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王妃她好像不对劲 > 第16章 第十六章

第16章 第十六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中秋的第二日,沈家兄妹分别去了国子监、京卫武学和宋家上课,只有沈学在家温书。

沈宁到宋家的时候,宋令窈亲自迎了出来,亲昵的挽着她向松涛斋走去。

松涛斋里共设了七个席位,中间以素屏相隔,想来过来宋家听课的还有男子。

此时松涛斋里女席这边已经到了两人,并排坐于第二排的席位上。

见来了一个陌生面孔,纷纷看向了宋令窈。

宋令窈拉着沈宁到二人面前介绍道:“这是我父亲至交好友兵部职方沈郎中家的宁儿妹妹,沈宁。”

接着她又给沈宁介绍这二人:“这位是定国公府的长房嫡女孟瑶,我母亲同瑶儿母亲是手帕交。”

沈宁:“孟姑娘。”

孟瑶:“沈姑娘。”

宋令窈继续介绍:“这位是我表姐徐姝,家也在江南,江南淮州,是不是离临州很近?”

沈宁先叫了声“徐姑娘”。

徐姝回礼叫了声“沈姑娘”才道:“淮州距离临州乘船不过半日路程。”

宋令窈笑道:“那敢情好,你们也算半个同乡了。”

几人又说了会儿话,宋令窈就拉着沈宁一起坐在了第一排,细细说着来听学的另外三人。

她刚一一说完,那三人就陆续到了,见到陌生的面孔只是惊讶一瞬就坐到了自己的席位上,紧跟着后面进来了一位精神矍铄的老先生。

沈宁猜测这位应当就是韩先生了,不过这位韩先生与她想象中的大相径庭,既不渊渟岳峙,也不道骨仙风,他就如倒骑青驴的老顽童,手中拿着根拐杖,那拐杖不是用来帮忙走路的,而是用来赶驴的。

而这位韩先生,手中的确拎着根拐杖,正确地说是腋下夹着一根拐杖。

韩先生似乎刚注意到沈宁,轻咳了两声端坐下来,将拐杖放置一边,捋着花白的胡子端出了一丝名儒的庄重气度:“这位女学生是何人呐?”

沈宁起身见礼后回道:“回先生的话,学生沈宁,家父乃前任临州知州沈城,如今调任兵部职方郎中一职。”

韩先生颔首,随后又轻咳了两声:“官学入学都有入学考,这里属于家学私塾就不这么严格了,你所擅何经?我便只考些你擅长的吧。”

沈宁:……

沈宁沉默良久方道:“学生,学生对何经都不太擅长,只懂得一些算学……”

话音刚落,素屏另一侧的男席那边传来一道嗤笑:“算学算什么正经学问?只有那些最末等的商户才用得上。”

沈宁并未接话,垂眸而立,脸色微冷。

她用余光朝男席那侧扫了眼,是曹首辅兼吏部尚书家的独子曹谨,还是德妃的外甥,大皇子妃的亲弟弟。

因曹首辅是宋叔叔的上峰,得知韩先生在宋家讲学,硬把儿子塞过来的。

韩先生并未叱责曹谨,而是笑呵呵地捋了捋胡子道:“好,那今日就以算学是不是正经学问为题辩上一辩,给你们一炷香的时间思量,稍后你们每个人都要说说。”

他示意沈宁坐下,然后就出了松涛斋。

宋令窈悄声道:“先生戳鱼去了。”

见沈宁不解,她低声解释道:“松涛斋旁边就是一方活水池,里面养了十尾锦鲤,九尾红的,一尾黑的,这尾黑色的锦鲤时长就爱犯懒,特别喜欢睡觉,戳一下游一下,先生觉得有趣,每次堂歇或散堂后,都要去戳一戳那条鱼。”

沈宁:……

她悄悄从窗子望向外面,果真见水池边背对着这边蹲着一个老头,正拿着他那根拐杖戳着什么,他旁边还蹲着一个人,沉默的看他戳鱼。

沈宁:……

很快,一炷香的时间到了,韩先生夹着他的拐杖笑眯眯地准时回来了。

“你们谁先说?”他边问边将拐杖倒过来杵在了一边。

沈宁:……

男席那边的曹谨起身道:“我先来。”说着还隔着素屏朝沈宁这边瞥了一眼。

“算学自然算不得正经学问,从科举必读书目来说,其中就没有算学,再者,能用到算学的无非是商户,士农工商,商户排在最末,自是上不得台面,如此,算学又如何算得上正经学问?”

他说完又隔着素屏朝沈宁瞥了一眼,方才落座。

韩先生微笑颔首:“谁再来说说?”

男席中又一道声音道:“如果算学算不上正经学问,户部核算账目时为何不摒弃算学?”

沈宁根据声音来处大概确定了这人的位置。

李严,户部尚书李忠的长孙,贤妃的侄子,五殿下的表兄,因李忠听说吏部尚书曹谏将儿子塞了过来,便也将自己孙子塞了过来。

曹谨哼了一声:“算不得正经学问又不是不算学问,为什么要摒弃?”

李严哑然。

韩先生笑眯眯继续问:“谁再来说说?”

其他人都摇了摇头。

良久,沈宁淡声问道:“请问曹公子,何为正经学问?”

曹谨:“自然是有治世之道的学问。”

沈宁:“何为治世之道?”

曹谨:“自然是让天下兴盛太平之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