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悟南柯 > 第9章 寿宴

第9章 寿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昨日,杨柯去了趟逍遥居,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遁光衣,底下还留着林骞的字条:襟角酒渍乃醉扶杨柳所致,柯若嫌弃,烦请浣洗时添两勺桃花酿,旧衣新香,聊表寸心。杨柯凑近闻了闻,一点儿异味也无,倒还有几分馨香,当即乐呵呵地披上衣服,悄悄回了趟家,而后一路从城东跑到城西,围着京城绕了一大圈,直到太阳落山才飞回皇宫。

回到皇宫才发现,今晚竟是宸妃娘娘的寿宴,她老人家特意邀请了诸位伴读参加戌时的晚宴,而杨柯回到凌薇苑时只剩下一炷香的时间了!

她拽着青桃在回廊狂奔,“姑娘,咱们是不是要迟到了?这可是宸妃娘娘的寿宴哪!”

“你没看那席间还跳着舞呢,咱们现在过去也不打眼。”杨柯说着便一个急刹拉着青桃汇进了送膳队伍,抬膳太监们被吓得差点儿将手里的八宝鸭酱汁泼在金砖上。

“对不住对不住!”她混在人群里,顺手把翘头履拎在手上,赤足踩着地毯溜进大厅。

舞姬的裙摆擦着她鼻尖飞过,杨柯就势旋身钻进半幅鲛绡帐里,从客人的脚下摸回座位。

终于平安落座,乐白趁机嗔了她一眼。杨柯不好意思地冲她笑了一笑,转头过去,正撞见不远处一个熟悉的鬼脸——云昌吉不知何时猫在屏风后,正冲她比划着“差点露馅儿”的口型。

杨柯悄悄伸手冲他摆了个拳头,昌吉顺势溜了回去。

殿中内臣正在将各宫送来的画轴古玩一一摆好,执事太监躬身递上洒金礼单,宸妃身侧的大宫女檀若接过,奉到她身前。宸妃端坐中央,肤若凝脂,眉如远黛,身披正红蹙金绣凤朝服,衣袖垂下的线条平顺,无一丝褶皱。

“今年西番进贡的雪域并蒂莲、暹罗国贡品金丝燕窝、漱风苑献玉雕冰鉴一盏、琅缳阁献翡翠白菜四颗、江南织造署呈千蝶穿花帐、镇北侯府献紫貂大氅……"

太监终于念完了礼单,宸妃淡淡点头:“嗯,都记下了?”

“回禀娘娘,都记录在册。”

这一长串念名,听得杨柯入了神。她的视线随着宸妃移动,忽然注意到宸妃身旁一位仙子般的人物,看着年纪并不大,发髻挽着,已经成婚,但在宫中好像并没听说过有这样一位年轻的妃子。

趁着醒初过来递给青桃碟子,杨柯拉着醒初悄悄问道:“醒初,宸妃身边那位娘娘是谁?”

醒初朝她眼神的方向望了一眼,低声笑着回道:“她哪是娘娘啊,那是孔阳公主。”

见她仍旧疑惑,醒初继续道:“孔阳公主乃是已故的公孙皇后唯一的女儿,先皇后在殿下五岁时就不幸病逝,陛下便特赐了公主封号,以表抚慰。不过公主如今成家,家庭幸福得很。三年前嫁与了刑部尚书魏长明魏大人,庆宁郡主就是他们的女儿。”

“公孙皇后?是公孙大人的那个公孙?”

“姑娘猜的没错,先皇后是公孙大人的姑姑,孔阳公主与公孙大人乃是表姐妹。”

杨柯凝神端详着孔阳,心中连连感叹,公孙家族果真出人才。可惜这样的神仙姐姐竟然小小年纪便没了母亲。心里正想着,视线刚好对上宸妃的,杨柯差点被嘴里的玉液酒给呛住。

宸妃朝着她道:“这位姑娘看着眼熟。”

杨柯起身离席,于殿中下跪行大礼:“杨柯参见宸妃娘娘,祝娘娘万福金安、仙寿恒昌!”

“快起身吧。”宸妃薄露笑意,“本宫记得你。你是黎初先生的弟子?”

