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说了,这是你提更多拼图样式与材质的封红,本来今天要找你就那坑人的拼图再探讨一番,结果你竟没去,不然哪只这五十两?”
说完笑得更加厉害,摇头到,
“亏啦,亏了呀~”
陆岑川完全不理会杨桥的打趣,捧着手里的银锭子,只觉得自己有点儿发懵。
五十两对一个村里的农户意味着什么?
田地,房子,好几年的嚼用。夏草玲的嫁妆,五十文而已。
她来到这个时代之后,不是自己没挣过钱,凉皮也叫她挣了一些,比起村里农户看天吃饭的收成,也算得上是一夜暴富了。可那都是她起早贪黑辛苦换来的,可以说每一文钱里都有她辛劳的汗水也不为过。
而挣钱竟是这么容易的吗?
有种隐蔽却又撩人的贪妄在她心中闪过,然而只是一瞬,陆岑川立马冷静下来。
为什么五十两来的这么容易?
因为有人在她做出的小东西上看到了商机,想要借此谋利,而这个人,是她信得过,也敢于去合作的杨家二哥杨路。
不算计她,不苛薄她,甚至是在有意的照顾她。
说一千道一万,机缘巧合罢了。
陆岑川长出一口浊气,把心里见钱眼开升起的那点儿不平挥手拂去,认真对杨桥到,
“这也太多了,何况我跟杨二哥说好的并没有这个,接起来有点儿烫手。”
杨桥一怔,随即大笑了起来。
陆岑川:“……”我又哪儿戳住这读书人的笑穴了?笑点这么低好吗?
一看陆岑川的表情,杨桥就知道她又在腹诽自己。但多少也是明白她心中所思,等笑得差不多了,才喘匀气叫她不要多想,
“玲子,二哥确实是有心照顾你,但在这之前,他首先是个商人,甚至是个很油滑算计的商人。所以他不会给你超出他利润的红利,他肯给你,说明你那些个点子,真的值这么多钱,并且会为他赚来更多的钱。”
“五十两看起来确实挺多的,但也只是在村里罢了。”
听了这话,陆岑川思量一阵,点头表示明白了,以后自然是要更加上心,才不枉杨二哥对自己的这番看好。
杨桥见她想明白,说过这两句正经话就又挑眉轻笑了起来,
“说真的,那天跟你和二哥讨论这拼图的事,到让我在一些学业见解上茅塞顿开,若是换成真金白银,不知要给你多少才好。”
“……千字五金?”陆岑川毫不客气的提议到。
“想得出来!”杨桥嗤她。
虽然不再推辞,但这五十两从天而降,难免叫陆岑川心绪有些起伏。
毕竟起早贪黑一个月挣了二两,和动动嘴皮子挣了五十两,这中间的落差也未免太大了一点。
只是再想想杨桥带她去书肆时看到的那些有专人把守的书籍典藏,还有二两银子换来的酸诗骈文,陆岑川立马就丢开了那些没意义的落差感。又从杨桥口中得知杨二哥一直觉得她凉皮方子卖得太便宜,不敢进裕丰楼也是太过小心,陆岑川默默决定下回做生意死活也不自己定价钱了。
对这个世界的了解有限,难免就被拖累了眼界,造成误判,为长久计,还是要尽快多多增长己身见闻才是。
——☆——
因是玉米大豆套种,陆岑川大豆收的并不多,她自己又摘又晒的,一个人轻松搞定。
李宝柱见她豆子收了,也松了口气,才有心思关心起她产量如何。陆岑川算了算,报了个推算的亩产出来。
“……玲子,你不是算错了吧?有那么多??”
“没那么多。”
陆岑川以为他听成自己实际的收成,赶紧摇头,
“实际每亩只收了二十多斤,一共五十出头。”又继续算到,
“明年株距其实还可以调整一下,追肥追的更及时些,这样应该能收多一点,但今年也就这样了。”
不料李宝柱听了她这实数,更加的纠结了,
“也就?玲子,你种了几行就收五十斤,还不满意!?”
陆岑川:“……”
哦,原来不是收的少,是收的太多吗?
既然不比平均数少,陆岑川就放下了心,本来算出亩产的时候她还心痛了一下,产量低的她这个现代人都想不出来。见李宝柱还在纠结,好像很在意这个,陆岑川就问,
“宝柱哥收了多少啊?”
