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是一个选择。
月的时间停止了,幻境就在她说完要离开的时候,由心而止。或者说,从实相层面,就是自己的心境里看到的时间流速停止了。
或是很缓慢,缓慢得感受不到时间变化。
月察觉到了,就是因为察觉到了,观察到了……当下有选择。不是什么非选不可的选择,而是心朝向哪边?
若是爱,她会留下,会和萧先生,萧思遥相处。
若是恐惧,会走。萧先生一家容不下她。
是心应该选什么,不是表象决定的。
因为编写者,这些所有剧情的掌控者,还是自己。可那个自己怎么不直接做决定?难道她做不出选择?那就让正在体验的这个层面决定?其实都是一样的,一念而已。
选不出来……
爱?还是恐惧。
恐惧,可要是再离开萧家,还能发生什么剧情呢?在体验中的自己,可以只顾体验。可是在幕后编写的自己,由于体验者的选择,就是心念,而编写的剧情需要连贯性,逻辑性,符合这个场域的思维局限,集体意识规则。
大灵魂是同时在玩无数的角色吗?同时操纵无数的角色剧本吗?应该不是的。交由自我做决定,就是小灵魂,那些小灵魂碎片,实在遇到过不去的难题再出手。那个如如不动的意识,还是不动,根本不管,只是连接一个“回家”的通道而已。
大灵魂,也不管,但还是在管。毕竟个体影响整体,噢?!个体能够影响在动的整体,就是大灵魂。然而,如如不动的意识本质,就是意识本质,没有什么如如不动,没有任何形容,因为没有频率波动。就是一个本质而已,动与不动的两面,或是隐藏着更多面?就是永动机啊。
就是说?无论动的世界再怎么纷争,那本质一面依旧如常,不动。所以就算毁灭无数次,那本质照样存活,就是存在。没有意识,可意识就是存在。无论梦醒或睡多少次,游戏进出多少次,幻破灭或生起多少次,整体破灭?单一破灭?都不管,都影响不了本质。
“该选剧情了,少点理论,多点实践。”月与写书人说话。
写书人犹豫,“……写不出来。”
“你看看自己的心,是爱?还是恨?”
“恨?哪里来的恨呢?”
“爱的对应。恨,由爱来。恐惧,由爱产生。没有爱,一切都不存在。”
“真的吗……好,我写。”
是啊,无论多少面,都是自己的模样。
写书人突然想到,故事里毁灭了,就是故事不要了,丢下了。故事里无论发生什么,与自己有什么关系?起心动念?或许有关。可存在,就是存在,根本没有受伤。存在的层不同,图层都不同,就是根本影响不了。或许心能影响?那又怎样?心起或不起,反正都一样,如常。所以,……
月走向了萧先生,“……”想想,该说什么?月开口:“给你添麻烦了。”
在体验中的月,就是感受到全部的细微情绪,由自我的心生起。围着心转,体验者围着自己的心转;全局视角下,全知视角里,所有体验者的心构造在一起,是一体的吸引性,是能量的纠缠,是产生的幻境。
月转身走。
萧先生喊住她,“去哪里?!!给我回家!关禁闭!!!”
“回家……”月迟疑,喃。
家?
家吗?
果然?心里还是有爱吗?还是选择爱吗?
写书人选了爱?还是自己选了爱?要分别得这么清楚吗?真的有分别吗?连接,那紧密的连接,细细感受从未断过。心,从来没有隔阂,心里真的有隔阂吗?有壁垒吗?有薄膜吗?真的有吗?
月转身看着萧先生,手被萧先生抓住紧紧握着,“回去!好好反省!这几天,你哪里都不要去了。”
“?!”月迟疑看着他。
萧先生吩咐:“刘管家,带她去房间。”
“是。”管家走上前,拉住了月的手臂。
“二小姐,你就听话吧。先生是为了你好,走吧?”
萧先生松开了手,“……”
月迟疑看着他们?疑惑,不理解。这就这么发生了?没有责怪了吗?
“二小姐?”管家叫她。
月跟着管家走了,“都是心里的幻。”她轻喃。
她恍惚失了神,被管家拉着去房间。边走,边想:我要看到自身的能量影子,为了看到能量呈现,才会写这个故事。我是体验者,也是编写者。
她继续想:我……创造了象。
想着:……
“我不想了。”月回应内心。
她决定自己怎么做。若是幕后的编写者有点乱?那她就理智。她选择自己的路。
剧情乱了?那她就理智,就充满智慧,总能不乱。剧情快了?那就自己调整。反正,剧情,由心生。
月回到了房间里,没有开灯的房间有点阴森?月想到了桑拓的……那个走廊,那些房间。
她想到了桑拓1号……
可笑的剧情。
可怕的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