杨柯恭敬起身:“回娘娘的话,正是。”

宸妃轻轻颔首:“黎初先生是朝中难得的贤才,泰儿和阿拓也曾拜教于先生门下。这么说来,你们三人还是同门师兄妹。”

杨柯想到他二人趾高气昂的样子便没好气,但嘴上仍回:“承蒙娘娘好意,恩师常教诲我,能在宫中当差,定要尽心尽力,不负娘娘与圣上的恩泽。”

这时,执事太监走到宸妃边上,在她耳边轻声道:“娘娘,殿下还在圣上那儿呢,今日朝上又因为将军的事闹了起来,殿下下了朝便进了勤政殿,到现在还没出来。”

宸妃一双淡眉微微皱起,抬眼又神色入常,柔柔缓缓道:“不急,差膳房做点牡丹银耳羹,送到勤政殿去。”公公闻言点头,弓着腰退下了。

宸妃继续道:“本宫听闻御书院给你甲等的成绩,缘是你写的诗在众多人选中拔得头筹。”她话音刚落,在场的人都窃窃私语了起来,好奇地打量着杨柯,想看看她到底是何方神圣。

孔阳公主放下手里的茶杯,言语是对着宸妃,但目光却一直落在杨柯身上:“这么多年试选,少说也有几百名女子,诗才高妙的可是少见。”

落座于宸妃右首的章可馨倒是开口了:“会写诗的人也不少呀,前年来的珍珠不也是拿了甲等。”

她一说完,全场皆是一滞。

孔阳扑哧一笑,打破了沉寂:“馨儿可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珍珠这个叛徒,岂能与我朝的女子相提并论?”

章可馨脸色尴尬,红晕爬上粉颊,抬眼偷偷瞅了宸妃一眼,见宸妃神色略微僵硬,便垂下眸子,不敢再说话。

杨珂见这情况,估摸着章可馨提到了不该提的人。于是也微微低头,垂下眼凝望着面前的万字团花金砖。

宸妃的声音从身前传来:“之前不曾见过你,如今可好,终于见到你了,倒给我们讲讲你写了什么诗?”

杨柯倒也不怯,直言道:“臣的诗名为《逍遥行》。无非是抒发逍遥人间,自由自在之意,也是效仿诗仙李白的风格。”

“这《逍遥行》倒让本宫想起开元三年,李太白初入长安时作的《相逢行》。你可知他为何独爱云月之喻?”

“依臣拙见,云月看似逍遥物,实为李白心境的象征,”她忽而忘记了下一句,停顿了一瞬,幸好乐白在边上提醒,又继续接了上来,“云遮月是怀才不遇,云散月明则是直挂云帆济沧海。”

“瞧瞧这机灵劲儿!上月娘娘刚用‘云’字令考较六宫,连丽妃都接不上‘云想衣裳花想容’的典故呢。”一旁的绾嫔扇着骨扇,轻笑着调侃道。

宸妃颔首微笑:“本宫库里有套文房器具倒合你性子,”说着,身旁的檀若捧上缧钿漆盘,掀开锦袱,“这鼠须笔用的是天山北麓黄狼尾,墨锭掺了贞观年间的龙涎香。”

杨柯双手接盘,扬声笑道:“多谢娘娘厚爱。臣这就把笔尖蘸满太液池水,定要写出比‘天子呼来不上船’更放肆的诗句!”

众人闻言皆畅怀大笑,席间其乐融融。

“妹妹来迟了。”殿外远远传来一道人声,席间笑声顿停,众人皆凝神回望着来人的方向。只见她一身茜色织金牡丹纹缂丝大氅,孔雀翎镶边随步伐翻涌成青碧浪涛,领口缀十二颗南海珠,行走时难掩熠熠虹光。身后跟着一队人抬着个巨大的器物,那器物被红布盖住,公公们满头大汗,脚下直抖,但过门槛时仍是瞻前顾后,生怕有个什么闪失。

孔阳公主冷冷开口道:“丽妃入宫也有了二十几年,多打扮打扮也是常理。”

丽妃满面红光的脸瞬间转绿,头上的九凤衔珠累丝金钗也黯然失色。

她瞧了一眼身后,脖子立即重新梗直了些,冷眼瞥了孔阳一眼,抬手扶了扶头上的金钗:“姐姐的生辰何其隆重,妹妹岂能胡乱装扮了就来?”给了身侧的侍女一个眼神,“柴云,打开吧。”

器物旁垂首的侍女柴云点头,随即抬手示意身后的太监们将红布掀开。红布落地,众人皆惊得倒吸一口冷气。

“这是拓儿上个月从东瀛进贡品里挑出来的,我看着着实稀奇,就留下来准备送给姐姐。”

宸妃从容起身,徐徐移步至丽妃身前,略带责怪地道:“怎么如此破费,这珊瑚礁实在是贵重。”

丽妃莞尔一笑:“姐姐莫客气,你我二人何必如此拘礼。”

孔阳公主仍是坐在席上,语气不咸不淡:“看来拓儿在朝廷里讨得不少好啊,昨日我还听说,他最近几年对政事着实上心,工部被他料理得井井有条,连易大人都自愧不如。”

丽妃闻言,脸色一僵。

见丽妃的神色,杨柯对醒初问道:“易大人很厉害吗?”

醒初点点头:“易望林大人乃两朝老臣,也是凌渊阁十二功臣之一,如今虽官拜工部尚书,但他的话,六部不敢不听,就连在勤政殿也有几分份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