抽出了剑。
那道红衣身影却像是切在酥油上的热刀,令周围的一切都柔顺地化开,又散开。
谁都知道沈厌卿是不通武艺的羸弱书生,此时身上更是连把礼仪性的佩剑都没有;
但只要碰他一下,头顶就会有人扑下来,谁也不愿去触这个霉头。
除了姜十佩。
全身披甲的三皇子拔出了剑,遥遥指向沈厌卿胸口。
“站住,退回去。”
沈厌卿不避,也不慌。
谁能想到一个小小侍读竟有如此的胆色?
可沈厌卿确然是一点颜色也没有变过,仍然依着原速前进,直到剑尖抵上了他的衣襟。
他好像不识得那是怎样的利器,脸上的表情像是雕刻过的木偶,只把手中的东西双手向前递着:
“物归原主。”
“请收下吧,惠王殿下。”
周围人反应过来,也都用武器指向他。
沈厌卿只是平静道:
“殿下在担心什么呢?”
“殿下虽看不惯我,但也知道我一直以来做事算是磊落,但求个问心无愧。”
“而今自然也不会借此伤害殿下——难道要我起誓么?”
姜十佩紧皱着眉头。
“退回去。”
“这东西对我来说已经没用了,随意你怎么处置。”
沈厌卿极轻极轻地叹了一口气。
“师兄没有看错人……这也是明师兄最后能为殿下做的事了。”
还不待惠王听清他突然吐出的那个陌生称呼,沈厌卿已疾电般从腰间抽出一道银光;
那银光本是软而无形的,在他手中一抖就化成了长剑,顺着那力道直直刺入姜十佩胸口。
“——唔!”
书生?!
此人原来会武?!
那一剑刺的太准,姜十佩的意识被剧痛占据,迅速模糊下去。
他余光中见到那玉佩落在地上,跌的粉碎。
于是他尽最后的力气出剑,却只捅进沈厌卿肩胛。
周围人被这巨变惊到,空气竟凝滞了刹那。
梁上伏着的人终于肯落下来,落雨一般,形如鬼魅;
他们扒开侍读周围的人,阻止他们将武器刺的更深。
沈厌卿仍与姜十佩僵持着,维持着刺入的动作不变,好像要看着对方彻底闭眼才肯安心。
他全身上下皆是血色模糊,将本就张扬的红衣染得更红。
在这能将人逼疯的剧痛之下,他居然还是笑着的。
只不过这笑容再不谦和柔婉了,充斥着种飞蛾扑火般的癫狂,好像此时正被无比的兴奋和幸福淹没。
——他可没想着要活着回去。
他抽回剑,高高举起,扬声道:
“惠王护驾有功,加封亲王,从者皆封赏——!”
谁还敢信他的话呢?
沈侍读二十余年来只说过这一次谎,就将他的信誉都败光了。
他不是个书生,也不是什么平民出身——光看那出手的决绝就能知道,他在此前已经练过了不知多少年。
他是个鬼,伏在七皇子身边,整日装着温润,骗过了所有人。
可他赢了,所以谁敢不信呢?
有人放下武器,任人领了去,最后依然难逃惨死的结局;
有人拼杀到底,终于被碎成尸块,砍走了头颅——沈侍读吩咐过的,每个人都要用首级作证来数清。
暗卫中的领头找紧机会,从一片混乱中将未来的帝师捞了出去。
那一日殿中流的血,越过门槛往外溢出去,淋淋漓漓由高至下打透了数十级台阶。
新帝登基前,刷洗了一两个月才彻底洗净。
而未来的帝师未曾摆过威风就转进幕后,在生死线上挣扎了几月才睁开眼。
……
如今只剩下一个问题。
……
“为什么姜十佩不知道您会武呢?”
姜孚望着他的老师,似乎越过衣服的布料,他又能看见那些可怖的疤痕。
这整个圈套看起来荒谬又真实,但只要用心看过,就能发现那个破局点:
倘若早有人知道沈厌卿有武功在身,那么就不会让他轻易走到惠王面前。
沈厌卿也因此不可能独身上前,说那些话骗取惠王的信任。
姜孚也记得,在他做皇子时,老师从未在他面前显露过……
沈厌卿低头看着那滴几经易主的玉,良久叹了一口气:
“因为明子礼不曾告诉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