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拉住她的手,安慰道:“三朗一直在啊,一直在我们心里,他看到我们现在如当初那样,心里一定为我们祝福。”
…
李世民上表凑章,为窦建德谋生机,将他的才能,威望,展现于内容之上。
他放下手中的笔,想起了高惠通,不知道她人到底去哪里,会因窦建德再来见他吗。
凑章顺利来到李渊的面前,他看完之后想了很久。
窦建德确实在河北很得民心,秦王的凑章也没有什么问题,力保也情有可原,他同样也惜才,爱才,可是这次他犹豫了。
拿不定主意,他命令太子和裴寂等人进宫商议。
李建成看完之后,没有立即发表意见,他只是看向裴寂。
裴寂开口:“秦王这番说词没有问题,窦建德在河北威望高对收复河北有利,但是他太得民心了。”
李渊听到裴寂的话,连连点头,说中了他内心的想法。
“太子呢,怎么说?”
“二郎虽然以少胜多赢了窦建德和王世充,但是在窦建德的心里,只是觉得自己运气不好,河北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留着窦建德也许很好,可是正如裴大人所说,他太得民心了,所以,留是患,杀也是患。”
“嗯,太子说的对,若是留住他,让他回了河北,不敢保证他会不会再次造反,回到了自己的地盘,那可就麻烦了。” 李渊慢慢说道,眉头轻微邹起。
“那把他困在长安,给一个有名无分的职位呢?”裴寂问道。
李渊微微摇头:“恐怕留不住这位有才能的夏王。”
他再次看了看秦王的凑章,把它放到了一遍,下令,斩杀窦建德与王世充。
消息立即传到天策府,李世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他马上让人安排进宫,去问一问究竟为何。
太极宫中却只见到了李建成,看来是早早等待着他。
“大朗,这是为何?”
“陛下的意思。”
“陛下的意思?难道没有参考过你这个太子殿下的意见吗?” 这句话让他有些生气。
“二郎,希望你能仔细想一想,窦建德是很得民心,对河北有利,但不一定对我们有利。”
“他比王世充有用多了,以德治国不是你和父皇一直遵循的吗?”
“二人不能相提并论,窦建德就是在河北太有威望,太得民心了,这场战争打的太久了,百姓需要的是安稳。”
“为何你们那么确定窦建德会卷土重来?”
“因为突厥不稳定,虽然我们为他们提供数额金银,但是这种关系不会维持太久,不一定什么时候他就会支持别人。”
李世民紧握双手,眼中闪烁着让人心碎的悲伤,大家都各有各的道理。
“我不跟你说了,我要见父皇。”
“父皇知道你会为此进宫,所以让我在这里等候你。”
武德二年,李渊也是同样不见。
经历了刘文静一案,他这次没有那么固执的去争论了,在权力面前,他这个秦王,刚册封的天策上将,也无能为力。
有些心灰意冷,他转身走的那一刻,问了一个问题。
“当年主张杀刘文静,你是不是也极力赞同?”
“是。” 他没有否认。
“阿岚知道吗?”
“知道。”
李世民看着他,讶异之色出现在脸庞,嘴巴想要张开却像黏住了一样,眼睛里充满了难以置信。
突然苦笑了两声,失望的离开,走的一步比一步沉重,他转身看向太极宫,这个象征权力的宫殿,久久凝望。
似乎前几日对他的祝贺变成了一场笑话。
“天策上将,也如此一般。” 他自嘲。
天策府
李世民看着书案上的烛光,晃动着火苗,他在等,等待着一个人的出现。
就在天快亮的时候,慢慢一个身影出现他面前,李世民抬眼看去,她身着深色男装,手持宝剑。
“秦王殿下,你失信了。”
“是,让你失望了。”
她在西市看到窦建德被斩首的那一刻,就知道以后的天下就注定是大唐了。
何处何从?
“如果,你想为他报仇,我的命你随时拿走,是我失信于你在先。”
高惠通拔剑对准李世民,带着气势向对方猛攻而去,李世民毫无波澜,淡定从容。
剑静止在他的脖颈下方,她收回自己手中的宝剑,看着他失落的样子,自己反而心软了下来。
“已经很感谢秦王的力保,也许这个结局是命中注定的。”
说完,她便离去。
李世民快速追去:“你去哪里?”
“窦建德是河北人,即便是死了,也想让他落叶归根,那里是他的故土。”
李世民看着眼前的女子,秉性如同男儿般坚韧不屈,对待故主有情有义。
“到了河北之后呢?”
是啊,之后呢,她心里沉了一下。
“在说吧。”
“如果不嫌弃,随时来天策府。” 李世民邀约。
月光照在他立体的五官上,光洁而温润,高贵的气质,让人无法抗拒其魅力。
她没有回答,而是直接越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