李宝柱也难不纠结,他算是村里种田数得上的好手了,家里田地又好,他辛勤努力的耕作,每年收成都是顶尖儿的几个。如今听陆岑川报出的亩产,竟是轻轻松松把他比过了,相形见绌之下,犹犹豫豫的把自家产量报了,
“两亩地,三百来斤……”
陆岑川不肯听这虚数,仔细追问,李宝柱叹了口气答,
“三百七十。”
“宝柱哥你这应该叫做将近四百斤好吗,别胡乱四舍五入!”
李宝柱不是那样见不得别人好的人。何况陆岑川收成好,他也很是高兴,只是夏家的田地向来收成奇差,只不过换了个人来种就能增收这么多,叫李宝柱自然而然的以为是陆岑川侍弄庄稼的本领比自己好,心里才有那么点儿失落。
不过李宝柱不清楚增产的缘由,陆岑川却是很清楚的。
“不是宝柱哥你侍弄的问题,明年宝柱哥也跟我这样种吧?到时候你就知道。”
“怎么说?”李宝柱一听来了精神,竟然不是个人侍弄的问题,而是两种作物混种带来的好处吗?
“说不清,总之好像是长得比较好,既然没亏本,宝柱哥不妨跟我试上一年。”说着向他眨了眨眼睛,
“多种多收嘛~!”
李宝柱听她再提当时混种的说辞,不由笑开,摸了摸她脑袋答应到,
“成,明年都听咱们玲子的。”
收了豆子没两天,正在陆岑川翘首以盼掰玉米的时候,杨桥上门给她送了一筐葡萄,并且非常直截了当的问她,
“中秋吃什么?”
陆岑川一愣,才想到后天就是八月十五,中秋佳节了。但她也不知道这边有什么习俗啊!只好硬着头皮答,
“……月饼?”不然呢?
这标准答案果然没有错,却叫杨桥难免失望,
“原来你也没什么新鲜吃食。”
“……那你想吃什么啊?”
“每年都吃月饼,腻的我牙都要掉了!”
陆岑川:“……”你还怪挑的。
不过,中秋节不吃月饼,你也可以吃螃蟹啊!膏肥脂厚,糟醉清蒸,配一壶陈坛老黄酒,切一只桂花鸭子,咸卤水泡一把毛豆,佐一截糯米糖藕配菜,最后还能再吃点西瓜溜缝葡萄甜嘴儿!
光是想想我的口水都要出来了!
陆岑川心里菜谱都列好了,然而鉴于之前一只金鱼就露了马脚,什么陈年老酒桂花鸭子糯米糖藕,说了杨桥又要追究到夏婆子回魂上去,忍住了一个都没说。只冷酷无情到,
“那你可以不吃啊。”
“拜月团圆,哪能不吃月饼!”
陆岑川:“……”你事儿可真多!!
虽然没打听到陆岑川有新鲜吃食,但杨桥想了想,
“你做月饼大概也不会难吃,记得给我留几块。”
陆岑川:“……”
“所以是每家都要自己做月饼吗……?”
夏草玲记忆里没这个事情啊!
“当然啊!你家……”话说一半,杨桥自己停住了。
夏家自来艰难,自然不可能去买现成的月饼,但也很难说自家就能做的起,这话说的与揭人伤疤无异。
陆岑川却没他那么多思量,只是没想到各家还会自己做月饼,但夏家实际上做不做呢?
“不记得了。”
她回答得这样干脆,叫杨桥连道歉也没法儿出口,一时懊恼自己怎么提起这茬儿。
但不管夏家从前做不做,陆岑川想了想提议到,
“你当天来吃不就好了?或者我送去给你?”
见她并不在意,杨桥赶紧跟着换了话题,
“中秋要去跟二哥一家过,一早我们就进城了,哪儿还能等到你拜月的月饼。明天大嫂一天都要准备过节的东西,所以才今天就叫我给你送葡萄过来。”
“呃……”送葡萄又是个什么讲究?我要回些什么吗?陆岑川这么想着,也这么问了出来。
“哪有什么讲究,就是拜月的时候要摆上些,大嫂想着你家里没有,这玩意村里旁人也没见种,就叫我送点过来。”
杨桥说完,放下东西摆摆手就要走,陆岑川赶紧拉住他打问中秋风俗,确认真的没什么特别要送的节礼,才放他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