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夫郎教我打猎 > 第1章 第一章

第1章 第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槐山村今天很是热闹,住在村尾靠山边的石家大儿子娶夫郎,他家和别人家不一样,大儿子都二十二了,才说了这门亲,村里好多人都过来凑热闹。

秋桂花在新人房里转了又转,床铺被褥抚了又抚,一遍遍确认没有不妥后,还是不放心,左右摸摸看看,总也停不下来。

旁边的人笑着说她:“我说桂花嫂子,快歇歇吧,青越小子成亲,你是真了了一桩心愿吧。”

“那是,自从事定了,我这身上可是轻快多了。”秋桂花乐呵呵的转身回道。

“这今天办席,真不喊那房的过来,好歹是越小子的奶奶和大伯,血缘至亲呢。”开口的妇人磕着瓜子,话语间并不见有多真心,挑眉弄眼,到是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模样。

秋桂花眉头一皱,想着今天是儿子的好日子,才忍下没发作,撇嘴道:“妹子,我跟你说句真心话,我现在听到他们还不住的想抹眼泪呢。活了这么些年,这十里八乡,你们大伙儿瞧瞧,还有第二个这样的人家吗。”

说起秋桂花的婆母,在这附近可是有着“赫赫威名”。老太太一口气连生了三个儿子,大儿子石准,二儿子就是石家老汉石头,小儿子叫个石块,光听这名字也知道偏心谁了。

旁人也道奇了怪了,都是儿子,也没有谁缺胳膊少腿的。怎么这大儿子就如珍如宝,娇生惯养,还花了大钱送去学堂读书识字。这剩下的两个儿子倒像是家里长工似的,还是不用给钱的那种。两兄弟那是家里忙活地里打转,闲时还得出去做工,供大哥读书,供家里吃穿用度。

世人重孝道,又是自己亲大哥,没办法也只能忍下去了。

后来兄弟三人长大相继成了亲,秋桂花打一进门就尝到了自家婆母的厉害。每日稀薄的菜汤,便是多喝上两口,那老太太就开始哭天抹泪的叫唤,不知道的还以为她这个儿媳是有多贪嘴呢。

连着家里的鸡蛋,老太太那是扣住扣的有数的,她自己吃得,大房的人吃得,其他人吃不得。到底秋桂花那时年纪轻,脸皮薄,只能受着,只字不敢多言。

直到秋桂花连着怀了几胎,一个也没留住,悄悄去看了大夫,才知晓,她这是身体亏得太厉害了,保不住胎。也是自那以后,自家汉子像是开了窍,会偷偷的弄点吃的,悄摸的给她补补,但到底亏的太厉害,过了好几年才有了石青越这么一个孩子。

不过要比起她那苦命的弟夫郎,秋桂花好歹还有命在。

石家老三石块就比石老汉小了岁半,原本他们成婚之后,就该给他张罗亲事了。

只是石家前面只有大儿媳妇进门的时候,还没什么。自从秋桂花嫁进来,那石老太太开始早早晚晚的吊嗓子。虽说出来埋怨是二儿媳的不是,但久而久之,周围谁还看不出点门道来。家境又不是说真有多殷实的,附近谁家还敢跟她结亲,加上老太太再不上心,拖着拖着石块就二十往上了。

还是石块自己有出息,寻摸了门道,上外头挣钱去了,第二年就带了个夫郎回家。想起这个弟夫郎,秋桂花还是觉得亮眼,乡下真真少见生的这么好的人。

那时石老太太还大吵了一阵,不为别的,就这哥儿是石块花钱买来的,老太太自是剥皮挖肉的难受。

还有就是…秋桂花每每想到无意间听到的话,都忍不住啐上几口。原来那老太太闹腾的原因,更多是觉得大儿媳被比下去了,那大儿媳可是她为宝贝儿子精挑细选的。她觉得老大都没有,凭什么小儿子得一这么好的。

结果那个年,闹的石块没待上几天就带夫郎出去干活了。后来到底是钱的面子大,老太太看着石块每次回来上供的银钱,才渐渐不闹了。

后面甚至还笑吟吟劝石块把夫郎留在家,免得跟他出去在外头受苦,这可不是老太太好心,她只是觉得石块会把钱扣一部分给夫郎,不全部上交给她这个老娘罢了。

石块每次也都打岔过去,有二嫂秋桂花这个现成的例子在,他怎敢留夫郎一人在家里这个虎狼窝。

直到夫郎有孕,石块才送回家,他原本是想留在家里的陪着的,但一想孩子出来花销大,这又有月份在呢,还是出去再挣两个吧,没想到这一去竟是天人两隔。

从那以后,秋桂花就感觉石块就没什么人气了,熬了一年,看着石青川会走路了,就跟着夫郎去了,之后秋桂花就把孩子抱回自己屋养了。

等到孩子长大,大房那边自然还得老太太疼惜。他们这里石青川娶妻,石青越还未娶亲,老太太便逮到这个刚过门的孙媳,时常拉过去立规矩。第一个孩子怀着有七八月了,都给磋磨掉了。看着已经成形的孩子,石家兄弟都气疯了,还是秋桂花好容易拾起理智给拉回来的,怕万一他兄弟二人激动之下做了什么,是要遭罪的。

但她不能让她的孩子再步她的后尘,无法,她舍了这张老脸,跑到村长家,一进门就哭的昏天黑地的。这孝之一字太重,压的他们都要活不下去了。

长辈尚在就要分家,原是要被戳脊梁骨的,但开口的不是石家兄弟,而是秋桂花,她虽然是当人儿媳的,可年纪快有半百之数。再加上这些年,他们家里过的什么样子,不说村里人就是方圆几里内的人,话语闲聊,也知道的清楚,吃不饱穿不暖还累去了几条性命。

最后村长也是实在不忍心,带着里正过来做主分家。又吵吵嚷嚷好些天,期间石家老太太哭天抢地的又是要碰头,又是要上吊的,最后活扒了他们一层皮带着血肉,只把现下住的老屋分给他们单过。自己则拿着银钱,卖了田地,带着大房,去城里过日子了。就是这老屋也是看里正在旁边,加上实在年岁久远,才留给他们的。

当时他们家没钱没地没吃的,幸而石青越此前就自己摸索着上山打猎。虽然勉强只算个半吊子,他们这边的山势也不好,但就是打的这些小东西,家里也是靠它才渐渐好起来,后面一家人又齐心努力,慢慢才置办了些田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