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没有创造的时候,是什么样的状态?
能量的状态,在没有分辨心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幻境?没有幻境,幻境里的一切都不存在。
可在幻境里,就存在了。
存在或不存在,用什么态度面对?
月想着,“回去。”
她跟着管家回了13街区,坐在车里看着外面闪过的风景。电影、电视剧、剧本片段,无数闪过的片段,都是些什么?
当对自身有意义时,它们被赋予了意义;当对自身无意义时、不关注时,它们的存在在自我的心里没有意义、不再存在。
一切取决于自我的心,心念时,关注时,什么就有了。
对应性也会随之产生,因为有了,就有对应它而生的,不然怎么知道它是什么?这个有,一定会有对应性伴随。这就是最开始创造的能量。
月好像想通了什么?但是好像什么都没变化。
一切都是能量,不过都是不一样的自我,不一样的能量波,不同的频率,在各自演化。
实相与非实相,都无所谓。有所谓的是,自我的能量频率。
当没有我,创造也没有意义。
她想这么多,车也停了,好像想了很久?她没有下车,只是还在想……
出幻境的能量,是爱的频率。
一旦回归,呃,同轨到爱的频率,哪怕是接近爱的频率,也是绝对的自由的。因为那种状态,是创造的状态。不受限制,不被束缚。
可实相有实相的规则,被创造的是那创造的在掌控,是那集体心念的规则。是……哪怕爱的状态进入,也会遵守的频率,自由意志。
这个自由意志,是始终不会消除的频率法则。
她只是在回忆起来,可这些感觉是什么?她不明白。如果彻底明白了,世间将没有她。
她在存活,有些法则只能遵守,这样不至于混乱。当法则产生,就已经不与爱的频率同轨了,有些偏离的。
她想明白了,只能在这些混乱里,尽力维持着自身接近爱的频率。这样不至于遗忘得太远,不至于回不到“家”。
只是一个频率状态而已,哪里有“家”?那能量状态产生时,那个原点已经处处存在了,哪里都是它的影子,它的原本状态就隐藏在频率波动之中。
“许小姐?还不下车吗?”管家在车门边,扶着车门,伸手给她挡着车顶。
“哦。”
月下车,看向管家,“你不用处处照顾我。我不习惯……”
“这是我的职责,是我的工作。请许小姐不要有顾虑,现在是要回家吗?”
“回家……”
月呢喃,可笑?也不可笑。规则之下,全是能量的波动状态,哪里是家?
我心是我的归处。
我静止,便不再有我。
她想着这几句话,“再逛逛吧。这里,有海吗?”
她好像总想见到大海,或许是曾经太熟悉了吧?不是冲浪的海水,是海的深处,那绝对的静止,那形容不出的波动之下的静谧。
“有,就在不远处。许小姐,现在就要过去?”
“嗯。麻烦了。”
“是我应该做的。有什么事,小姐吩咐就是。”
管家再次拉开车门,月开口:“走路能去吗?”
“这,也不远。那就请小姐跟我来?”
“嗯。”
月跟随管家走,街头不远处却出现了几个熟悉的人。那几个人,在“暗中”跟着,难道萧先生也像盯着萧思遥那样?盯着自己?
心造境。
她的心实在需要静止了。
心里的杂念从何而来?有一个大胆的猜想,不管对错。整个幻境的形成,呈现了能量波动,整个波动互相影响,每一个意识都能感受到,或隐约、或强烈、或遗忘得很深就没有发觉,心没有“失去”觉知,就时刻与整体能量场同频,哪怕被影响得很小,也在时时受到影响。
因为都是一体。
所以,高频的意识不能将低频的意识视而不见,而低频时刻影响高频。
还有,一旦区分高频、低频,那么就在分辨的游戏里。总是停不了游戏,是因为分辨心总是不停生起。
强行停止分辨心?不可能,因为停止的念头,就是生起。对应性,如何停止?那就静。
以局外之心,入身幻之局。可在局里,要处处留意,为了体验。
入局是为了什么?游戏?电视剧?剧本,风景?幻境,念头,梦境……入局为了什么?为了……我是什么?
创造的局里,月想着……创造的局,入局只是为了,体验“我”的存在。
体验“我”,因为没有“我”。身份枷锁,社会地位?到底留恋的是什么?是“我”是什么。
我要怎样存在?这么大的波动,这么多的精彩,如此多的幻境,我局限在当下的眼界里?不,只是在体验当下的眼界,当下的感受。
为了体验到。
再说……她渐渐看到了街道和高低不同的建筑后面的大海,海水近处汹涌,远处看不清的地方是平静的。
她在想什么?好像安静了些。
不想了。
月远远望着大海,一边走到了街道的尽头,“……”
“许小姐,要走到沙滩上去吗?”
“你们可以在这里等我吗?”
“这……”
“我不会走远的。”
月产生了点厌恶,这些人竟然想监视她?可笑,内心幻化的到底是什么境呢?无数的意识都是整体的一部分,无数的意识都是独立的自我,无数的纠缠,意识的频率,都在体验而已。
她往前走,停下了脚步,因为周围的路人也开始不动声色的走了。是一路跟着她的人,是萧先生的人。
被控制的感觉,窒息的感觉。为什么?她到底为自己显化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