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弄权 > 第10章 NO.10

第10章 NO.10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说是陋室实际上是个三进的官署。里面家什一应俱全,打扫得干干净净。

“李大人有心了,本宫一路未得好眠,这便歇下了。”说完便扶着轻霜的手朝里走,雨天路滑,她走的极为小心。

李县令道了声告退便识趣的带着人退下。

待李县令和他的人一走,赵棠便调转脚步朝正堂走去。

正堂中赵棠撑着头略略思量片刻开口“轻霜,午膳后将诸葛大人手写的诉状递给李县令。”

又看向暮雪和苏珏“暮雪你随着苏姑娘去苏家认认路,打探些消息。”揉了揉额角接着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对这怀安县里的事不能一无所知。”

一件件一桩桩赵棠有条不紊的分派任务。

“周典军便守好这官属,午歇后约莫就会有人上门拜访了,只见怀安殷家,其他的,”赵棠想了想淡声道:“便推了。”

关于殷家,怀安县中人人皆知,无人不晓。

若问这怀安县中哪家最为富裕,头一个便是这殷家。

至于为什么殷家富裕,又是这怀安县中的头一份,那便有些远了,且与皇室也沾点关系。

怀安殷家是大昭少见的皇商。

大昭的皇商不是富甲一方的商户便是百年积蓄的大族,从未有过如这怀安殷家这般偏安一隅的皇商。

殷家说是皇商实际上不过是个不太起眼的商贾。在怀安这个小地方勉强算得上富庶,可要是放眼江南若非有个皇商的名头谁认识他怀安殷家。

殷家的发家史说起来与他们赵家还有些干系,与苏珏在路上讲的不同,赵棠知道的更为详尽。

怀安县坊间的传闻是这么说的:

说这殷家老太爷原不过是怀安一介小小商人,甚至最开始连商人都算不上,只不过是个下九流的卖货郎。整日里走街串巷叫卖,收入微薄,与今时今日的万贯家财相比较实在是不够看。

可殷老太爷运道好,脑子快,精明会算,是个天生的商人。

往前数四五十年,约莫是大昭的第四位皇帝肃帝时,皇室子嗣繁多,常有皇室子弟出宫四处游玩。肃帝的太子路经此地时不慎与太子属官储君亲卫等走散,遇上了当时的老太爷。

殷老太爷那时已经经商多年,练就了一双利眼,精明的很,一眼便瞧出乾康太子身份不凡,主动邀请乾康太子前往殷家暂住。

当时的殷家远不像现在这般朱墙红瓦、高墙大院富丽堂皇,只不过是个简单的茅草屋。

在殷家留宿的那几日殷老太爷对乾康太子可谓是事事上心,处处贴心。

乾康太子临走前便问殷老太爷想要什么。

那时的殷老太爷并没有读过什么书,但也知道商人位卑受人白眼,便直言自己想做个有地位的商户人家。

乾康太子为了回报这几日的蔽身之情,回去便向肃帝请旨封殷家为皇商。

这是怀安县里流传最为广泛的说法,也是最让人深信不疑的。

苏珏年纪小,这事与她相隔太远,由她转述给赵棠的必然是流传最广泛,也最具有噱头的说法,其真实性比不上皇室中流传的。

对于殷家的发家史,赵氏皇族其实也有自己的记录,与怀安县流传的说法但略微有些不同。

比如乾康太子与亲卫属官当初并非走散,而是被迫分散。

肃帝的儿子众多,太子之位乾康太子坐得并不稳,玉京城中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他,等着他行差踏错的那一天。在乾康太子走出玉京城的那一刻各方各派便开始了行动。

再比如这皇商之位也不是因为恩情封的,而是给殷家的补偿。

在殷家暂住的日子里,乾康太子同殷老太爷的女儿有了夫妻之实,那姑娘随乾康太子回了玉京成了太子府的一个妾室,皇商的名头是肃帝给殷家的补偿。

不过,赵棠听人说那个妾室似乎没过多久便死在了后宅的倾轧中。

不禁让人心生慨叹。

殷家得到补偿成了皇商,享不尽的富裕。那姑娘早早的死在了后宅之中,拿自己换来的富贵一点都没享受到。

不过都是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若非赵棠打算助苏珏成为皇商也不会想起殷家。

殷家作为怀安县最大的商户,又有皇商之名,怀安县有个什么风吹草动的殷家比其他人要知道的早的多。更何况自打进城后她并未刻意隐藏身份行踪。

赵棠猜测殷家已经早早的收到了消息,此时也许是在头痛是否前来。

不管她们想不想来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主动来便罢了。若是迟迟不肯来,她有的是法子逼他们来,到那时可就别怪她不留情面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